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止的修习(2)

修十遍处;初修地遍,如《清净道论》中说:先“应以恒河之泥及如黎明之色(灰白色)的土作遍(地相)”,“地相作一张手又四指的直径的圆形”,“如米筛或米升那样大”,“还应以石掌磨之、作成鼓面一样的平坦。” 修习

修十遍处;初修地遍,如《清净道论》中说:先“应以恒河之泥及如黎明之色(灰白色)的土作遍(地相)”,“地相作一张手又四指的直径的圆形”,“如米筛或米升那样大”,“还应以石掌磨之、作成鼓面一样的平坦。”

修习时,“在离遍的圆相(曼陀罗)二肘半以内之处,敷设一把高一张手又四指而有好垫子的椅子而坐”,“如见镜中的像,当开中庸的眼而取相修习。不要观察曼陀罗的色泽......但不离色而把依止(的地)与色作一起,更进而置心於(地的)假说法(概念)作意。”又“於地的诸名中好乐哪一个顺适,当即顺适而称念之:“地、地”而修习。”应当有时开眼而视,有时闭眼而置於心。直至“取相”生起以前,当以同样的方法修习。

“取相”即是闭眼思维,其相即能现於心中,犹如开眼之时相同。“取相”生起之后,则不必坐在彼此处,可以进入他自已的住处坐而修习。如果他的定力不坚固而“取相”消失了,应再去“遍”的地方取其相回来,安坐修习,数数专注思惟。

如是修习,诸盖次第镇伏,止息烦恼,以近行定等持於心,则“似相”生起。似相者,只是一位得定者所显现的行相,是从想而生的,比“取相”更加清净明朗。

如地遍,其它水、火、风、青、黄、赤、白、光明、限定虚空遍,也仿此而修。

九想观:(1)、青瘀想:观想死尸经风吹日晒,而变为青黑色;(2)、脓烂想:观想死尸皮肉糜烂,自九孔出脓生虫;(3)、虫啖想:观想蛆虫、鸟兽之食死尸;(4)、膨胀想:观想死尸之膨胀;(5)、血涂想:观想死之脓血溢涂;(6)、坏烂想:观想皮肉之破裂、糜烂;(7)、败坏想:观想皮肉烂尽,仅存筋骨、七零八落;(8)、烧想:观想死尸烧成为一堆败乱之白骨。

(二)、守窍。此分两大类,即呼吸及其窍穴。

先说以呼吸而修。以呼吸修止,又有数息和守息的不同。数息者可依之修六妙门。数者,如惟觉禅师在《见性成佛》(130页)中说:“数息不可出入息同时具数,数出不数入,数入不数出。从一到十或到七,或五均可。因为刚开始数息时,气息长短不易调匀,先开始练数五个字。习惯后,可增加至七或十,以后不易再增。若妄想太多,可倒数。能数之心要清楚明白,所数之数不间数夹杂。”“字字不断,绵绵相续。如果妄想来时,重新再数。”(147页)

以上是修数,天台智者大师《童蒙止观·六妙门》卷下又云:“修数者,行者调和气息不涩不滑,安详徐数,从一至十,摄心在数不令散,是名修数。”“证数者,觉心任运从一至十,不加功力,心住息缘,觉息虚微,心相渐细,患(厌)数为粗,意不欲数。尔时行者当放数修随。”

随亦有二:一者修随“舍前数法,一心依随之出入,摄心缘息,智息入出,心住息缘,无分散意。”二者证随:“心既微细,安静不乱,觉息长短,遍身出入,心息任运相依,意虑恬然凝静。觉随为粗,心厌欲舍,如以疲极欲眠,不乐众务。尔时行者应当舍随修止。”止亦有二:一者修止:“息诸缘虑,不念数随,凝寂其心。”二者证止:“觉身心泯然入定,不见内外相貌。定法持心,任运不动。行者是时即作是念:今此三昧,虽复无为寂静,安隐快乐,而无慧方便,不能破坏生死。今此定者,皆属因缘,阴界入法,和合而有,虚诳不实,我今不见不觉,应须照了。作是念已,即不著止,起观分别。”

