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波法师:佛教的悟(5)

2、无明导致染污流转 心是染净之源,有心才会有无明。一般人的价值取向标准,固然是愚痴所致,但究其表现,却是来自我们那颗染污的心。我们的心染污了,所以才会很狭隘,很自私,所以才有轮回。“心生则种种法生,

2、无明导致染污流转

心是染净之源,有心才会有无明。一般人的价值取向标准,固然是愚痴所致,但究其表现,却是来自我们那颗染污的心。我们的心染污了,所以才会很狭隘,很自私,所以才有轮回。“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心是很敏感的,心制造了我们的一切。好、坏、善、恶、高、低、贵、贱、美、丑,都是我们心的投影与反射而加以分别的结果。你如果无心,再漂亮的人在你面前,你都会像一根木头或呆傻人,因而无动于衷。正是因为你看他(她)漂亮,你马上心有所动。二元的东西,对立的东西都是我们的分别制造出来的,而此种分别的概念本来是有伸缩性的。美到什么程度,丑到什么程度,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有人说,情人眼里出西施。这里没有一个固定的标准,所以伸缩性非常大。也就是说,它们是不固定的概念。因为众生的业力不同而有差别,价值取向自然也不尽相同。太阳底下的人们的位置不同,是因为接受阳光的角度有异所致。一个人无论多么漂亮,麻雀总不敢接近。我们每个人的位置都不一样,每一个人都不能取代另一个人。我觉得,不要强加给别人一种价值观念,你活着,也让别人活着,这就是佛教徒应有的态度。不要去约束别人该如何如何,说别人讨厌,是因为别人不符合你的价值观念,你就看着别人讨厌。别人要造业,就由他造吧,因为你已经跟他讲了,造恶业要有恶果,但人家不信。不信就不信吧,你不能强求人家信。因为佛法广大,不度无缘之人。众生的价值观念不一样,往往是因为人的一厢情愿而导致了人生的悲剧,我们应该深思这一点,应该走出我们自己的误区。有人说,做天人太好了。其实,天人的福报也不一样,也分三六九等,他们吃的饭色香味都不一样。众生的问题多,是因为业力不同,因缘不同。唯识宗讲“一心应四境”的问题:天人看水是珠宝琉璃,欢喜无限;人看水就是水,是赖以维持生命的泉源,非常珍惜;鱼珍惜水,看水是自己的家,离开水就无法生存;饿鬼看水是浓血,胆战心惊,远远离开。所以,你的位置,别人无法取代,别人的位置,你也没有办法强加给他。不承认这一点,你总是愿意别人和你一样,老是去指责别人,是不对的。你如果是个佛教徒,首先要原谅他人,原谅你认为是烦恼的事情,因为你的境界应该比那些人高。如果你总是去和众生计较,你能成佛吗?可见,众生心性不同,所变现的业境也各不相同。如此看来,我们要改变我们的业境,即我们人生的命运,应当从我们的心上下手。所以,你不能跑到心外去求法,求法应该是求真理,求到法之后,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性,否则你学佛还有什么意义呢?你不过是在做游戏,或是跟着起哄而已。佛教的因果律是:“如是因,如是果”,也就是说,你想怎样收获,你就必须怎样去耕耘。不相信因果的人很麻烦,但是,因果不是不可以突破。因果首先是因缘,而因缘可以重新打乱、组合。我觉得因果是活的,不是死的。我们耕耘的所在,应是我们的心田。我们应该在我们的心田上播种,而不要跑到别人身上去播种,或是去指责别人如何。别人如何,别人要承担业果。我们不要造口业,否则别人的业果没成熟,你自己就先要承担因果了。你一指责别人,你的烦恼就来了,这对自己是一种伤害,应该避免。

