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知止观摄意调心之法,实为今之教育心理哲学,对於心理教育之研究,及关怀心灵培养,与展开智慧德性教育之研究,实不可忽视之一项资料。 一、孔子主张启发教育,怕答得太急,学生没有思索馀地。 二、暗示比语言更重要。 三、恐辩论易流於意气。苏格拉底也一样主张「发达思考力,不在於灌输知识」。这与佛化教育的思想,可说完全是暗合通途,因佛陀教弟子更重视促成弟子的思考力。最普遍的金刚经,佛陀与须菩提对话: 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肉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天眼。须菩提於意云何,如来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来有慧眼。须善提,於意云何…… 许多佛经都有记载著,佛陀用暗示激发佛子的善用心思,这已证知早在二千五百馀年前的佛陀教化,已经很发达智力的测验和思考的激发。於东西圣哲启导弟子的用心便可知之。其实儒佛思想的教育理念,都在人文主义方面有若干的融通,孔孟当然主张「人者仁也」的人文素养,是「施行修养的教育,就是人文主义的教育」。佛陀称释迦文怫。佛教的人文思想,已是超越性的发展,在心身修养的过程,进而达至「戒体」(是接受了「戒」法的实践,而成为自我人格本体的完成)的圆满果位。故在佛经之佛教文学,已是文学中的超越文学。在佛教艺术的意境中,已达至超越性的艺术三昧境界。因此可说,佛教重身心的修养,似近於人文主义的教育,然究其中肯,实则佛化教育,是为觉性教育。由觉兴悲,是悲智双运,淑世主义,形成关怀世道,尊重人性,人格的升华的智慧善导的教化。 《论语》:「人者仁也」,便知人格即仁义道德之诠义。「教育最高的原理为人格」,虽然教育占有的价值程度及其理想之境域,是各具其民族思想之背景,及社会环境,及人之与生俱来之特性有极大之关系。中国古代最高的教育原理「止於至善」儒家以人格升华最高境界「天人合一」,亦是理想的人格及其心灵安顿与祟高的响往。老子的人格则为超越性的「无为」亦以自然境界为教育环境。佛家以净化心境而开拓无限底领域之悲愿无穷,以明心见性为觉悟之旨。然而佛家并未以此为人格的究竟,因悟後还须「入佛知见道」(即是要将所悟之境要在人间去实践於行动)。故云佛教的人格,是菩萨悲智的法门。「亦毕竟以人生问题为中心之宇宙观。所谓对於吾人之世界(Die walt Yur is)之观察。若离开人生,而考察宇宙,乃为佛陀所不许者」,既然人与世界之密切程度为不可分,则人就是宇宙之一员。人是小天地,小天地与大天地运行而不冲突相违,自然是生生不息之道,融摄无穷,则天地化育,悲智繁兴,是相生共活的世界。这当然要先天的性善,也需人为後天的培养,有以致之。《金刚经》云:「佛说我得无诤三昧,人中最为第一,此「无诤三昧」是无违无诤;内既无诤,外亦善顺群心,是无逆忤之世界,证知此和谐之世界,必赖吾人身心之善导,就「心理与教育」的资料,便可知心理的培养与自我调摄及适应的和谐,能导致顺利达成「觉之教育」的开启,是研究教育方案的良好资料。 结论 「心净则国土净」,为国父欲倡导心理建设而建设国家之大计,亦即佛陀为欲众生一心净化「转识」以净化娑婆之愿心可通论。但如何能使芸芸众生心净,如何能教民众对心理上有自我提升,自我教育之建设,与远大的理想,这实在是一部大学问,更是超越学问的「心」的「转依」,对究明「心」法的转识析空,和觉了「见性」之般若体空,是表里圆彻的治心之法。更能繁兴大用;就是菩萨精神之彻底了悟「入」性中之三惑,菩萨要分担众生之惑苦,因悲情、智力所驱使,正如负责的良师,无时或息的负担学生之一切(见三惑中之尘沙惑)。笔者感到人间的事业,与生活一体的工作,唯教育唯其艰巨与沉重,亦永无休止的祈愿与祝福。世尊最後告诉阿难不好教的人,默摈之;原来默摈都是教导,以策其自反生惭愧而改善,菩萨与教师唯一就是希受教之人时时改善,青出於蓝而胜於蓝。我国目前各方面的积极,尤以教育文化之提倡,经济之努力,也是为配合国家文化之道德律之提升,那教育制度和方法,师资人材与师道之培养,将来真的能对教育哲学,而更提升於超越哲学的教化,则教育的真义重视教育,而不只以教书而全部代表教育。心理教育,是转移心理,善法的提携,而不只是分析心理的科学技术,那全人教育,觉之教育可期,中国文化复兴,东方思想照耀人寰不远矣。 编辑:心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