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六祖坛经》的般若思想(2)

众生的自心中具足般若性,同时也具足佛果的一切功德。六祖在给僧智通开示《楞伽经》要义时说:‘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登然超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三身、四智

众生的自心中具足般若性,同时也具足佛果的一切功德。六祖在给僧智通开示《楞伽经》要义时说:‘自性具三身,发明成四智,不离见闻缘,登然超佛地。吾今为汝说,谛信永无迷,莫学驰求者,终日说菩提’。三身、四智在众生的般若性中本来具足,成就了般若智,也就成就了三身、四智。

众生的自心中具足般若性,修行自然也要在自心中修。六祖在给信众传五分法身,授无相忏悔时说:‘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恼害。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自心不乱。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贪。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五、解脱知见者,自心既无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教理中说到戒定慧的修行,总有许多外在的形式和规范,而在这里都会归到心念的观照中去了。

再看看六祖又是如何带领弟子们做忏悔的。《坛经》中说:‘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罪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今及后念,念念不被骄慢染,从前所有骄慢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六祖领弟子做忏悔,不是忏悔一些具体的罪相,而是从起心动念,罪业的根源贪嗔痴中去忏悔。

此外,《坛经》讲到皈依三宝,也非外在的住持三宝,而是自性三宝。《坛经》中说:‘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能染著,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归依’。

众生的心中具足般若性,具足佛性,只因无明烦恼执著,而使得众生沉沦于生死流转之中。所谓修行,只是消除众生心中的无明烦恼执著,开发般若性。一旦拨云见日,悟到般若性,也就是见性成佛了。

四、无相、无住、无念

无相、无住、无念是般若法门修行的三大要领。在性空,无所得理念的指导下,契入诸法实相。实相,是无相的。如《金刚经》说:‘实相者,即是非相’。又曰:‘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由认识到实相之无相,生起无住行。《金刚经》说:‘不住色生心,不住声香味触法生心。若心有住,即为非住’。又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由无住达到无念的境界。

《坛经》也以无相、无住、无念,作为禅者的修证要领。经中说:‘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何为无相?《坛经》说:‘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以无相为体’。无相是离相,不住于虚妄差别之相。何为无住?《坛经》说:‘念念中不思前念,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若念念不住即无缚,此是以无住为本。’无住,是-个念头上保有智慧的观照,不住著于六尘境上。何为无念?《坛经》说:‘于诸境上心不染著曰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即绝,一念绝即死’。无念并非什么都不接触,或者什么都不想,而是在接触外境时,心不染著境界,如同明镜,物来则现,物去则无。

般若的开发,明心见性,是从无住、无念的修行中取得。《坛经》说:‘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能时时具足智慧的观照,于一切尘劳境界中,不取不舍,便是见性成佛道。又说:‘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内心中能够常起正见,不为烦恼所染,便能见性。无念的成就,也就是般若的成就。《坛经》中说:‘善知识!悟无念法,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见佛境界。悟无念法,至佛地位’。又曰:‘若识本心,即得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味,即是无念’。这都是显示了在修证中,成就无念的重要意义。所以《坛经》中,有行思,怀让,永嘉 三人,参见六祖,因为他们深契无住,无念之旨 ,而得到六祖的认可。

在日常修行中,禅宗的修行也体现了无住的风格。如对于坐禅,以往坐禅,禅者都非常注重坐相,并对打坐姿式及用心都有一定之规。而《坛经》中却呵斥坐相。经中记载:‘有神秀弟子参访六祖。祖问:汝师何为开示?对曰:常教海大众住心观静,长坐不卧。祖曰:住心观静,是病非禅,常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为立功过’。从般若法门的无住前提看,禅者假如住著坐相的修行,本身就是住相。因为道是无相,道遍一切处,自然应然从行住坐卧的一切举动中去体验。

又如坐禅的用心方面,小乘禅观讲究从六根门头摄一而入,系心一境。而《〈坛经〉叫我们坐禅,要心无所住。六祖曰:‘此门坐禅,无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心故覆障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即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这是从见性,观实相入手,以无住为方便,定即是慧,定慧一体,与小乘禅观的由定而慧,显然不同。

五、在生活中修行、解脱

般若法门以无相,无住,无念为修证要领,因此,它并不规定许多修证的仪规,让你去做特殊方式的修行,而是重视生治中的修证。打开《金刚经》,显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世尊很平凡的生活。所谓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坐而坐。别看很简单,但却是真正的修行。

《坛经》继承般若法门的修证方针,同样也重视生活中的修行。《坛经》中说:‘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渡一生,到头还自懊。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法,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免角。正见名出世,邪见是世间,邪正具打却,菩提性宛然’。道在那里,道在世间,不离世间。凡夫无智,充满妄想执著,故不见道。倘能以智慧观照世间,自然能与道契合。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