3、转染心为净心

就世俗谛而言,可以说“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中观认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不是一个真实不变的东西,是一种存在着的假象,所以说是“三界唯空,万法如化”。即使是超凡入圣,也是系念于一心之间,也是在心上入手的。《维摩经》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如是,我们应当从我们方寸之间的心入手,因为“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切不可以心外求法,心外求法耽误事。你这一期生命结束了,下一期生命从何处来,谁知道呢?很多人很难认识到这一点,学了若干年佛后,依然心随境转,烦恼无限。那边来了一个什么景象,什么人,什么东西,我们的眼睛马上就随着过去了,这就是心随境转。你不能感觉到它是一种如幻的假相。你真正感觉到了,你就有希望了。正是因为你计较了,你就随境而转了,一直被烦恼所缠绕。当然,佛教徒不是要走极端,让你什么都不要动,而是要使你的心定下来,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你不要住在上面,来了让它来,去了由它去。但问题在于,来了的我们不让它来,去了的我们不让它去,所以我们才有烦恼。

因为心的妄想、分别已使我们烦恼无尽,疲惫不堪,所以《楞严经》说:“若能转物,即同如来”;若被物转,即是凡夫。凡圣只在心念之间,所以我们应在这一念之间下功夫。此中转处,应是我们的心,必须强调心的作用。禅宗有一个偈子:“镇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也就是说,你心外求法,找来找去,找了半天还是回来了,春原来就在这里。在哪里?在你的心里。这分明是警示他人不要心外求法。如果你真的定下来,你可以跑,因为你跑和不跑都是一样的,是不二的,但你的心定不下来,跑就是跑,不跑就是不跑。

古德说:“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妙德是在心里播种的,修学法门也是在心里下手的。所以,你学什么宗派,学哪个法门,走哪条路,怎样做功德,这个“心”是最重要的。佛教徒不从心上入手,那很麻烦,没有用,仅仅是一个名义上的佛教徒。佛陀说:“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你只要把这个心制住,就什么事都能够办。佛教讲,若有所得,则有所不得,若无所得,则无所不得,我觉得这就是佛教的辩证法。我们要有的放矢,一般人的心犹疑不定,总是被现象界所左右,象好的坏的、美的丑的、高的低的、贵的贱的,都是现象,而不是本质。佛让我们不着相,是让我们不要被概念所左右。但我们确实做着一种努力,试图想抓住一点什么,总想去追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佛陀在《箭喻经》中说过这样一种比喻:一个将军在战场上受了致命的箭伤,但不让郎中把箭拔下来,而是问箭是从哪个方向射来的,产自哪个国家,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探讨来探讨去,最后箭没取出来,他已经死去了。所以人不应该在一些枝末问题上去探讨,而是应该把“箭”取下来,这样才能保住你的生命,你才能有希望,否则研究来研究去,你这一生就完了。很多人就是走这样的路,这是很可悲的。

在执着追求的过程中,我们又常常变换着某种方式,因为我们常常都失败了。自然,我们会陷入一种烦恼与痛苦之中。有时候,我们也成功过,只是成功的喜悦是短暂的,一刹那就过去了,很快就消失了,一种新的不平衡又出现了。人生的遗憾与缺陷,使我们的心中常常处于一种倾斜的状态,我们老是要去填补,老是在天平的这一头加一个磕码,在另一头加一个磕码,这样天平老总不平衡。问题在于,我们应把天平上所有的砝码都捡下去,我们本身就是平衡的,为了校正天平的倾斜,我们费尽了心机,不断地在这架倾斜的天平上增加法码,试图使之平衡。比如寻找朋友,挣钱,吃喝玩乐,寻求某种刺激等等。但我们最终都失望了,这些办法解决不了根本的问题,因为我们只是在增加着什么,而不是在减少着什么。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做学问,应该一天比一天增加,修道应该一天比一天减少。你的负担越来越轻,你就离解脱越来越近,你活着就会自在、轻松。但我们学道象做学问一样,往往是学了很多很多,最后不知道要学哪个法门,还抱怨佛法太多。其实,你要学的东西很简单,足下那片土地属于你,就从足下开始。我们总是想抓住一个可以依赖的东西。有人说,皈依三宝是我们最好的依靠,我不否认这一点,只是我们依靠的应当是佛陀的大智、法的真谛和僧的清净。如果说,我们皈依是想依靠佛陀这个人,希望他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那你最终肯定是要失望的。好比我们有了一张非常清晰明了的地图,要想达到目的,还需要我们去走,即实践。正如《坛经》所说:“迷时师度,悟时自度。”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