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在一念之间:蔡礼旭:老师(4)

那位先生一来学习,也很认真。他观察到王老师夫妇穿得比较单薄,家里面当时还没有来暖气,刚好他们的家乡生产棉花,就做了两床棉被送到王老师的家里。你看「人之初,性本善」,相信王老师他们夫妇盖着这个棉被,暖


那位先生一来学习,也很认真。他观察到王老师夫妇穿得比较单薄,家里面当时还没有来暖气,刚好他们的家乡生产棉花,就做了两床棉被送到王老师的家里。你看「人之初,性本善」,相信王老师他们夫妇盖着这个棉被,暖不暖和?可以暖多久?暖一辈子啊。所以,你看有什么投资报酬率会比用爱心对待人更有收获的?所有推展中国文化的老师都有一种感受——舍一得万报,才付出了那么一点点,就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护、照顾。我们在深圳办的一个幼儿园,有一位家长本来住在深圳市中心,后来,他把这个房子租出去,自己回到郊区老家居住。这一位父亲每天坐车要一、两个小时去上班,一来一回,足足要在路上三个多小时。他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他知道推展圣教不容易,看到“明道”中心这些老师很辛苦,他把房子租出去,拿这一笔钱来支持我们的老师,他自己每天坐三个多小时的车,还乐在心头。我们这一些老师真正感受到一个真相——人心太厚道了。当我们把人的那一份厚道之心唤醒,和谐社会其实并不遥远,惟有我们相信、理解、真正去做,就会感得这个结果。你的感受越深,你的信心就越深。所以,「信」、「解」、「行」、「证」是一个无止境的循环。

当我们真正照着《弟子规》的教诲来做,其实幸福并不是很远的事情。凡事都要从我们的心上下功夫,幸福来自于懂得如何感恩,如何爱人。我们能不能「冬则温,夏则凊」?对谁“冬温夏凊”呢?要把这个心不断延伸开来,不止是对自己的父母,也要对自己的公婆。我们有一位老师,她在除夕帮她的婆婆洗脚,洗得非常认真。然后,也想给公公洗脚,她就先请他先生去帮公公洗脚,结果这个公公不大适应,就说:“…啊!啊!不用了,不用了。”因为这位老师的女儿也学中国文化,就跑过去,把她爷爷的脚压下去:“爷爷,我来帮你洗。”结果,他的爷爷还是不习惯。最后,媳妇也加进去了,三个人压着公公的脚,怎么样?要帮他洗。他的儿子就说了,连媳妇都要帮你洗了,你还不让儿子先洗一下。接着,老父亲的心就安定下来了,就让他的儿子帮他洗脚。诸位朋友,幸不幸福啊?幸福遥远吗?一定要赚一千万才能幸福吗?我们对人生的理解错误了,幸福就在尽孝之中;幸福就在用智慧教育孩子当中;幸福就在我们跟孩子讲德育故事当中;幸福就在先生回来,我们帮他倒杯热茶,然后跟他说,你辛苦了,然后帮他按摩,这个就是幸福。

人不学,不知道。很多教课的老师都有这样一个感受,我才付出一点点,我的先生,我的太太就回馈我太多了。有一位老师,学了《弟子规》以后,就觉得自己对婆婆不够孝敬,回家以后,她跟婆婆道歉,从此以后,每天早晚都跟公公婆婆问安,自己能够做的家事都尽力去做,减少公公婆婆的负担。诸位朋友,当我们对公公婆婆好的时候,请问,谁最有感觉呀?谁最欢喜啊?当然是儿子最高兴了。所以儿子就主动说,我陪你回娘家。结果,他陪着丈人、岳母、以及他太太的兄弟姐妹一起去游玩了好几天,一家人非常和乐。回来以后,这位先生很感动,就发了条短信给他的太太——这几天是我人生最幸福的日子。当然,这个幸福的日子会过多久?会过一辈子。所以,幸福就在一念之间,懂得反省自己,懂得从自己开始改起,开始做起,所谓「依报随着正报转」,「正报」是我们的存心,「依报」就是我们周边所有的人事环境跟物质环境。人与人不能和谐,问题在我们的心,这是毋庸置疑的一个真理。

