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童贞出家容不容易? 贤双师:“我觉得童贞出家不容易。” 法师引导:对,但是要改掉“童贞出家有难度”这个观念,并且要发愿生生童贞出家。就是因为过去世可能没有发这个愿,才感得有些同学今生没有童贞出家。我们说童贞出家有难度,是从世俗的眼光来看,不是从佛法的眼光来看。有善根的小孩,一看祖师大德的传记,就会发愿出家。有看过《高僧传》同学都知道,过去的祖师他从小一到了庙里,就觉得寺庙就是家。他不想世俗的东西,即使偶尔想,也会对治,这就是高人,只有俗人才依恋世情。比如古代的玄奘大师,公元前614年,皇帝下诏度僧,准许百姓出家,大师就以沙弥身份入僧籍。11岁那一年他就可以读诵《维摩诘经》、《法华经》。21岁时可以对众讲《心经》。 反观我们自己,说明我们的条件是何等的差,而不是说童贞出家有难度。所谓难度就是福报、善根不够,所以才有难度。我们现在要从因地上发愿童贞出家,不童贞出家,习气毛病是非常难改的。这个可能你们的体会还没那么深,或者仅是文字、道理上有体会。在世俗社会当中混一段时间,出了家之后要想改习气是太难、太难了……。以后大家慢慢就会体会到或者见到这样的例子,这个我们都亲眼看到了,年纪大的人那个习气有多难改。 首先是没有信心,对上面的人没有信心。所以根本不可能改的,一辈子都改不了。我们龙泉寺为什么规定三十五岁以上的不接受出家呢?这是主要原因,习气改不了,接受也没用,对整体佛教没有大的帮助,对自己可能有一些帮助。因为我们要发愿建立教法,对佛教整体要有帮助,所以龙泉寺对收人方面都要做拣择,年纪大的不要。当然啦,要从个人的角度,其实之前乃至以后,有自身能力的,不需要别人照顾的,都是可以出家的。但现在我们要建立教法,所以必须对年龄做一个割断。 二、世间出世间,何处是“极乐世界”? 从这个人的一生来看,跟从生生世世来看是不一样的。我们感觉小时候出家苦、无依无靠、孤独,我们只是站在这一生呀,没有看到无限生命。若孩子想回家,他无非是想找今生的依靠,而生生世世的依靠却只有三宝。从一生一世来看,只是看到眼前的关爱和物质方面的需求。实际上,我们不是从这个方面来看的。如果只是耽著现前的五欲,却不知五欲是刀刃上的蜜,今生苦,来生更苦。这个我们很多人都经历过,在家的时候有多苦。来庙里之后,苦虽然有,但是实际上,庙里的苦比起你在家的苦,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这样?贫富都一样。 反过来,我们觉得所谓的快乐其实就是阶段性的对六根的刺激。比如说,今天很有精神,为什么?有一个好事在等着你呢,一场聚会或者一部电影,或者能赚到一笔钱等,反正有一些比较兴奋的东西刺激你,这就是所谓的快乐。可是,我们却一直在追求阶段性的刺激。实际上每一个刺激下都埋下了祸根、业障和痛苦,所以一直在这里面夹杂,这是物质方面的。 心灵方面的苦是伴随着物质方面而来。对于贫和富,这两种类型的人呢,都是有这种状态。富人偏重心苦,穷人偏重身苦,这是真的。对于一个经常衣食不饱的人来说,在物质方面真的很苦。大家有体会的都知道,真的很苦,其它的东西你都别想了。首先要满足吃的、穿的,其它的一切享受物质你再好乐,你也只能等着吧,这是对于穷人。对于富人呢?是心的苦,他发现很多物质条件都具备了,还是得不到自己向往中的快乐,反而茫然,这也是苦。 做为一个出家人、一个佛教徒来看,跟一个俗人来看,是两码事。因此说,我们通过学习这则故事,就可以检验自己对佛法的信心以及正知见的树立,心里到底达到什么程度,一学就可以检验。我相信你们每一个人的内心,谁到什么程度了,都可以检验。你到底是什么感受,就知道你目前通过学习佛法,你的水平到哪里了。这是非常重要的。 那位小沙弥认为追求世间的五欲是快乐的,是他的目标。当时住持告诉他:外面的世界看起来很美好,实际上却充满了种种业障。他说:不!你骗我!外面的世间是美好的,都是快乐的。在孩子的心目中,外面是“极乐世界”,寺里是“火宅”。就是这个概念导引他,一定要到“极乐世界”,哪怕千难万阻,实际上是这种心情。 三、怎样认识无限生命中真正的帮助? 看问题必须得把时间段拉长,如果看任何问题还只看眼前这一个小时,甚至只缠着眼前的这一个点的话,那我们就白出家了,学佛一年,真的白学了。如果把时间段拉长,你会发现这孩子将来会造很大的恶业的,你不会放这孩子回家的,这是真的。眼前看着苦一点,将来不会苦,这就是说智者的抉择。佛陀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公案。佛陀有一天在一地方打坐,看到一个人快淹死了,佛陀并没有救他。如果这个镜头拍成电影,我们会观佛陀的过失。释迦牟尼佛你不是大慈大悲救一切苦厄吗?为什么这个人快要淹死了,大喊救命,你不救他?因为佛陀不是着于眼前的这一个点,以及这一个时间段,而是无限生命。佛陀很清楚,当那个人在临死的时候看到佛陀,大喊救命和皈依,下一生将会升天。那个淹死的人升天后第一念会观察自己为什么会升天?结果发现是因为看到佛陀产生的信心而升天。然后从天上下来,走到佛陀的面前,听法、证果、解脱。俗人就是从眼前的境界上来看,会认为这个不应该、那个不应该,这个应该、那个应该。实际上这种应该、不应该可能是送众生置于恶趣的因缘。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