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信仰与生活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信仰可以指导生活、充实人生,但不能完全代替生活

曾有人指责道:某某人不信佛时还好,精神抖擞,有理想、积极向上、充满生机,还挺不错的;一信佛之后,便变得沉默寡言,消极懈怠,随波逐流,以前的那点儿拼劲和闯劲都没有了。一句话,指责信佛的人变得消极了。这种指责固然一叶障目,有失偏颇,但它说明了一个问题,即在一部分信众的心中,确实存有对生活、对人生消沉悲观、生活萎靡的情绪。这种现象给佛法在社会上的传播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使一些未信佛的人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有这样一位居士皈依了一位法师之后不久,她的丈夫便找上门来,质问法师:妻子信佛他不反对,但是,自从她信佛之后,便变得不通人情了,这是他不能接受的,难道信佛了就要与世隔绝吗?听完这位丈夫措辞激烈的倾诉之后,法师才了解到:原来那位女居士皈依之后,把三皈五戒的内容教条式地搬到家里来了,她整天板着一副面孔,好象家里谁欠她了几斗金子似的,她还给家里定下了许多“教条”,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做,弄得家里死气沉沉的,先前那种乐融融的气氛不见了。这一切原因就在于“我信佛了”。在这位女居士那儿,信佛变成了一种枷锁,它锁住了家里每一个人的快乐。

这位法师知道,导致家庭不快乐的病源不在于她“信佛了”,而在于她没有正确地运用佛法,以致产生了家庭危机,于是他就告诉这位来访的先生,让他的妻子下个休息日时来一下。没想到,第二天上午他们俩口子便一道来了。待女居士恭恭敬敬地顶礼之后,法师便请那位垂手而立、面带忿然不屑神情的丈夫落座。寒喧过后,法师就开始对机给他们开示了一下“第九苦”。佛教讲八苦,这是对人生本质的揭示,而这第九苦是从哪里来的呢?它叫什么名字呢?这第九苦从学佛而来,名之曰“学佛苦”。意思就是,有些人走进佛门之后,因为不能正确地领会佛法精神,不能善用佛法,从而给个人生活制造了紧张、痛苦和重重烦恼;给家庭生活制造了危机、套上了沉重枷锁。

在信仰佛法的同时,还要善于正确地运用佛法,这叫正智慧。居家信佛的有几个方面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是要正确持戒。居士以五戒为主,即不杀、盗、淫、妄、酒。“杀”是指断除众生性命。作为在家学佛的人,只要把握不亲手杀害众生性命的原则就可以了。这里所涉及的主要是肉食问题。在五戒的内容中,本是不涉及食肉的问题的,但有的居士很精进,奉行茹素政策,这很好,从大环境着眼,这和国际卫生组织倡导绿色食品的精神是一致的。在家庭中,一个人信佛,坚持茹素,这很好,但不能要求其他的家庭成员都能做到。这要运用智慧来正确对待。一方面自己要做到洁身自好,同时也要做到不干涉家庭其他成员的生活习惯,要相互尊重和理解。邓小平同志不是提出过“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吗?这虽然是大的国家政策,但同样可以借鉴为一定范围内在一起生活和工作的信佛和不信佛的人之间和睦相处的一个指导性原则。一个家庭中也不妨采取“一家两制”。学佛的人要慢慢地以自己学佛所带来的诸如宽容、和蔼、积极、乐观等等好的品质,来现身说法,以此来感化家里的其他成员和自己一道走上建设佛教家庭之路。

“盗”就是偷盗和窃取等不光彩乃至犯罪的行为,这一条相对来说比较好理解,也比较好把握。“淫”的原意是放逸和无节制。对居家学佛者而言,主要是指不邪淫。这个“邪”字很重要,它规定了“淫”字的外延,不至无限化,它把淫字的内涵限定在正常的夫妻性生活这个范围之内。那么,不邪淫也就是指不超出正常夫妻性生活之外的非法性生活。正常的夫妻生活不在其中。很多单信仰(指夫妻中的一方信佛)的家庭危机就是由于没能够正确理解这一戒条而引起的。“妄”就是指妄语,指旨在欺骗他人的虚而不实的言辞。守这条戒要把握的原则是:说爱语,说和合语,说对别人有正当利益的话。“酒”拓展一点,包括那些能使人迷乱的食物。即使是从狭义上来理解,酒喝多了,不但有损自己的形象,还容易说出不该说的话及伤害他人的话;此外它还会引起心血管、脑血管、动脉硬化等病症,损害身心健康。

其次是要善待家人。不能因为我学佛就把许多家庭责任和义务推到家庭其他成员身上,从而影响家庭的正常运转。比如:我要拜佛,你去买菜;我要打坐,你去洗锅、刷碗、洗衣服;我要诵经,你去换水、做饭……。这种以自己学佛、信佛为理由来肆无忌惮地“虐待家人”的行为,必然会给家庭关系带来负面影响,严重的还会影响到周边的人际关系,致使周围的人以一种不好的心态来看待佛教,从而使佛教祥和社会、和睦家庭、安顿人生的作用大大地打折扣。佛陀曾经开示过四摄法门。如果用它来处理人际关系和家庭关系,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布施),关怀他人,做对人对己都有利的事(利行),讲和气、柔软、大家爱听的话(爱语),与人交往,真诚坦率,心地宽厚,共同促进,共同提升(同事),那么,它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快乐和安祥。四摄法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南。如果一味以自我为中心,以“我要学佛,你们就该怎样”的思维模式来对待家人,那是自私和不正确的,那是虐待家人的行为。真正学佛的人不是那样,而是更能关爱家人,更能理解家人,更具有一个柔软宽厚的心灵。

第三是正确的理财方式。在佛的本生故事中,经常讲到彻底的布施。如果单从事相上来理解,是很难把握布施的真正精神的。彻底的布施目的就是要消除对物质的贪著。有贪著便不自在,因此,要舍得彻底,舍得一丝不挂。真正的布施是心无我相、心无分别。在现实生活中,在家信众最好是随缘布施,在布施的时候不要存有望回报的心。所谓随缘布施,有一个度的问题,就是在自己的财物中,占多大的比重才算适度?在一些经典中,佛陀教导在家信众,把收入分为三份,一份料理家庭生活;一份储存以备不时之需;还有一份用来布施,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和公益活动。由于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与佛陀时代有很大的不同,佛陀时代主要是以农业经济为主,商业经济还不发达,在人们的意识中经商的观念还不强。而我们现在所处的社会则是商业社会,市场经济已经渗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个人还是团体,在经济上谋求更大的发展以应付日趋激烈的竞争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因为不发展就会导致落伍和衰败。因此,在佛陀三分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四分法,即增加一份用来发展事业,其余的三份相同,一份安家,一份储备,一份用来培福培慧。这样既达到了合理理财的目的,避免导致生活和事业的危机,同时又培养了奉献精神和美善的心灵,增添了福德资粮。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