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与婚姻----择偶篇(发帖人:太阳 ) 常辉大和尚说,证得阿罗汉果的修行人,已无男女相,因此说亦男亦女,非男非女。 凡夫之人被男女相所迷惑,由此产生了分别心,爱慕心,因此有了婚姻家庭关系。其实所谓的爱情的真实面目不过是对方最大限度的满足了我执而已,我们所贪爱的,不过是自己的执着罢了。如果一个人在正确的时间段里碰到能最大限度满足其执着的人,那么此人就拥有了幸福的爱情婚姻生活。这样就揭开了令人生死相许的爱情的本质,难以让人信服,因此举例说明。 有一女子身材容貌甚佳,只是学历不高,中专程度而已,因此她特别向往能找一个有学问的男子。恰好此时,有人给其介绍了一个大学生,该大学生对未来配偶的期待不高,只是希望能够长得漂亮一点,并不强调学历。因此双方一见面都很满意。 反之,如果未能满足对方的我执,即便在别人眼里非常般配的两个人也无法获得幸福。反而有一些看起来并不相配的的两个人生活的很好。曾有一男子,名校硕士,清秀儒雅,却找了一个从表面上看起来各方面都无法与其匹配的女子为妻。下在甚是不解,对此男子进行了采访,才知道了答案。原来那个女子身上有着该男子最为看重的品质,节约、朴素。因此面对甚多漂亮女子的追求,该男子还是选择了那个能满足他所执着的女子。 在关于婚姻爱情关系的选择中有一个有意思的水果规则。在人们面前摆上很多的水果,如菠萝、苹果、桃子、杏子、樱桃等,人们有机会对众多水果一一品尝,然后选择一种水果终生食用,一旦决定,轻易不得更改,否则要付出比较大甚至巨大的成本。那么人们都是如何选择的人呢? 有的人刚刚尝了苹果的味道之后,就觉得是终生想要的味道,马上做出了决定。有的人是尝过其中几种之后,经过仔细思量选择了其中一种。有的人是几乎每样都尝过,却迟迟不做决定或者根本不想做决定。还的人是只有一两种水果的选择机会甚至没有选择的机会。还有一种人,是根本不去做这种选择,比如从小出家,一心修行之人。 匆匆做出选择的的容易后悔,因为再可口的美味也有吃腻的一天,如果他对其它没有吃过的水果心生向往,加之克制能力差,摘吃了不应该吃的果子,后果可想而知。尝遍所有果子不做决定或者是根本不想做决定的人现在有越来越多的趋势,所以才会出现那么多的钻石王老五。 那么尝过几种果子后,及时做出选择的人是英明的,因为他在一定程度上知道了哪种口味是自己最爱,因此未来的几十年里,他轻易不会被其它的果子味道所迷惑,而放弃自己的选择。 门当户对是一个古老的规则。但是现在的年轻人抵触万分,认为有情饮水饱。其实门当户对是有其深刻道理的。在下对古时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礼程序非常向往,终生大事由父母做主,先结婚,后恋爱,成本低廉,稳妥可靠,多省事啊。 过去的门当户对强调的是双方家族的地位身份财富等是否相当,基本上不考虑当事人的个体差异。新的门当户对应该是着重于双方的教育背景、成长背景、观念背景的相当,不能片面强调财富身份地位,因为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农村来的打工仔也能一下子变成亿万富豪,但是骨子里的东西并没有随着财富的变化而变化多少。 门当户对似乎拆散了多少对一见钟情的眷属,绝恨千古。在中国古代的戏剧作品中,常常有千金小姐与落魄书生偶然机会相见一见钟情,却被千金小姐的父亲以门不当、户不对原则强行拆散,从此一对相爱的人或天人永隔,空留遗恨,或有情人终成眷属,皆大欢喜。 一见钟情的产生的原因是由于新鲜才有了吸引力。千金小姐见惯了世家子弟,突然见到布衣书生会眼前一亮。布衣书生见惯了荆衩布裙终日劳作的女性,见到了精通琴棋书画、环佩叮当的千金如见天仙。所谓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的原因也在于此。 假如不被棒打鸳鸯,布衣书生就能和千金小姐过上幸福的生活吗?为什么所有关于门不当户不对两个人几经磨难到了一起后,只写从此两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就不再往下写了?因为生活是平淡的、琐碎的,风花雪月永远当不得饭吃。真要两个人在一起生活,可能真的如张爱玲说的,到手的红玫瑰变成了墙上的蚊子血,到手的白玫瑰变成了掉在桌子上的米饭粒。 布衣书生虽然赞叹千金小姐精致的妆容,可是他肯定无法接受千金的一盒脂粉是全家一月的生活费这个现实。千金小姐那双只会琴棋书画的手做不得洗汰烧,千金那不盈一握的纤腰更无法承担繁重家务。到时,布衣书生所欣赏的一切都变成了生活沉重的负担。文学作品之所以能流传千古,就是因为它来源于生活,又超越了生活,给了人们一个美好的想象的空间。 有的人在择偶过程中有一种待价而沽的心态。尤其是一些自恃美貌女子,期望凭美貌钓个金龟婿。但这是个不太合算的生意,对于男方来说。因为美貌是从二十五岁开始贬值的,到四十岁时其值大约为零了,就算有的人到了四十岁还美艳动人,那肯定要付出巨大的维护成本。而才能智慧金钱等是逐年增值的,一个男人四五十时岁的时候智慧和金钱都达到了顶峰。试想以这种基础开始的婚姻还如何存在下去?恐怕男方此时已打算做固定资产折旧了。 常辉大和尚法语,“情之一字,吾不喜闻”。但是针对在家人来说,缔结婚姻应该以两情相悦为基础,充分考虑到双方的背景、生活习惯等因素,再做决定。毕竟婚姻非同儿戏,是要长相厮守的啊。
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