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瑜伽菩萨戒要义·三(2)

如果听闻了不可思议的甚深大法及诸佛菩萨的境界,但一时理解不了,又该怎么办呢?作为菩萨,应该要“强信受”,也就是无条件地来接受。且这种接受“应无谄曲”,不是出于讨好而随声附和。应该明白自己是因为智慧不

  如果听闻了不可思议的甚深大法及诸佛菩萨的境界,但一时理解不了,又该怎么办呢?作为菩萨,应该要“强信受”,也就是无条件地来接受。且这种接受“应无谄曲”,不是出于讨好而随声附和。应该明白自己是因为智慧不够而无法理解,但不能对大乘经教产生毁谤。佛法有现量、比量和圣言量,佛陀乃“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他所宣说的教法为圣言量,不是我们可以从世间经验出发来衡量的。如果只是从自己的常识出发,能理解的是真理,不能理解的是谬误,从而障碍自己对佛法的理解和接受,这一做法本身就是大错,也就是佛法中所说的“所知障”。在学佛的道路上,我们不过是幼稚的学龄儿童,而如来是一切智者,智慧成就、道德成就、慈悲成就,“于诸佛法无不现知等随观见”,足已为我们可依赖的的师长,这也正是信仰建立的基础。

  30、爱恚赞毁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他人所,有染爱心,有嗔恚心。自赞毁他。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为摧伏诸恶外道。若为住持如来圣教。若欲方便调彼伏彼。广说如前。或欲令其未净信者发生净信。已净信者倍复增长。
  作为菩萨,如果有爱染心或嗔恨心,对众生不能平等看待,根据自己的爱嗔来称赞和诽谤,也属于有染违犯。

  31、憍慢不听正法戒
  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闻说正法论议决择。骄慢所制,怀嫌恨心,怀恚恼心,而不往听。是名有犯,有所违越。是染违犯。若为懒惰懈怠所蔽,而不往听。非染违犯。无违犯者。若不觉知。若有疾病。若无气力。若知倒说。若为护彼说法者心。若正了知彼所说义。是数所闻,所持所了。若已多闻具足闻持,其闻积集。若欲无间于境住心。若勤引发菩萨胜定。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不往听者。皆无违犯。
  作为菩萨,如果以骄慢心对正法论义进行决择,不去听闻,也是有染违犯。我们要知道,每个法师或学者都有各自的专长,我们要善于学习,包括对世间的观察,接触各种层次的人,都能学到很多东西,这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的道理。学习从哪里着手?一是要谦虚,一是要打开自己的心胸,这是学习的基本要点。有了这两点,随时都能学到知识。古人在那么艰难的条件下尚要“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现在的人,随便一走就是几万里,有条件接触不同的文化,更要善加利用。我自己感觉,我的很多知识就是这样来的。有时接触一些学者,也使我得到不少启发。我们习惯从书本寻求知识,其实书是人写的,可能一次谈话就概括了几本书的思想内容。这是获得知识的轻松方法,正所谓“听君一席言,胜读十年书”。还有很多知识是来自于生活,信徒中各种类型的人都有,有些是从商的,有些是从政的。听他们诉说人生的悲欢喜乐,从政的谈政界情况,从商的谈商业情况,也可以从侧面来观察人生。有了佛法的指导,就有能力将这些生活中的素材转化为人生智慧,佛法是人本的,它的土壤还是在现实人生。
  还有一种情况是,虽然知<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