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结缘,先从结人缘开始。结人缘是什么意思?广交善友,所谓广结善缘,多多的交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有益于家庭和睦、有益于事业成就、有益于人生进步的好朋友。因为交到那样一些好的朋友,时时刻刻对我们有帮助,时时刻刻会引导我们。走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这叫做结人缘。然后要结善缘,不要结恶缘,也就是说要创造一切有利于人生进步、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事业发展的条件,要排除一切不利的条件,所以要结善缘,不要结恶缘,要以善心去结缘,心存善念所结的一定是善缘,我们在结善缘、释放善意的时候也许有人会不理解,会误会,我想不要介意,一次误会两次误会三次误会,十次八次就不会误会了。要结善缘不要灰心,不要觉得我释放了善意要跟对方结善缘,结果没有得到好的回应就灰心了,不必!我们要有这种信心,一定要把这件事情做成功,一定要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那就靠我们的工作,靠我们的努力,靠我们不懈的释放善意,广结善缘。第三要结法缘,法缘是什么?要与真理结缘,要与智慧结缘,要与道德结缘,有智慧明白真理,明了道德的信条,那就是我们新的生命诞生的前提条件。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一定要在智慧的引导下,在真理的引导下,所以要结法缘。我讲这个意思,是不是有所侧重,是的,就是要结佛法的缘。 生活在一起,或者说即使不能生活在一起,我们能够时时亲近、时时请教、时时接受善知识的熏陶,也是我们人生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最快乐的一件事情。所以结缘要结人缘、结善缘、结法缘、结佛缘。在这个结字的前面还可以加一个广字:广结人缘、广结善缘、广结法缘、广结佛缘。结缘就有缘,一切美好的前景,一切事业的成就都等待着有缘的人来光顾,来承担。 生活禅实际上是在落实人间佛教思想,是在做人与做事,生活与修行,破迷与开悟等方面的理论实践和修行实践。生活禅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使人间佛教的思想具体化。弘扬生活禅,修行生活禅,是佛教现代化与化现代的一种思维模式和修行模式。佛教必须现代化。大家不要误会,不要以为佛教现代化是要把这件衣服(指僧装)脱掉,穿上西装,穿上皮鞋,不是那个意思。所谓现代化的意思是什么呢?我今天如果说照着经本给大家念一通,可能我们每个人都要进入梦乡,听不懂,所以首先弘扬佛法的语言要现代化,弘扬佛法的方式要现代化,山门要打开,寺院的一切弘法要走大众化的道路,敞开山门广接群机,接引社会、净化社会,这些都是佛教现代化与化现代的实际内容。佛教现代化的目的是要教化现代、要教化现代的人,接引现代的人。实际上从释迦牟尼佛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现在,佛教所走的路,佛教所关注的总是当下, 当下的意义比现代化的意义更加具体更加实在。佛教永远是当下的,不是过去,不是未来,是教化现在的每一个或每一个人的当下,此即所谓契理契机,“上契诸佛之理,下契众生之机”。我们在座的各位不是过去的人,也不是未来的人,是现在的人,现在的人就是当下的人,当下的人怎样理解佛教,当下的人怎样修行佛法?那就是佛教现代化和化现代的实际内容。当然佛教现代化离不开佛教的传统化,没有传统化就没有现代化,所以我在讲僧团自身建设四个理念的时候,曾经说到:僧团的道风要传统化,僧团的管理要律制化,僧团的弘法要大众化,僧团的生活要平民化。我讲的当前佛教自身建设特别是僧团自身建设的四个要求,所谓佛教的现代化,是在同时加强僧团自身四化建设的前提下来讲佛教的现代化与化现代。实践证明,生活禅的思维模式与修行模式,能较好的实现传统佛教向现代佛教的过渡,能较好的实现佛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要求,能较好的发挥佛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的积极作用,也能较好的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加强佛教以“讲两爱、树双风”为内容的自身建设,从而令正法久住、法轮长转。所谓讲两爱就是爱国与爱教;树双风就是学风与道风。这是当前佛教界自身建设最重要的四件事,爱国、爱教、学风、道风,我把它概括为讲两爱、树双风,这就是我们当前需要积极努力,需要立刻不停地去做的两讲事。那么生活禅恰恰是为讲两爱、树双风提供了最好的思维模式与实践模式。 有人迷惑问:请问师父,刚刚学佛应该看什么样的书?僧团自身建设的“四化”要求能否具体讲一讲? 答: 我告诉你就看我们广东祖师的书——《六祖坛经》。我们广东学佛的人多学广东祖师的经书。六祖是唐朝的慧能大师!他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人,他是一个砍柴的人,他是一个年轻人。他所说的经典我们每一个人都看得懂、用得上,所以希望我们广东学佛的人好好地学《六祖坛经》。六祖的出现是我们广东人的光荣!六祖是我们的楷模。刚才我讲的“僧团四化”,那就是要我们每一个人成为社会楷模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的道风要传统,要传统化。所谓传统化是什么意思呢?要知道,我们当和尚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忘记要开悟,要明心见性、成佛作祖,这就是传统。如果我们每一个人不忘这个传统,我们对自己就会有严格的要求,我们就会有责任心,我们就会成为时代的楷模,就会成为众生的老师。我们的寺院管理要律制化,一切按照清规戒律和现在政府有关宗教的法律和法规来办事,那我们寺院就会非常清净,也会非常有规矩。第三,我们的弘法要大众化。面对社会的目的是什么?有两个要求:其一,要让社会了解佛教。大家不要误解佛教,不要把对佛教的这种认识引向误区。其二,要懂得佛教是我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的思想、佛教的传统文化是我们人类智慧积累,智慧的结晶,不能把它否定掉。佛教的文化、佛教的思想、佛教的经典,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宝藏。僧团的生活平民化,这一点我想在城市的寺院,或者说地处都市的寺院,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我们的生活不要脱离普通大众的生活水平,所谓平民,不是贫困的贫,是平常的平,平平常常不要特殊的要求,不要豪华。佛殿要清净庄严,那是四众共享的地方;僧人个人的生活要平淡、俭朴,要平民化。我们能够做到这“四化”,我想我们的寺院就会成为净化社会、祥和社会、引导社会的一个清静的佛地,我们的僧人就会成为道德的楷模、大众的师范。 问:净慧法师您好,弟子有个问题比较迷惑,想向法师请教,就是我们每个人学佛的目的不一样,最正确最崇高的目的是为了成佛,为了普度众生。我想问一下如果我们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有心学佛修行的话都去出家,那这个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谁来创造?然后我的疑惑就是究竟出家和在家哪个选择更加有利于普度众生?第二个问题就是什么是禅?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