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答问:净空法师答香港参学同修之三十五(3)

如果是觉悟的人,过去生中造的业不相同,今天受的报也不一样。不管我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真正觉悟的人是提高自己的灵性,那就正确。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有缘遇到圣贤教诲,有缘跟释迦牟尼 佛学 习,这在一生当中就


  如果是觉悟的人,过去生中造的业不相同,今天受的报也不一样。不管我们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真正觉悟的人是提高自己的灵性,那就正确。我们在这一生当中有缘遇到圣贤教诲,有缘跟释迦牟尼佛学习,这在一生当中就可以大幅度的把自己提升。在十法界里头,究竟圆满的是提升到佛法界,我们这一生能不能成佛?在理论上讲是决定可以的,在事上讲,那就看你自己的缘分,你自己的努力。

  大乘教,尤其像《华严》、《法华》、《楞严》、《圆觉》,这都是一乘经教,讲得很透彻。佛把六道三途十法界这些真相说出来。《华严经》上讲的,「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就说是完全平等的,这是佛法讲平等;但是后面讲,「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那就变成差别。这个差别就是一般大乘教里面讲的烦恼习气,无明烦恼、尘沙烦恼、见思烦恼,这经上讲得太多,这个大家不一样。本性相同,习性不一样。如果我们把习性断掉,本性完全露出来,那就佛佛道同,真的平等,没有一丝毫差别。智慧平等、德能平等、相好平等,相好就是福报,没有一样不平等。

  现在不平等,怎么造成的?是我们自己的烦恼习气把我们自性里面的智慧德相盖住了,不起作用。现在所起作用的,不是性德,是属於修德。性德是平等,但是修德就不平等,个人修的不一样,有修净业,有修善业,有造恶业,那造也是修!凡是属於修的都是属於习性。所以习性不一样,习性就不平等。这个道理一定要懂。

  所以经上告诉我们,我们既然晓得这句话,佛把这句说穿了,我们就明白。我们只要把妄想分别执著放下,那就成佛,那就是真平等。妄想很难放,什么叫妄想?我在讲经时候讲得很白,不难懂,妄想是起心动念。你看你眼见色、耳闻声,六根接触外面境界,你才起心动念,那就是妄想。那佛是怎样?他不起心、不动念。不起心、不动念,当然平等!起心动念就不平等,就有差别;有分别的时候,差别就更大;再一执著,那就远之远矣。

  所以你放下起心动念,决定没有分别执著,这个凡夫就成佛。如果起心动念没有办法,断不掉,不分别,虽起心动念,我不分别,我没有执著,这是菩萨。所以菩萨有起心动念,没有分别执著。再下一等,起心动念有分别,决定没有执著,这就是阿罗汉。如果说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都有,那你是六道凡夫,就这么回事情。六道里面还有不平等,那就是你分别执著有轻重差别;如果分别执著轻,这就到天道去了,如果执著分别非常严重,那就到下三途去,就这么回事情。所以十法界六道三途是从分别执著里头变现出来的,那这个就不平等。

  人为什么会得男身、得女身?这个得男身、得女身,实在讲也不是定数,你现在是女身,说不定来生就是男身;现在是男身,说不定来生就变女身,那还算不错。这一生是个人身,来生变成畜生身,那就很糟糕,还有变成地狱身的、变成饿鬼身的,不一定。你变成什么身,你自己做不了主,谁做主的?业力做主。这个业力习气牵著你跑,你自己做不了主。自己做主,那就自在,那什么问题都好解决,自己做不了主,这个道理不能不懂。

  所以真正学佛,佛家讲功夫,佛家功夫跟气功功夫不一样,跟一般练功的不一样。佛家的功夫就是放下,你现在能不能把执著放下?这是头一关,执著放下了,六道就没有。我执著放,放得不干净,还有一点。譬如我们举比喻,一百分,我能够放下七、八十分,还有一、二十分,天道,出不了六道;出六道是百分之百的放下。我只能放下一半,一半是人道;我只能放下个三分之一,那就畜生道、饿鬼道去了;我很难放下,很难放下就地狱道去了,就这么回事情。这叫真平等,我们要懂。所以妄想分别执著很重的人,真的是没有福报。他这一生有福报,他是前生修的,这一生享完了,他就没有福报,往后就很苦。这些事情,好像下个星期,我们是每个月第一个星期三,内部同修有一次谈话,我们会详细来讨论这个问题。因为现在外国人他们对这个也发现、也很重视。

  问:第二个问题,另外大陆有人说,世尊在经典当中,曾说男子是七宝身,女子是五漏身(五种,五漏身),是否表明女众修行难度比男众大?

  答:这个事情很难讲,我们要看实际环境的状况。在古时候,真的,女众在从前那个社会限制非常之严,不但学佛很少有机会,连读书的机会都很少,所谓是「女子无才便是德」,规规矩矩在家里头操作家事,照顾家庭,为家庭服务,在从前的社会。释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出现在我们这个世间,当时的社会是如此。印度的阶级观念比中国更严重,所以女子修行比男子困难,而且女子修行没有道场,非常困难。这就是女身修行比男身困难地方。

  可是今天的社会颠倒,这从前黄念祖老居士告诉我,他说从前修行,你看看排列顺序,《高僧传》、《往生传》排列顺序,成就最多的,比丘,出家人,修行成就最多的出家的男众,第二出家的女众,第三在家的男众,第四在家女众,这是讲修行成就的。现在不一样,现在修行成就最殊胜的,人数最多的在家女众,其次的是在家男众,再其次的出家女众,最糟糕的是出家男众。风水轮流转,这个道理要懂,它不是不变的,这环境常常在变!所以你一定要通达原因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所以实在讲,这难与易真正的因在哪里?因在教理。你看从前出家男众天天听佛讲经说法,这机缘多难得。释迦牟尼佛的生活是日中一食,树下一宿,这男众跟他行,女众行吗?女众也能树下一宿吗?也能去日中一食去托钵吗?不行。所以你想想这个经义你就懂得,最重要关键是对佛法的了解、通达、觉悟,这种机缘。现在不一样,你看现在我们听经、学教的方式手段,我们现在用电视,现在用网路、用光碟,你在家里关起房门就可以听、就可以学习,不一定要到现场。在从前非去现场不可。所以这就是时代在转变,难易有差别。

  总而言之,那个真正的原因,就是你学佛,你对於教义教理要通达、要了解。这经教里讲什么?就是讲宇宙人生的真相,你对真相愈了解得清楚,愈明白,换句话说,愈容易放下,你就不会再执著。知道是人与人之间,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就是个缘。缘聚缘散是正常的,有聚一定有散,你何必那么执著?所以执著就错了。聚也欢喜,散也欢喜,这就是正常的,就是决定不要在这里起分别执著就对了,起分别执著是错了的。所以这道理要懂。

  问:底下一个问题是第三,《佛说大乘金刚经论》,这部书最近两年在大陆地区流通渐渐广泛,但有人传言此书非世尊当年宣讲,属伪经。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