宋朝的时候,有一个读书人叫苏东坡,这个故事大家听过没有?请问,谁是苏东坡啊?噢,苏轼,字子詹。「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假如我们听故事,哦,那是孔子,那是颜回,那是某某某,都不干我的事,那我们学什么?诸位朋友,你在看《孔子传》的时候,你是谁?当我们完全契入孔子作为圣贤的存心,你才能从中获益。说回苏东坡,有一天苏东坡静坐,觉得身心轻安,诗兴大发,写下一首诗「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诸位朋友,当他在写这一段诗的时候,“八风”动了没有?所以,一个人修行,一个人求学问,真正的功夫要用在「善观己心」,那是懂得「修」的人。假使自己“八风”动了,要三天、五天、甚至一年、两年之后,才在人家的提醒下明白过来,请问,这一段岁月,我们自己跑到哪里去了?都不知道学问退了几丈远,还沾沾自喜呢。当然,一开始要有这么好的观照能力,也不大可能。这个时候,就要有好的老师,好的同学一起帮忙提醒我们。苏东坡写了这一首诗,就想拿给佛印禅师看一下,为什么要给佛印禅师看呢?炫耀一下,起了跟别人攀比的心,佛印禅师高深,我的学问也不比他差。结果,佛印禅师看完,回了一个字“屁”。苏东坡一看,“八风”动得更厉害了,气得半死,赶快坐船过来,结果还没入寺门,看到大门口贴了两行字:八风吹不动,一屁打过江。诸位朋友,一个人开智慧什么时候开?时时刻刻可以开。假如这个时候苏东坡马上回光返照到自己的的傲慢心,虚荣心,他当下可能就开悟了。所以,一切人都在成就我们的道德学问,我们在求学的过程中,只有一个人是学生,谁是学生?我们自己啊,一切人都是老师,你还生什么气?一切人都是老师,那一切时一切处你都在恭敬、感恩当中,幸福啊!你看苏东坡,当下他假如体会到佛印禅师那一份苦心,提醒他不要再被自己的「贪瞋痴慢」、「五欲六尘」所沾染,他马上看到自己的那一颗妄心,他会深深地鞠躬下去,鞠一躬还无法表现他的感受,可能马上跪下去,磕三个头。苏东坡那一生的学问就怎么样?可能就成就了。很多人说,我都没有贵人,错了,是我们没有好学、感恩的心,人生不能责怪任何人。结果,苏东坡怎么做的呢?没有顶礼,也没有感恩,走的时候可能心里还在想:你给我记住。下一次,苏东坡刚好又跟佛印禅师一起打坐,打完以后,苏东坡就问佛印禅师: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禅师说,你非常庄严,看起来就像一尊佛。苏东坡想,没有比佛更高的了,我这一次赢定了。诸位老师,读书人的攀比心,造罪很大,为什么?读书人,知识分子,是社会的标杆,读圣贤书的人都互相嫉妒障碍了,所有的人民看了怎么样?起而效法,破坏社会的和谐,为此,读书人要负最大的责任。古代说,「文人相轻」,其实这一句话对他们太抬举了,「相轻」的人还是不是文人?是不是真正把圣贤教诲学进去了?没有啊,真正学进去圣贤教诲的,就知道君子成人之美,这才是真正学进去了。

说回苏东坡,他想这次赢,所以,当佛印禅师问他,你觉得我像什么?因为佛印禅师有一点胖,所以身上的肉一坨一坨的,苏东坡说,你看起来像一坨粪。说完,他很高兴,就回去了。苏东坡的妹妹一看哥哥,就感觉今天可能发生了什么事,就问他,苏东坡就把经过告诉他妹妹。结果,他妹妹说,哥哥,你实在是输得太惨了。苏东坡很纳闷,他说我像佛,他像粪,我为什么输了?妹妹说,人家禅师心里有佛,见人是佛;你心里有粪,见人是粪。诸位朋友,这个故事在讲谁?人生就好像一面镜子一样,我们笑,镜子就对我们笑,我们哭,镜子就对我们哭。诸位朋友,我们现在的镜子是笑还是哭?所以,当人们以恶意对我们,回光返照,是我以恶意对人,当我以宽恕对人,就会赢得他人的宽恕。我们思考一下,脾气越大的人,就越看不顺眼人家脾气大,有没有?他遇到一个脾气比他更大的,他就在那里发牢骚了。谁会看人家贪心不顺眼?贪心的人看人家不顺眼,有没有?越愚痴的人,他就笑人家愚痴,看不到自己愚痴。真正有修养的人,看到脾气大的人,只会感受到他的苦,只会希望念念引导他不要再自讨苦吃,自作自受。这个故事很有含义啊,让我们回光返照,我们用什么心待人,就能感得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