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答问:净空法师答新加坡佛教居士林17(2)

这位老太太很了不起,这是预知时至。她都把自己后事全部处理好了,儿孙一点都不要操心。一样做家事,一样照顾儿孙,并不妨碍念佛。但最要紧的,对於家庭、儿孙,心里不能有丝毫牵挂,若有丝毫牵挂,障碍就来了,就

  这位老太太很了不起,这是预知时至。她都把自己后事全部处理好了,儿孙一点都不要操心。一样做家事,一样照顾儿孙,并不妨碍念佛。但最要紧的,对於家庭、儿孙,心里不能有丝毫牵挂,若有丝毫牵挂,障碍就来了,就不能自在往生。所以家里面事情要做,儿孙要照顾,不要放在心上;照顾得非常周到,心里面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她心里什么念头都没有,所以她往生这么自在,没有障碍。这是我们都应当学习的,无论从事哪个行业,对於念佛往生都不会有障碍。如果有障碍,是你自己不明道理、不懂方法;如果你懂得道理、方法,什么都不会障碍,这个念佛法门殊胜就在此。

  问:「先生是一个相信因果,不杀生、不恶口,爱帮助人信佛法,但对於极乐世界半信半疑,请问如果都不搞科学,今天怎么能坐飞机来新加坡?」

  答:你不造飞机,有别人造飞机。我不知道你先生是不是造飞机的?他一个人不造飞机,没有关系,有很多外国人都在造飞机。

  又问:「看法师讲的录影带、电视,这次他终於被拉来念佛。」

  答:能念佛就好。相信极乐世界不是容易事情,佛在经上说,祖师大德们说得更多,相信西方极乐世界大概是两种人:一种人是从教理上,真正对於佛陀讲经的义趣有相当深度的理解,从这个地方相信而修学净土法门;另外一种,就是过去生中善根福德因缘深厚,遇到这个法门虽然道理不懂,接触的时间很少,可是他信得很诚,他很认真努力去念佛,这种人往生的机会很大。平常一般人对这桩事情总是存疑,不但是在家同修,连出家的法师们对这个法门疑惑的都很多。

  他要不疑惑,就都到居士林念佛堂来念佛了,他为什么不来念佛?他对这个问题有疑问。所以我们遇到这个机缘,能够相信,能够理解,能够依教奉行,总是善根福德因缘成熟。我们一定要把握住,这个机缘不是轻易可以遇到的,遇到后必须牢牢的掌握住,这一生决定求生净土。

  问:「有人站著念佛,为了将来能够站著往生,请问这样对吗?」

  答:不一定。你不站著念佛,想站著往生也行。不一定说站著念佛的人往生是站著走的,坐著念佛的人往生是坐著走的,不是这样的。临终怎么走法有两个因素:一个是自己功夫纯熟,另一个是自己愿力,总不出这两个原因。

  我们在《影尘回忆录》里面倓虚法师的自传,倓老曾经说过他的一位师兄,谛闲老和尚有一位徒弟,未出家时作锅漏匠,这是很苦的工作,中年以后发心出家念佛,谛闲老和尚非常慈悲,告诉他不要住在寺院,住在寺院每天一定要做早晚两堂功课,他那么大的年岁两堂功课学不会,免不了大众对他讥刺,恐怕他受不了。他没有念过书,学经教都来不及了。所以在乡下找了一间没人住的破庙,让他一个人住在那里。乡村附近有一些念佛的人,找几个人来护持他、照顾他。老和尚教他:「你就老老实实念阿弥陀佛,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就接著念。」他能够依教奉行,大概念了三年到四年,他真的念成功了,往生是站著走的。护持的几位老居士们看到他站著往生了,赶紧到温州天台山给谛闲老和尚报信。那个时候是走路,没交通工具,谛闲老和尚赶紧就赶到这个小庙,这样来回两三天,他死了以后还站了两三天,等他师父来帮他处理后事。所以念佛不是说站著念就站著走,坐著念就坐著走,是自己的功夫跟愿力。

  问:「请问明心见性之后,还会不会起烦恼、会不会退转?」

  答:明心见性之后不会退转、不会起烦恼,会起烦恼,决定没有明心见性。诸位要晓得,明心见性之后,是一真法界的法身大士,最低地位都是圆教初住菩萨。佛经讲的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这三种不退他都得到了,他怎么会退转?他也不会起烦恼。

  问:「禅宗一些大德已经开悟了,可是来生又迷失了,请问他们是否已经明心见性?」

  答:决定没有明心见性。所谓开悟,悟有大悟、小悟,有许多层次不同,这是我们必须要晓得的。

  问:「老法师念的佛号的念佛机,只听得出音声有高低,但听不出中间喘息的时间,请问是否在定中念的?」

  答:你们老实念佛,不要怀疑,不要去疑神疑鬼。他们做的念佛机的声音,我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去录的,大概是他们制作上的关系,不是我念的。

  问:「了解实相、真如自性的道理,对於念佛求生净土的修行人有什么重要性?若不了解这些真实相,是否仍能往生极乐世界?对品位高低是否有影响?」

  答:你讲的话很对,对於实相的道理了解与否,与念佛求生净土没有太大的关系。你能了解,而不能好好的念佛,还是不能往生。诸位要晓得,了解是解悟不是证悟,解悟不管用,不能了生死出三界。

  清凉大师讲《华严》,将《华严》分为「信、解、行、证」四个部分。你有信、有解,没有行,出不了三界,出不了六道轮回。最重要的是行证,没有解,能不能行证?能,只要有信,所以「信为道元功德母」,信太重要了。净宗法门著重在信、愿、行,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足。解这一方面,有机会听经闻法,能够理解当然更好,没有机会也不要紧,只要相信释迦牟尼佛的话决定真实,相信西方极乐世界确实有,相信念佛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确实会来接引往生,这是最重要的条件。

  如果能对於实相了解,要了解实相是相当不容易。今天我讲《华严经》时提到,佛家讲的「三世一切佛,共同一法身」、「一心一智慧」,我们怎样能够契入这个境界?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念头、我们的身体,跟虚空法界一切众生融成一片,这才叫契入。这个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什么时候果然融成一片,你就是法身菩萨,你就入法界。《华严经》末后「入法界品」,那个法界是一真法界,不是十法界,这就是禅宗讲的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在念佛法门称「理一心不乱」,这个往生品位高,生实报庄严土。所以你说对品位高低,是有影响,不入这个境界,不明这个道理,我们念佛往生品位低一点,能明白这个道理,可以把自己品位提升一点。但是要提升到实报庄严土,那是要证得才行,没有证得不容易。这些事情,我们都不需要把它放在心上,我们随缘随分来学习,真信切愿、老实念佛比什么都重要。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