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禅宗思想与人生智慧(2)

假如白居易不去参访鸟巢禅师,不向鸟巢禅师提出“如何是佛法大意”这个禅宗式的问题,那么也就没有鸟巢禅师“三岁小孩皆知道,八十老翁行不来”的这一完全融合了佛教与中国文化思想的禅宗式的富于生活气息、直击生

假如白居易不去参访鸟巢禅师,不向鸟巢禅师提出“如何是佛法大意”这个禅宗式的问题,那么也就没有鸟巢禅师“三岁小孩皆知道,八十老翁行不来”的这一完全融合了佛教与中国文化思想的禅宗式的富于生活气息、直击生命当下的回答。知道容易行起来难,作为有文化的知识分子学佛学禅,乃至学习一切净化生命、升华灵魂文化或者信仰的时候,我们都会碰到这个问题:什么我都明白,但是我就是做不到,很难很难做到。

从唐代以来,佛教给“儒家文化”注入了生命的动力,及至宋明理学的产生,则完全借助于禅宗。苏州拙政园“程门立雪”的公案,几乎是二祖慧可“立雪断臂”公案的翻版,只是人物、环境、场景、问答的意趣不同而已。禅真正成为中国老百姓的血液,乃至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不再是外来之物,发端于唐,成熟于宋明。时至今天,尽管我们不再强调佛教信仰,甚至还有人把它当作封建迷信,而实际上禅已经融为我们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比如说,我们现在有很多日常用语就是来自禅宗。譬如说“单位”这个词就是出自于禅宗。但是我们数典忘祖。迷信是什么?比如说,我们即使不懂洗衣粉的洗涤原理,不知道它的分子结构,并不妨碍我们用洗衣粉洗衣服。对不对?这是不是迷信呢?再如,我们今天在报纸上看到“吃素有益健康”,明天一些权威又说“多吃生菜有好处”,第三天又说“多吃鱼少吃肉”,我们到底该听谁的呢?从这些我们可以了解到,禅的智慧的确是很了不起的。

当我们超越了信仰、超越了宗教、也超越了文化等等之后,就能回归到直接经验的层面。禅没有对立面,是直接回到本来的地方,本来的地方就叫做来处。生和死是不是对立?烦恼和解脱是不是对立?有的说是对立,也有的说不二。实际上老早是有二了。一个人的烦恼,往往是一些无谓的是非。几个同学在宿舍里聊天,我家萝卜红,你家萝卜圆,陕北辣椒长,渭南辣椒短……最后就吵了起来,对错、是非、好坏、美丑产生了。人从出生到现在,天天都在是非圈里过。《倚天屠龙记》里面,谢逊十三拳就打死了那个少林高僧。实际上他要打死谢逊轻而易举,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这位高僧了解谢逊的做法是为了引出元真,并不认为他是个十恶不赦的杀人魔王。到最后别人都来向谢逊讨债时,谢逊说:“好,都来向我算账”,这种承担实际上就是禅的精神。学禅就要有这种承担精神。超越善恶不等于没有善恶。若无善无恶、无是无非了,那好,我把钱都给别人,吃饭的时候拿着饭盆到食堂窗口当当当地敲:大师傅!给我来最好的!人家给你吗?不给的!所以超越是心理上的超越,但还是要一定的“游戏规则”,违背了这个自然法则,就会受到惩罚。所以禅者一切向心内看,不向外求。胆子大的肯定会问:“噢,法师,既然超越了对立,我找女朋友找个最丑的行不行?”肯定行,只不过你肯定不愿意,你愿意承担了,你就是一个禅师。诸葛亮、朱元璋,他两个人太太不是都很丑吗?最容易让我们烦恼的,就是这些无谓的是非,“我这个朋友怎么能这样对待我?”然后去交第二个、第三个朋友,最后所有的朋友都离我而去,和我byebye了。

禅的第二个超越是主观与客观的超越。在禅的境界和体验中,主观与客观是很不重要的,甚至是要抛弃的。我们经常说“我可以客观地说,这件事情是真实不虚的”,那么是谁要客观?还是源出于“我”。没有主客对立,才是真实原本的直接经验,它才不是逻辑判断、思维想象、归纳推理得来的知识。超越了主观和客观的对立,回到原本的真实,那就是禅。

在这个方面,我们容易有很多很多的误会。苏东坡这个人,不论走到哪里,都带着一杆“秤”、一把“尺”,要称称法师几斤几两有多高。后来有个禅师大吼一声,然后问这位苏学士:这一吼有几斤几两、有多高?把他给问住了。当我们看到高高在上的佛,心里有主观和客观的对立,我要信他,我磕头礼拜,烧香供养,然后按他所说认真去行,心想总算按着您的要求去做了,给我添多少分阿?今天98分,差2分;今天早上忘了烧香了,罪过罪过……永远活在不足之中。因为不足,你才会向高于你的东西去求。如果本来具足一切,不欠分毫,何须去求?禅者是无惧、无忧、无害的。他不畏惧生死,因为生死在他而言是一如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当下此心归于空寂,随生随灭,所以无忧;一切生命有情皆为我之挚友,要吃我了,好啊!给你吃,吃了你就饱了,那不是挺好的吗?还有什么要害怕的呢?没有了这些心理,贪求心除掉,嗔恨心除掉,你一切具足,你还会伤害他人吗?禅者无惧、无忧、无害,因此超越主客能所的对立。

我记得高中的时候读过一篇英语文章,讲的是一位化学家指导学生做实验,两杯同样的水,化学家咂了一点,说味道不错;学生傻乎乎的也咂了一些,却味道奇差。同样的两杯水,由于能研究、能观测、能测量、能体验的“能”不同,“所”体验到的结果就完全不一样。禅要突破此能所的对立,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所”。美国登月火箭最早的着陆架,由于自身原因而爆炸,原因怎么也弄不清楚,结果这位研究者跑到缅甸去打坐禅修,突然有一天他在禅修中明白了,马上坐飞机回去解决了着陆架的问题。爱迪生也常常进入一种无意识状态,他坐在椅子上一只手抓一只球,再慢慢放松、放松,放松到那种混沌的状态,这时候如果有灵光一闪,他就赶快把灵感记下来。他的这种状态有点与禅接近了。

我们讲人生智慧,科学、哲学、宗教信仰、道德文化,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安居乐业。以人为本。人是什么?人是身和心的组合体,身心无非“色受想行识”五蕴,色就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四大假和之体,“受想行识”是指心念精神活动的四个层面。我们的身心经常是什么样的状态?很多情况是身和心吵架。比如说生病,医学有医学的解释,佛法有佛法的解释。医学说由幽门螺旋杆菌产生胃溃疡,但是胃溃疡的起因更多是源自于心出了问题。你受到了打击,受到了不良情绪的刺激,人事环境和工作压力不能消化,于是引起生理运化的问题,然后胃病就出来了。中医讲“心胃同源”,由于心里的紧张和压力导致了身体器官出现问题。烦恼的流转又是什么样子呢?是先有身的迷惑,还是先有心的迷惑?心的迷惑。要解决心的迷惑从哪里下手呢?身体!身心是高度统一的。禅打破了身与心的对立,直接回到了身心的原本处。原本处是什么?《庄子》里面有一个没眼睛没鼻子等七窍的“混沌”,他过得很快乐,好事者为他凿出眼睛、鼻子、嘴巴、耳朵,“混沌”就七窍流血死掉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