观有二种,一者修观:“於定心中,以慧分别,观於微细出入息相,如空中风;皮肉筋骨三十六物,如芭蕉不实。心识无常,刹那不住。无有人我,身受心法,皆无自性,不得人法,定何所依?”二者证观:“如是观时,觉息出入遍诸毛孔。心眼开明,彻见三十六物,及诸虫户,内外不净,刹那变易,心生悲喜,得四念处,破四颠倒,是名证观。观相既发,心缘观境,分别破析,觉念流动,非真实道,尔时应当舍观修还。”

远亦有二:一者修还:“既知观从心生,若从析境,此即不会本源,应当返观观心,次观心者从何而生?为从此观心生,为从非观心生?”如此正反推求,层层破析,乃至“境智双亡,还源之要也。”证还者,“心慧开发,不加功用,任运自能破析,返本还源,若离境智,欲归无境智,不离境智缚,以随二边故,尔是当舍还门。”

净也分二:一者修净:“知色净故,不起妄想分别。受想行识,亦复如是。息妄想垢,是名修净。”“举要言之,若能心如本净......亦不得能修、所修及净、不净、是名修净。”二者证净“如是修时,豁然心慧相应,无碍方便,任运开发,三昧开发,心无依恃。三界垢尽,故名证净。”

又观、还、净之分别:观众生空——观;实法空——还;平等空——净。空三昧相应——观;无相相应——还;无作相应——净。又《禅》卷五中说:初数於息,觉息微微,当置数息,便随於息,任运出入。若心欲静,便舍随,凝心止住。心若暗忽,即便静照色息(观)。心若浮动,即便舍观,归数及随、止也,是故名还。心不驰荡,凝神寂虑,故名为净。

守息者,如泰国阿姜查在《静止的流水·谈坐禅》中说:“我们以呼吸做我们禅修的对象(所缘境)知晓出入息,以及完全专注於鼻端和气息出入的上唇时,我们就不要去追随呼吸了,只要在我们面前的鼻端建立起正念,并且在这一点上知晓呼吸——进、出、进、出。不久,心就会变得平静,呼吸会变得细密,心也就会变得轻安......坐於禅座时,心变得细密了,不过,无论我们是在什么状态里,我们都应该设法去觉知它,认识它。”

又,依守息而修禅,依次增进,即成十六特胜,这种修法是由(守)念息而修禅,依禅而断惑证真的全部过程。今依《释禅波罗密概说》(慧岳法师撰)略释之:(1)念息短。(2)念息长。即因功夫之长进,其呼吸已趋於精细,得均平微微寂静的境界。(3)念息遍身:思维自身为虚无,即能呈现呼吸会由一切毛孔,得风行出入於全身。(4)除身行:如深入禅定时,即能获心情安稳,粗息即时消灭。(5)觉喜:深入禅法时,自心自然呈现欢喜。(6)觉乐:即心情安稳,呈现大喜时,全身调适,其乐融融。(7)觉心行:即提高警觉,以防范对禅味(喜、乐)的贪著。(8)除心行:即时灭除贪受(乐、喜)的粗念,方能获]得安稳而进道。(9)觉心:如能舍除受味,自然不堕“沉掉”,得呈现明朗的境界。(10)念善:如心能不贪不受,即能趋於寂灭的安稳喜悦。(11)念心摄:舍除“掉”念,就能护持自心。(12)念心解脱:能离“掉、沉”两法,即能舍去二边,得到解脱。(13)无常行:因自心已得寂静定时,觉知诸法生灭。(14)断行:依无常行,能断诸烦恼。(15)离行:因烦恼断,心始能厌离一切恶念。(16)灭行:因离诸烦恼,能证一切灭,生一切智。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