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法师的境遇及思想变化是有关的。法师早年怀才不遇,遭受诸多生活坎坷,又正值国家危亡,思想主在入仕救国,抒发人生感慨。留学日本,法师在西方艺术方面建树颇多,主张中西文化的有机融合。归国任教,培养人才,所思多在艺术、教育、传统文化方面。法师虽早年受过佛法熏陶,但真正深入是在经历了一系列人生的境遇之后,看到人生苦难、国土危脆而转入佛教,究竟解决生命的问题。 当代人收集整理高僧大德的著作,应力求完备,方方面面的材料都不应轻忽,都能给后人很大启发。同时,要做好分门别类的梳理。对于还在世的高僧大德,尤应参照现代信息档案存储的方式,使用录音、摄影、摄像等多种渠道全面地记录大德的言行、思想,同时要及时地学习、研究,并使用网络等信息技术手段向社会传播、流通。 本刊记者:弘一大师在世时,曾多次对青年佛教徒进行开示,令大家惜福、习劳、持戒、自尊。法师也一直在做同样饶益众生的法务,请问您对当代的青年佛教徒(包括居士)修学佛法,有什么宝贵建议呢? 学诚法师: 有三点。第一,有信仰。信仰为入道之门、功德之本。建立对三宝真诚、深厚的信仰,是青年佛教徒修学佛法的根本之务。有了信仰,人才能自律,才会自觉自愿的用佛法来规范自身的行为。否则人的行为就是造作出来的,内心并不真的相应,这样学佛很难长久。 第二,能吃苦。这一点对有志出家的青年尤为重要。学佛要想深入,就要修改习气,磨炼性情,吃眼前的小苦是为了避免将来的大苦,所以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毅力是很重要的方面。历史上很多大德高僧都是这样走过来的,比如智者大师、玄奘大师、惠能大师。否则佛法学了很多,反而容易助长我执我见。吃苦还可以提高人的践行能力。我们讲学佛要发大愿,但不能落入空愿、口号。如果一个人怕麻烦、怕吃苦,最后很容易变成只图个人清静办道,脱离团体学修氛围,最后跟众生都脱节了。 第三,爱学习。佛教青年应该具有旺盛的学习热情,一是学习自利的法门,二是学习利他的方便。两者都很重要。佛教所讲的“五明”,实际上概括浓缩了古代世出世间的一切学问。我们要把握当前的时代缘起,使佛教与社会之间能够产生充分的互动和沟通,就需要把佛教根本义理与当今时代精神在我们内心中加以很好的结合。因此,青年佛教徒应该循序渐进不断吸收丰富的佛法营养,并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关心当今时代的主要问题,增长回应当今时代主流思想的能力。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