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经过解脱菩萨和诸大菩萨众深心请求:“如渴思冷水,如饥念美食,如病忆良药,如蜂贪好蜜;我等亦如是,愿闻甘露法!”以及世尊亲自出面,让他宣说,金刚藏菩萨这才答应解说这十地。那么在先前,金刚藏菩萨为什么没有直线式地连贯说法,而是在前面故意来个小插曲,故意弄一个关子呢?这是怎么回事?这个原因呀,金刚藏菩萨自己解释说:、
“虽此众净广智慧,甚深明利能决择,其心不动如山王,不可倾覆犹大海。
他的大意是说啊,一般众生的起心动念和行为做事,都是“随识而行”,而不是“随智而行”,如果听闻这个十地甚深的境界,恐怕他们心中会产生怀疑之心而堕入恶道之中,所以我怜悯如是之人,故而才不欲讲说。所以,我们要真切地体会金刚藏菩萨的悲心,对他所讲说的十地境界深信不疑,不要随从自己的识心旋转,而要随从菩萨的智心而转,从自己的内心深处信受此法。
其后,金刚藏菩萨就为我们解释,怎么样名为住于十地中的第一地:
佛子,若有众生深种善根,善修诸行,善集助道,善供养诸佛,善集白净法,为善知识,善摄善清净深心,立广大志,生广大解,慈悲现前,为求佛智故,为得十力故,为得大无畏故,为得佛平等法故,为救一切世间故,为净大慈悲故,为得十力无余智故,为净一切佛刹无障碍故,为一念知一切三世故,为转大法轮无所畏故。佛子,菩萨起如是心,以大悲为首,智慧增上,善巧方便所摄,最上深心所持,如来力无量,善观察分别勇猛力智、力无碍智、现前随顺自然智,能受一切佛法,以智慧教化,广大如法界,究竟如虚空,尽未来际。佛子,菩萨始发如是心,即得超凡夫地,入菩萨位,生如来家,无能说其种族过失,离世间趣,入出世道,得菩萨法,住菩萨处,入三世平等,于如来种中决定当得无上菩提。菩萨住如是法,名住菩萨欢喜地,以不动相应故。
这段话的前面,金刚藏菩萨首先讲说了进入第一欢喜地的条件,主要包括三大条件,第一是福慧基础,第二是立广大志愿,第三是为实现大悲大智的目的。这第一个条件,就是福慧基础,这个问题总是在一直地、反反复复地讲,目的是为了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要建造房屋,第一步就要把地基打好,上面建多少层楼宇都承载得起,如果下面的地基打得不牢靠,上面承受的楼层就有限,而且即使有限还担心会出问题。如来宣说的佛法,也是分层次的,有小法,也有大法,更有无上究竟法。就象我们的身体,没有疾病,吃得饱锻炼得好,长得身强力壮,才能承受重担,如来的大法我们才挑受得起,挑起之后才能不被压弯腰,而且挑起之后也能健步如飞。如果我们的身体,浑身上下都是疾病兮兮的,身体长得干瘦怯弱,那么即使人家送一百两百斤金子给我们,也无法把它挑走。普通的佛法也是如此,中下之人,难以受大法因此只能受小法,而中上之人不必受小法而能直接受大法。怎么样才能直接受大法呢?就是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水平和素质,把福慧的基础先打牢,自然就达到了。但是,特殊的佛法,比如净土念佛法门,他是上中下三根普被、智愚利钝全收的,这是佛法中的特例,不在此列。当然,他也不是没有要求,他的要求就是净土的善根要成熟,善根成熟对净土有信心才能达到。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