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涛法师《净土手册--印光大师嘉言选辑》(4)

264.不现世间爱情,破坏正念。唯仗多人佛声,成就净心。 265.进德修业,勉为完人。 266.深厌五浊,冀生莲邦。 267.世间眷属,各有因缘,菩萨乘愿,众生随业,善恶各以类聚,种性了无或爽。 268.净土一法,始则为凡

264.不现世间爱情,破坏正念。唯仗多人佛声,成就净心。

265.进德修业,勉为完人。

266.深厌五浊,冀生莲邦。

267.世间眷属,各有因缘,菩萨乘愿,众生随业,善恶各以类聚,种性了无或爽。

268.净土一法,始则为凡夫入道之方便,实则是诸宗究竟之归宿。

269.生死轮回之事理,乃无明长夜之慧日也。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乃生死苦海之慈航也。

270.因果一法,乃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念佛一行,实十方三世诸佛,普令众生,现生出苦之达道。

271.举手低头,皆成佛道。治世语言,悉顺正法。

272.示衣里之明珠,出火宅之险难。

273.悲运用体,慈起无缘。

274.残忍饕餮者,家门多绝。仁爱慈济者,子孙必昌。

275.祈勿徒云远庖,此系随俗权说。固宜永断荤腥,方为称理实义。

276.专以利生为志,绝非唯利是图。

277.只此一念菩提心,即是常住无量寿,普令法界诸众生,性修功德皆成就。

278.推因计果,以心验福。

279.娑婆原是苦封疆,生死轮回实可伤,拔断爱根归西去,历劫热恼顿清凉。

280.永辞虚妄之幻苦,恒享真常之法乐。

281.定蒙光寿之慈父,导归莲邦。从兹神超清泰,业谢尘劳。

282.莲开上品之华,佛授一生之记。

283.但能返观观自性,即获本具无价珍。

284.暂享人天之幻福,难免花残而月缺。

285.无心之心,合生佛心。

286.轮回六道,流转四生。无救无归,无依无托。若失父之孤子,犹丧家之穷人。

287.令持五戒,为断恶修善之源。令行十善,为清净身口意三业之根。

288.断贪嗔痴烦恼之根本,成戒定慧菩提之大道。

289.生死为海,三宝为船。

290.观此娑婆,浊恶甚于圊厕。信彼极乐,即我本有家乡。

291.欲生净土,先治染习。

292.谦光接物,笑以自牧。息虑妄缘,虚心求道。

293.三德圆融之体,因戒以彰。四大幻成之身,依食而住。

294.趣证菩提,须全戒度。精修道品,必赖食轮。

295.心体本净,因迷妄而烦惑斯生。世界原清,由幻业而浊恶顿现。

296.怀无价之宝珠,枉膺困苦。具常住之佛性,甘受轮回。

297.娑婆浊恶,触缘障道。极乐清净,睹境明心。

298.习气少一分,即功夫进一分。

299.嗔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欲学菩提道,忍辱护嗔心。

300.认妄为真,将奴作主。

301.贪嗔疑三,为生死根本。信愿行三,为了生死妙法。

302.虔诚礼敬罪业灭,恳切忆念福慧深。

303.三界原来一戏场,诸人及早返家乡。莫待锣鼓齐休歇,归路不知枉着忙。

304.认六道业报之身,为自己本命元辰。

305.镜花水月,了无实相。不异当场演剧,生旦净丑,君臣佐使迭更。而主人翁本来面目,毫无改变。

306.唱还乡之曲,指归元之路。

307.富者赠财,仁者赠言。

308.现在离所受之幻苦,将来得成佛之真乐。

309.佛号一举,妄念全消。透体清凉,中怀悦豫。直同甘露灌顶,醍醐沃心。其为乐也,莫能喻焉。

310.众生沉沦于苦海,必赖慈航救济,而后度脱有期。佛法化导于世间。全仗经像住持,而后灯传无尽。

311.佛力无边,善拔诸苦。众生无量,闻法为难。

312.贪嗔痴,为造孽种子。身口意,为作恶机关。

313.悭贪丑行,为堕落鬼道之深因。嗔火无明,为降作毒虫之征兆。

314.一念妄动,而起欲爱。于本空中,幻出色身。

315.夫妻父子,无非夙债牵缠。安富尊荣,尽是生理境界。

316.动若不休,止水皆化波涛。静而不扰,波涛悉为止水。

317.一迷则梦想颠倒,触处障碍。一悟则究竟涅槃,当下清凉。

318.普令圣凡,现生成办道业。大畅如来,出世度生本怀。

319.常人总不见自己有过,圣人总不见自己有德。不见有过故其过山积。不见有德,故其德天高。

320.愿生西方,须以菩提心为本,则可冀高登上品。若只有愿生心,无菩提心,则功德微劣,难登上品。

321.凡情不起,正念昭彰,决定可以往生西方。

322.他们既不能替我了生死,我岂可因他们误我的大事。

323.生子非难,教子尤难。

324.孟子谓,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

325.以真孝劝诸媳,以常密念自行。

326.天下本太平,唯人自扰之。智者以智扰,愚者以欲扰。

327.无欲则无战,有欲则长战。

328.勿以看过为事,当以熟读深思。

329.不以真修为事,唯以空谈争高。

330.力行之君子,得一善言,终身受用不尽。不务躬行,纵读尽世间书,于己仍无所益。

331.他骑骏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回头又见推车汉,比上不足下有余。

332.聪明人,多以明理悟心为志事,而不知念佛,乃明理悟心之捷径。

333.当生惭愧心,不可生愤恨心。生惭愧,则怨家之怨恨可解。生愤恨,则是欲解而更结矣。

334.富翁不知贫人之苦,壮夫不知老人之苦。

335.法不契机,药不投病。

336.欲得摄心归一,第一要为生死心切,第二要恳切至诚,第三要着实从心中念,勿只滑口读过。若再不能归一,当依文钞十念记数之法,自可易于归一也。 337.人人知因果,大治之道也,人人不知因果,大乱之道也。

338.勿以小得为足,勿以小过为无碍。

339.勿以自性弥陀为究竟,而不念西方弥陀。勿唯祈佛之默佑,而不于自己所感于佛之心中认真以行。

340.日日知非,日日改过。

341.盖彼以凶恶,我以慈善,如水灭火,如日消冰。

342.偈曰,愿此持诵胜功德,蒙大士垂加被。消除自他宿现业,增长我人胜善根。永劫恒存大士心,遍界常行大士事。尽未来际作饶益,普令有情无祸害。 343.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各种净因,各作恶因。遇恶知识,则恶因发现,轻则毁谤,重则灭法。遇善知识,则净因发现,始则信受,终则往生。

344.未来任业,镇定由己。

345.但能格除自己心中私欲之物,则天下事物之理,悉可穷尽矣。

346.明三世之因果,阐六道之轮回。

347.佛力不可思议,法力不可思议,众生心力不可思议。

348.自力不足恃,佛力之难思议。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