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恼如屋笼罩众生(2)

佛在小乘经中喻烦恼为毒蛇、垢染、枷锁、缠缚等,同是这烦恼,佛又在大乘经中喻之为幻化,烟云、菩提、佛种等,为什么?终于明白,茫茫人世,烦恼如条条毒蛇缠绕着众生的身心,令人恐怖不宁;修行途中,烦恼如道道

佛在小乘经中喻烦恼为毒蛇、垢染、枷锁、缠缚等,同是这烦恼,佛又在大乘经中喻之为幻化,烟云、菩提、佛种等,为什么?终于明白,茫茫人世,烦恼如条条毒蛇缠绕着众生的身心,令人恐怖不宁;修行途中,烦恼如道道悬崖魔障着悟道的进境;但同样又是这一堆堆烦恼,经过修炼,转成清净庄严的宝座金台,把我们化生为超凡大圣。

修行并不艰难,难在不明路,不懂得道就在自己的脚下,被动地笼罩在无明中。这片无明就如漫漫长夜,走不出这片夜,就永世不得解脱。以正念智光去点亮,光明显现,方知此地原来是故乡。故乡并非夜阑外,亦非出于光明后,你我原在其中,早在其中,不垢不染,本自光明。如是观察,渐渐心朗,眼前烦恼便如烟云散去。暗去明来,无明去则法身显,转烦热为清凉。道在烦恼中,除此更无道。

《维摩诘经》曰:“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是以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修行正如此,不与外界碰撞,心中无量烦恼种子,无处生起现行,清净轻安的境界岂容易获得?

《维摩诘经》中文殊菩萨曰:“譬如高原陆地,不生莲花,卑湿淤泥,乃生此花。如是,无为法入正位者,终不复能生于佛法,烦恼泥中,乃有众生起佛法耳。”一块土石要塑成庄严的佛像,要经过无数次的敲打,一个修行人要把无常臭秽的凡躯、烦恼污浊的妄心,转成超越万相的法、报、应庄严三身,岂可不经受烦恼烈焰中的千锤百炼?

《坛经·疑问品》中说:“淤泥定生红莲。”六祖大师用透彻的哲学智慧,给我们指明学佛并不是逃离这个世间,理想的佛国世界在哪里?就在我们脚下这个污浊不堪的娑婆世界,要通过不懈的菩萨行,转变内心,散发光明,照亮当下这个世界。

《大智度论》中有个比喻,说烦恼是柴薪,而菩提智慧则是火焰。所以烦恼越多,转变为学佛的力量时,就像柴薪越多火焰越旺。如果用牛粪与鲜花来比喻“烦恼即菩提”的关系,则牛粪是烦恼,智慧是鲜花,没有牛粪的滋养,鲜花又如何能盛开?以佛教的批判精神(出离心),正视人心之恶及社会之恶—烦恼无尽誓愿断;以佛教的慈悲精神(菩提心),把一己解脱与全社会乃至法界众生联系在一起—众生无边誓愿度;以内心人人本具的佛性为终极托付—佛道无上誓愿成;以佛法的中道智慧处理世出世法的关系—法门无量誓愿学。诚如此,烦恼可破,智慧可得。

近几年我刻意放慢生活的节奏,把心里装满的“乌云”挤出去,沉住气,慢慢地铺陈开烦恼,不再恐惧厌恶,在适意的节奏里完成自己与心灵的对话,完成对心灵的呵护与观照。为自己泡一杯茶,听一曲佛教音乐,听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感觉自己的心神在充实,在成长,于是快乐。

云在青天月在瓶。我心始终在,菩提花正发。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