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老法师讲述 2002/11/8 日本摄影制作公司
佛教是释迦牟尼佛对于一切大众至善圆满的教育。我们仔细去观察释迦牟尼佛的一生,他自从觉悟之后,一生(这是佛经上记载的)讲经三百多会,说法四十九年。佛每天都是从事于教学的工作,跟中国孔夫子当年在世的教学,我们能看出来,他们完全是相同的。从现在的眼光来看,那就是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他不分国家、不分族群、不分宗教,与中国孔老夫子一样,有教无类,都是那样真诚热心的教导众生,解决社会上可以说从个人的问题、家庭问题、社会问题,这是他一生所教学的内容。
我们尤其了解,佛所教的内容范围非常之深广,特别是对于现代二十一世纪社会复杂问题,几乎他都有原则性的指导,都有解决的理论与方法,我们学佛最重要的就是把释迦牟尼佛的教育、教学发扬光大。佛教传到中国来之后,寺院就是学校,就是翻译经的场所跟讲学的场所。我们这一次到日本来,希望能够带动日本的佛教道场都能够恢复讲经、教学。
在中国,最近两百年来也是时局的不安定,出家人的素质逐渐的往下降,所以佛教教学的工作几乎都停滞了。这一次我到日本来访问,看到这个情形跟中国也很类似。但是毕竟日本跟中国还有古老文化的基础,只要有有心人来提倡,我相信恢复还是有希望的。差距是有,但是这个差距可以能把它融化。佛,释迦牟尼佛教学,我们体会他的理念、精神、方法都是非常圆融、非常活泼的,所以我接触佛教之后,自自然然就感到很佩服、很欢喜,佛教确实能做到本土化与现代化;如果不懂得这个精神,不知道这个理念,那么这个差距就像有代沟一样,会有差距。如果懂得本土化与现代化,古今中外都能够融合成一体,它对于社会就有正面的贡献。
在现代弘法确实比从前要困难很多倍。最重要的是我们自己对于儒跟佛,中国还有一个道,要有正确的认识。我们不仅理解到佛教是个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儒跟道也不例外;再仔细观察全世界几乎所有宗教,我们研究它的典籍,都不外乎是多元文化的教学。我们从一切宗教典籍里面,我们找到一个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在佛家就是讲“慈悲”,在基督教、天主教所讲的“神爱世人”,在伊斯兰教《古兰经》也讲“阿拉确实是仁慈的”。所以我们归纳起来,“仁慈博爱”是所有宗教创始人教义的中心点。如果我们都能够把仁慈博爱自己学到了,再把它能够发扬光大,我们能够爱一切人,不同的族群,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宗教,不同的文化,我们用一种真诚的爱心去爱护、关怀、帮助,从自己本身做起。中国古人所讲真诚到极处一定能够感动人,今天我们在全世界从事于多元文化的社会教育工作,最重要是用真诚心去感化。
教学,我们首先要肯定宗教是教育,是社会教育,是多元文化教育,首先我们把这一点肯定。那么教学是活活泼泼的,在不同的时代(古时候跟现在是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族群,当然它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所以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非常活泼的,这就是我们常常讲的现代化跟本土化。譬如以佛教做个例子来说,佛有没有形相?佛没有形相。佛在哪一个地区,那个造像就像哪个地区的人。像在日本,我们看到日本的佛像,一看就是日本人;在中国看佛像,佛像像中国人;在XZang看佛像,像XZang人;在泰国看佛像,像泰国人,这就是本土化。这就是要懂得本土化,它才能够契机,才能够度那个地区的众生,就在那个地方教学,能够收到很好的效果。
还有一点一定要注意到现代,像我们经典的批注,经典是不变的。你看看在中国,唐朝批注就适合于那个时代人的。到宋朝,宋朝人又重新做批注,都不会再用唐朝批注,为什么?时代永远在进步,所以宋代的人可以参考唐代的,他有新的批注出来。这是到元代、明代、清代,各个时代的批注都不一样,就是它能够适合当时人们的需要。在今天这个时代,我们如果讲经还用古时候那一套,那肯定是没有人愿意学习。所以今天我们应当要把经典做为二十一世纪新的一种说法。虽是新的,还是根据从前老的来的,像一棵老树一样,它年年发新枝,年年开新花,年年有新叶子,新的花一定是在过去枝叶上长出来的。所以永远是新的,永远不会落伍,不会淘汰,永远都是在进步。这在佛法里面讲“精进”,儒家讲“日新又新”,这个学问才是真实的学问,才是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把它发扬光大。
所以圣人的教诲,我们觉得都是相同。因为在古代交通不方便,信息根本都没有,许多人老死不相往来。我们知道信仰宗教的人,都肯定宇宙之间有一位真神。在佛法里面他不叫做真神,它叫“真如本性”,实在讲就是一般宗教里面讲的唯一的真神。《华严经》讲是整个宇宙,这个世界众生都是“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这是我们讲宇宙的来源、生命的来源,它是同一个源,同一个根源。既然形成了,我们不要以太空来说,就以地球上来说。地球有这么大,生活在每一个地区的人,彼此不相往来,圣贤人都有义务,都应该去教导他们,怎样跟人与人之间相处,怎样与自然环境相处,怎样与天地鬼神相处,这个几乎是所有宗教教育里面的教学内容。因此,他能够分许许多多不同的身分,不同的身的形状,说各个不同文化的言语、文字表达的方法。他的内容、方向、目标是圆融,都是希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人与天地鬼神都能够真正做到平等对待,和睦相处。这个样子一切冲突自然化解,和平落实了,繁荣、兴旺、幸福、美满才能够降临到每一个众生的身上、家庭、他的事业以及他的环境,这是我们肯定的。所以我们从这个理念来出发,宗教是一家人。
这是一个教育上的问题。如果我们做一个宗教徒,能够熟悉自己的经典,真正能够明了自己宗教里面所讲的理论,教主教导我们应当怎样处事待人接物,我相信这个问题就化解了。那么可以说宗教当中的冲突,起源于自己对自己的教不了解,至少他没有深刻的理解;同时对其他宗教是一无所知,彼此又不相往来,这就免不了要发生怀疑。从怀疑就会产生误会,由误会再提升就变成一种不能够接纳、不能够容纳的意思发生之后,摩擦就没有法子避免了。所以中国古人常讲“通”,所谓“政通人和”,最重要的是沟通。如果常常往来,常常做朋友,不但我了解自己,我也了解别人,这个样子冲突就能够化解。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