□ 作者简历 1930生于江苏南通农村张氏 1943出家于南通狼山广教寺 1975日本东京立正大学文学博士 1977-1978年美国佛教会副会长兼大觉寺住持 1978─1987中华学术院佛学研究所所长 1978年起中国文化大学教授,1981年起华冈教授 1980创设美国纽约禅中心 1985年创立中华佛学研究所 □ 著作 戒律学纲要(三版本社)比较宗教学(中华)世界佛教通史(三版本社) 中国佛教史概说(商务)明末中国佛教の研究(东京山喜房) 佛心(纽约法鼓)大乘止观法门之研究、正信的佛教、学佛知津、禅门 修证指要、禅的生活、拈花微笑、明末佛教研究等(本社)三十五种。 ──────────────────────────────────── 自 序 佛教在世界性的各大宗教和思想之中,显得非常特殊。凡是宗教,无不信奉神 的创造及神的主宰,佛教却是彻底的无神论者;唯物思想是无神论的,佛教却又坚 决反对唯物论的谬误。佛教似宗教而又非宗教,类哲学而又非哲学,通科学而又非 科学。这是佛教的最大特色。 然而,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虽已有了一千九百年的历史,中国的整个文化, 也都接受了佛教文化的薰陶,佛教的根本精神,却因了民间固有的习俗加上神道怪 诞的传说而湮没。故到晚近以来,许多略具新知的人们,竟把佛教看作充满了牛鬼 蛇神的低级迷信,也以为佛教的存在,不过是旧社会给我们留下了一截尚未蜕化掉 的尾巴而已。 因此,促使我根据个人的研究所得,配合时代思想的要求,并参考了太虚大师 及印顺法师的一部分见解,想到了七十个看来浅显而实际重要的问题,期能帮助读 者,略窥佛教的真貌。 本书的主要对象,虽是尚未信佛的知识份子,但它也是今日一般佛弟子们应当 明白的佛教常识,故自菩提树杂志连载以后,颇得好评,且有读者希望早日单印流 通,因此予以重行增订。今承星云法师的佛教文化服务处热心出版,谨此志谢。 佛灭纪元二五○九年元旦序于朝元寺璎珞关房 再 序 本书「正信的佛教」,初稿刊于民国五十二、三年间的菩提树月刊。初版单行 本问世,是民国五十四年元月,由佛教文化服务处发行。在迄今的十七个年头之间 ,由于受到教内外及海内外广大读者的喜爱,有许多印经会及佛教关系书店,包括 台湾、香港、南洋等地,将之大量原版影印、打字照相及排字重印,多系赠送结缘 ,亦有订价流通,总计约十数万册上下。在我写的二十多种著述之中,乃是流通最 广的一种。民国六十七年十二月,中华佛教文化馆及天华出版社,同时再版,所不 同者,文化馆版加了附注十七条,印了三千册,虽也订价流通,多半仍是赠送。以 如此长的时间,尚未被人遗忘,已经值得告慰,但以总发行量而言,仍不能算是一 本畅销书。由此可以了解,大家的读书风气还不够旺盛,佛教徒中具高昂求知态度 的人,依然不够普遍。 民国六十四年八月,以海外学人身分,回国出席国家建设会议时,当时任教育 部次长的陈履安先生,很希望约我作数日长谈,由他提出一百个现代知识份子对于 佛教信仰及佛学理论方面常常遇到或想到的问题,请我解答,公之于世,我也觉得 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可惜,会后我又出国了,履安先生也尚未能够抽出时间 来实践此一构想。故在新的百问未成之前,仍以本书的七十问,献给读者。 一九八一年十月十日圣严序于北投中华佛教文化馆 ======================================================================== §正信的佛教是什么? 事实上,佛教的本质,并没有迷信和正信的分别,佛教就是佛教,佛教的基本 内容,到处都是一样,永久都是一样。佛教是从大觉的佛陀──释迦释尊的大悲智 海之中流露出来,那是充满了智慧、充满了仁慈、充满了光明、清凉、安慰的一种 言教,根据这种言教的信仰而建立之教团形态,便是佛教。 所谓正信,就是正确的信仰、正当的信誓、正轨的信解、正直的信行、真正的 信赖。正信的内容,应具备三个主要的条件:第一必须是永久性的,第二必须要普 遍性,第三必须是必然性的。换一个方式来说,便是过去一向如此,现在到如此, 未来必将如此。凡是对于一种道理或一桩事物的信仰或信赖,如果禁不起这三个条 件的考验,那就不是正信而是迷信。一个宗教的教理,禁不起时代的考验,通不过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