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okeytt: zf: 跢侄他 唵 阿那隶 毗舍提 鞞啰 跋阇啰 陀唎 槃陀槃陀你 跋阇啰谤尼泮 虎(合牛) 都嚧瓮泮 娑婆诃 咒心的梵音及字意待我仔细整理后一并给出,请等一等。 另,唐密、东密和藏密均有“大佛顶”修法,其真言俱为咒心。 此真言为和我汉地佛子最有缘的几个真言之一,为一切如来之父母(“此……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诸佛”)、一切如来之根本法轮(“十方如来含此咒心于微尘国转大法轮”),功德广大,无量无边。今人有幸遇此真言者,万望加倍珍惜,视为如意宝珠。 本人上述建议所针对者,均为以禅、净修行为主兼持密咒者。而以密法修行为主者,则一切应听上师教诲。特此说明。 楞严咒心注音 现根据《汉梵、梵汉陀罗尼用语用句辞典》(作者Robert Heineman(德国),台湾华宇出版社,1985年)、不空三藏所译《楞严咒》及章嘉国师(清)《大藏全咒》等著作对楞严咒心分别以汉语拼音和现代汉语进行注音,其中汉语拼音的音调均为一声,同时对真言的字义进行简要说明。 (1)跢侄他 梵文:tad-yatha 汉语拼音注音:da-d-ya-ta 现代汉语注音:达得压他 注释:此字意译为‘即说咒曰’。 发音时注意,第二个音节‘得’(d)应轻声,一带而过。 (2)唵 梵文:om(或aum) 现代汉语注音:奥母 注释:此字皈敬意。“母”为鼻音。 (3)阿那隶 梵文:anale 汉语拼音注音:a-na-li 现代汉语注音:阿那隶 注释:字意为“无上”,表竖高义。 (4)毗舍提 梵文:visada 汉语拼音注音:wei-sa-da 现代汉语注音:微萨达 注释:字意为“遍一切自在”,表横遍义。 (5)鞞啰 梵文:vaira 汉语拼音注音:wei-la 现代汉语注音:微啦 注释:字意为“遍一切处”,表毗卢佛部。 (6)跋阇啰 梵文:vajra 汉语拼音注音:ba-zi-la 现代汉语注音:巴资啦 注释:字意为“金刚”,表金刚部。‘资啦’两音节应连读。Vajra一字由藏文译汉时常译为“别杂”或“班扎”。 (7)陀唎 梵文:dhare 汉语拼音注音:da-li 现代汉语注音:达唎 注释:字意为“法、总持”,表密教法部。 (8)槃陀、槃陀你 梵文:bandha、bandhani 汉语拼音注音:ban-da、ban-da-ni 现代汉语注音:班达、班达你 注释:字意为“结界”,表遮一切恶,显一切善。 (9)跋阇啰谤尼 梵文:vajra-pani 汉语拼音注音:ba-zi-la-bo-ni 现代汉语注音:巴资啦波尼 注释:字意为“金刚手”,即金刚手菩萨。 (10)泮 梵文:phat 汉语拼音注音:pa-te 现代汉语注音:怕特 注释:字意为开通义。“特”字发轻音,占半音节。由藏文译汉时,常译为“呸”。 (11)虎(合牛) 梵文:hum 汉语拼音注音:hu-mu 现代汉语注音:虎母 注释:此字为菩提心义。“母”为鼻音。Hum最常见的译法为“吽”,发“轰”音。 (12)都嚧瓮 梵文:??? 汉语拼音注音:du-lu-mu 现代汉语注音:都鲁母 注释:此字梵文难以确定,估计可能为dhrum。章嘉国师之《大藏全咒》中,依藏文将此字译为“达噜乌嘛”四字之连读,其中“嘛”即为“母(鼻音)”。可以确定的是,原文“都嚧瓮”中之“瓮”一定读“母(鼻音)”,因此此处译为“都鲁母”三字连读。 (13)泮(见(10))。 (14)娑婆诃 梵文:svaha 汉语拼音注音: si-wa-ha 现代汉语注音:司哇哈 注释:此句意译为‘成就圆满’。 综上所述,楞严咒心之现代汉语注音为: 达得压他,奥母,阿那隶,微萨达,微啦、巴资啦、达唎,班达、班达你,巴资啦波尼、怕特,虎母、都鲁母、怕特,司哇哈。 祈愿:所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见佛了生死,如佛度一切。 提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大藏经中关于楞严咒主要有三个版本:(1)汉译《楞严经》中的真言(未见相应之梵文本);(2)不空大师所译的楞严咒(保留有梵文本)(即你新发现的版本);(3)由梵文译藏,再由藏译汉的版本。三个版本的真言虽然名字相同,但内容却不尽相同,即使是咒心部分亦不一致。 二、若按密法的规矩,受持上述三个版本中任一真言,具应由上师传授。但在汉地,汉译《楞严经》中的真言已由先贤公开传授数百年,因此今人欲受持楞严咒,以受持此一版本的真言最为稳妥。 三、若欲将汉译《楞严经》中楞严全咒的发音重新注音困难很大,因为未见相对应的梵本。依本人之浅见,修行者与其受持发音不是很准的全咒,不如集中精力受持发音较准的咒心。既然与此咒有大因缘,建议尽量将发音读准,以收事半功倍之效。 持诵楞严咒者可分为两种:一者通篇全诵,二者专诵咒心。古德开示,持诵咒心的功德与持诵全咒功德相同。另外,您所依据版本的咒音与梵音差别较大。以咒心为例,唵不应读成“安”,而应读成“奥母(aum)”,“毗舍提”应发音“威萨达”,“槃陀”应读成“班达”,“虎(合牛)”不应读成“虎信”,而应读成“虎母(hum)”,即通常的“吽”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