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7.禅者以见性成佛自雄。讲者以宏扬教观自矜。 518.宗教门高,无力窥测。唯期仗佛慈力,往生西方。 519.菩提心为修道之主帅,信愿为往生之前导。 520.平常人死,热气一无,身体便硬。念佛人数日不硬,乃是常事。 521.当以不辱其亲,为终身之孝。 522.既欲生西方,必须三业清净。 523.若常时作将死想,则道念自切,情念自息矣。 524.牛于人有功,食之更加罪过。 525.礼佛一拜,罪灭河沙。当量自己工夫,勿只取其安逸。 526.绕佛乃表示随顺佛意。 527.自己修持,但取诚敬。跪、立、坐、绕,各随其便。若欲如法,诵弥陀经宜跪,立诵亦可。 528.古人释如来,不舍穿针之福,曰如八十翁翁作舞,为教儿孙故,现身说法,亦犹是也。 529.若男女情欲不能断,则净念便被欲念夹杂,不易得益矣。 530.念佛知有妄,是念佛之好处。若不念佛,汝何由知如是之多妄乎。 531.摄心正念,善境或愈显,或即泯,切勿以为念。但使念不离佛,佛不离念即已。 532.死守净土修持。 533.行道则当谋,求名则勿谋。 534.信愿若真切,虽未得一心,亦可往生。 535.认真念佛,少张罗。 536.道在人宏,倡必有和。 537.只可归之于命,不必归咎于人。 538.家庭教育,为治安之本。因果报应,制心之法。 539.以祈菩萨加被日军首领,息灭恶心毒心。则战事自可止息。切不可以恶心咒诅。则与菩萨平等大悲不相符契矣。 540.心念烦燥,是自己添病。杂药乱投,是令医生添病。 541.事过情迁,便如昨梦。 542.真神定而邪鬼莫侵。以邪招邪,宿怨咸至。 543.至于往生,固不在戒与不戒也。即有此毛病,能生真信,发切愿,一心念佛,无一不往生者。 544.念佛为主,阅教为助。随缘化人,回向安养。 545.此六字外,了无一念当情。 546.佛之心,如出矿之金。吾人之心,如在矿之金。 547.弥陀弟子,大士良朋。 548.念佛最初之亲切,如贫人乍食美味,不知有多少香美。及食之久久,亦平常无奇。但不以此平淡为非,久之必有进益。固不必以此为歉。 549.学佛之人,心直行直。心有畏人讥诮之念,则便非真信佛法之人矣。 550.明因识果,吃素念佛,为自利利他之要义。素位而行,不怨不尤,方可以真得佛法之实益。 551.要知足,狱乃福堂。若不知足,纵富有万万,贵极一品,真是日在地狱过活矣。 552.谢众苦之娑婆,登清净之佛域。 553.改过不吝,为儒者希圣之方。发露罪愆,乃佛子复本之要。 554.倘能至诚念佛及念观音,则可冥冥中得蒙呵护矣。 555.以身作则,俾人人各尽己分。引古为范,庶家家即成道场。 556.弥陀要解,实为千古第一妙解。 557.只知现利,不惧后祸。 558.转众生之损人利己心,行菩萨之普利众生行。 559.以信愿行三法为宗。以菩提心为根本。以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为因该果海,果彻因源之实义。以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为下手最切要之工夫。由是而行,再能以四弘誓愿,常不离心。则心与佛合,心与道合。现生即入圣流,临终直登上品,庶可不负此生矣。 560.须以专意在家念佛为事。 561.以戒为基址,净土为归宿。 562.各法门,皆仗自力故难。净土法门,全仗佛力故易。 563.安己愚劣之分。只知修持净业。 564.切不可效已了生死行菩萨道者之志愿。必须要决定现生即生西方。待往生后,然后效之。则为有益。未往生即效之,如坯器未烧,一经生死之雨,便成泥土。 565.视人之妇女,若己之姊妹,不敢起非分之妄念。 566.稍有心存仁慈忠信,并念经念佛者,多皆在枪林弹雨中,绝不受伤。 567.心中常能纯乎道德仁义,而无别种与道德仁义相反之妄念,则可谓真儒真佛弟子。 568.念佛之心自切,研教之心自淡。 569.果能全家悉生惊惧,至诚念佛及观音名,当不至罹祸。 570.终日看经书,即终日习文字。 571.文字是附身之用,德行是为人之本。 572.天下名山圣道场地,最足以感发人希圣希贤之志。 573.主敬存诚,净手洁案。正身端坐,毋稍怠忽。如对圣容,亲聆圆音。 574.法门广大,普被三根,因兹九界同归,十方共赞。佛愿洪深,不遗一物,故得千经并阐,万论均宣。 575.律为根本。净为归宿。 576.慕道重法,不惮艰辛。 577.出资之人,制一莲榜,书名其上,挂于念堂之两壁。俾得永蒙佛光,常闻佛号。 578.谢人间之八苦,离天上之五衰。 579.识取衣珠,就路还家。 580.实诸佛圆满菩提成始成终之道。亦众生仗佛慈力即生了脱之法。 581.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精粗,合机则妙。修持法门无量无边。末世钝根,实难遍通。 582.报答四恩,超度孤魂。以广佛慈,以尽己诚。 583.非戒,则无所束缚,必至随逐尘境,起惑造业。非定,则识波奔涌,何能心无所住。非慧,则本具之真心,何由彻证。幻起之妄惑,何由顿灭。 584.念佛而护国。潜修而辅世。 585.佛法者,长夜之慧日,饥世之稻粮,险道之导师,苦海之慈航。 586.佛念一举,凡情顿断。 587.福山耸而业海干枯。罪雾消而慧日昭彰。 588.知佛所知,即持名而深达实相。 589.住佛所住,生同居而直契寂光。 590.上根一超直入如来地。中根渐次修习证菩提。下根洗心涤虑为贤善。 591.世出世间,以诚为本。诚之所至,金石为开。 592.内不欺己,外不欺人。 593.虽有痛苦,心常镇定,了无异念。 594.一乡之善士,如来之真子。 595.虽居尘世,不染世尘。 596.律身严谨,接物和易。翘心净土,冀证真谛。 597.令终后首不戴佛,口不含钱,不着华冠绣服,衣惟布制,项挂念珠而已。所有纸衣冥器,均不直用。丧祭概用蔬素,不得效世俗用荤祭神等。 598.三界一切法,唯是一心作。顺道则善吉,逆理则凶恶。 599.虚度七十,来日无几。如囚赴市,步步近死。谢绝一切,专修净土。倘鉴愚诚,是真莲友。 600.放光照我身,舒手摩我头。甘露灌我顶,湔涤我心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