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居士:莲宗妙谛—净语三则(5)

‘烦恼未伏念不一,习气不除佛不现’。烦恼因多劫积累,坚强难破,未能断除,应先伏烦恼。譬如一盆浊水过分混浊,不能饮用。那么就静静地等它沉淀,浊垢沉到盆底,上面都是清水,应可以喝了。清水是譬喻心念专一。


  ‘烦恼未伏念不一,习气不除佛不现’。烦恼因多劫积累,坚强难破,未能断除,应先伏烦恼。譬如一盆浊水过分混浊,不能饮用。那么就静静地等它沉淀,浊垢沉到盆底,上面都是清水,应可以喝了。清水是譬喻心念专一。浊垢还未全部沉淀,譬喻烦恼未伏。自然之理就是这样,不能勉强。习气者,烦恼的余习,叫做习气。例如舍利弗嗔惑之种子都断了,还是易于发怒,这就是习气,夏老师有两句宝贵开示说:‘持戒念佛看经教,察过去习毋自欺。’可见去习是十分重要。全除习气唯佛一人能做到。所以这里所说的除习气,不是除尽之意,而是要求积极地除习气。佛者觉也,这里所说的佛现,既可指见佛见光之类,一般所说的佛现;而更重要的是指朗然大觉的心。不去除习,朗然大觉的心就无由显现了。

  ‘千万句如一句时,何愁不见弥陀面’。上一句有两种解释:(一)念一千一万句佛号,就同只念一句时一样清清楚楚,没有杂念。念一句念得很清楚,念佛的人都有这个时候,但是延长到一千句一万句都是同样清净,自然往生极乐,花开见佛。还发什么愁,怕见不到弥陀呢?(二)千句万句,如同一句。所念一句,如同千句万句,打破数量。一多相即(一就是多,多就是一),超情离见,不可思议。既然不可思议,我当然搁笔,不再画蛇添足。

  ‘此事非易亦非难,三昧唯凭信行愿’。唐代庞居士全家,禅林崇仰。庞公说:‘难难难,十担油麻树上摊。’庞婆说:‘易易易,百草头上祖师意。’其女灵照说:‘不难亦不易,饥来吃饭困来睡。’老实念佛,即是无上深妙禅,‘棒打石人头,曝曝论实事’。谁和你说难道易,若论难易,古佛过去久矣!‘三昧’指念佛三昧,乃一切三昧之王,故又称宝王三昧。入此三昧,但须信愿行三资粮。信须深信,如蕅益大师的六信,如截流大师的正信。愿须切愿,欣厌恳切。行就是老实念。

  (三)老实念

但只老实念 不必问如何 莫管同与异 休论自与他
只贵愿力强 那怕妄想多 散乱固成病 分别易入魔
境缘无好丑 佛号一扫过 句句念能真 决定出娑婆

  前则偈云:‘三字真传老实念。’故以《老实念》偈紧接于后,须在箭靶红心里面射中红心,方是承受圣教真传的好手中的好手。

  ‘但只老实念,不必问如何’。‘老实’很平常,但确甚希有。唐代有位婆婆,人问台山路怎么去?她只是回答:‘蓦直去。’任何禅宗巨匠都勘她不破。‘蓦直’正与此处之‘老实’同样平常,同样是甚极奇特。妙就妙在不给你留下思议之处。才有所思,不是了也。念佛参禅,都是如此。所以开口第一句,直说,‘但只老实念’,绝对唯一的老实念佛。不可再问这问那,若还在东问西问,早是不老实了,所以宗门说:‘不问如何与若何。’

  ‘莫管同与异,休论自与他’。华严宗依六相而谈法界事事无碍之义。六相是: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这六相是从体相用三方面来讨论平等与差别的涵义。同异二相是相上的平等与差别。例如砖瓦木料虽形相各各不同,可是可以合造成一间屋子,显示了同相。在一个屋子里面,砖瓦木料各有自身之相,这是异相。以相上的同异为例可以推想体上的总别与用上的成坏。所以这里就以同异为代表。‘自他’,自是自佛,他是他佛。又自身为自,别人为他。又身心为自,万物为他。所以同异包括一切体相用的平等与差别,自他摄尽一切人我心物的对立与统一。一概是不管不问。只是一句孤伶伶的阿弥陀佛,声声相继,自然孤明历历。

  ‘只贵愿力强,那怕妄想多’。《弥陀要解》:‘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可见愿力是前承信念,后导妙行的关键。又云:‘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的为净土指南。若信愿紧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又曰:‘得生与否,全由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这就是说,一个修净的人能否往生,全凭他有无信愿。若有深信(六信与正信)切愿,不怕平日念佛妄想多,决定往生。相反,纵然念得风吹不入,雨打不湿,若没有信愿,就不能够往生。往生的条件决定于信愿。往生后品位的高低才决定于念佛的水平。可见蕅益大师无上殊胜的开示,正与夏老师这两句一‘只贵愿力强,哪怕妄想多’的偈语,是一个鼻孔通气。夏师还有偈句:‘由他妄想纷扰,我只字句分明。’对于妄想,任其自来自去,自生自灭,当处出生,当处灭尽;进一步说,于自心外实无妄念,所谓妄念只是自心妄动,如水生波。请问波是什么?波只是水。可见妄想也正是自心,妄想不断,只因自心习于散乱,若能老实念去,久久功纯,熟处变生,妄念自然不起。

  ‘散乱固成病,分别易入魔’。多劫的心猿意马,曾无一刻的专一宁静,散乱成习,当然是病,但人过中年,多少有点病也是常事。但若堕入魔网,定招地狱之报,那就严重亿万倍了。‘散乱’如有人患近视眼,‘入魔’就像误入敌人的特务组织,下场就悲惨了。所以不要总是在‘分别’好了一点还是坏了一点?这样修好还是那样修好?时而欢喜,时而焦虑。无时不在分别之中,处处不离有求之念。于是无上殊胜的无为法变成有为法,故夏师有句曰:‘分别即是魔网。’念来念去句句都染上有为有求的色彩,焉能老实念。

  ‘境缘无好丑,佛号一扫过’。一切世法与出世间法的好与丑种种分别,在这浩浩荡荡,包涵虚空的佛号声中,如秋风扫落叶,一扫而空。由心发声,声是佛号,名具万德,圆摄万法,即此音声体具万德万法。具有无上功德力,无边法力,故能扫尽分别散乱种种虚妄而无剩余。声入自耳,流入自心,如珠发光,还照珠体。心光佛声,相融相摄,互为增上,直趋究竟。

  ‘句句念能真,决定出娑婆’。这两句中,须解释的只是一个‘真’字。所念句句都‘真’,决定出离娑婆,往生极乐。怎样叫做‘真’?现从最平常处解释,若要念得真,只要真的念。不是伪装欺人,不是走走形式,不是另有目的,不是妄求非份,不是形存实亡(所谓扛空枪)。恳恳切切,老老实实信愿持名,就是真念。再简单一点,这一句你自己清清楚楚全部听到了,就是真的念了。

  以上《净语》三则,全显莲宗妙谛,末后再恭录其中《直念去》一则,净、密、禅之奥妙,均在其中,念祖不再画蛇足,敬请自参。

直念去

弥陀教我念弥陀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