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礼旭:如何做一个真正如法的好人15[海口](2)

古代的人劝自己的兄弟都非常有耐性,也很有智慧。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位读书人叫陈世恩,他的弟弟每天在外面游手好闲不干正事,他的哥哥看了之后很生气,每天弟弟三更半夜回来,大哥就给他破口大骂,气得半死: 问:结

  古代的人劝自己的兄弟都非常有耐性,也很有智慧。在明朝的时候有一位读书人叫陈世恩,他的弟弟每天在外面游手好闲不干正事,他的哥哥看了之后很生气,每天弟弟三更半夜回来,大哥就给他破口大骂,气得半死:

  问:结果持续一段时间,弟弟有没有改善?

  答:没有改善。

  问:你们怎么都知道?你们有看到?你们可能体会到成年人最难放下的是什么?

  答:面子。

  你们怎么又知道了,你们太有智慧了,最难放下的就是面子,面子现在一斤多少?我们说要能够增长学问,头一件事要把面子卖出去,要把它彻底卖出去。所谓「知耻近乎勇」,要知道自己有很多过失,不要顾及这个面子的人,学问才会有很大的增长,才能够面对错误,但是我们在劝别人过失的时候还是要顾及他的面子。

  所以陈世恩就跟他大哥说,他说「哥哥,你就别再骂弟弟了,让我来试试看」。当天晚上陈世恩就站在门口等他弟弟回来,结果一看,十一点过去了,十二点过去了,一点,他弟弟才走进门来,这个时候你会说什么?你在那里等,十一点、十二点,你会怎么样?会不会火都上来了?所以很多时候都要靠我们的修养,靠我们忍耐的功夫,所以有一句话叫一切法要成於忍耐的功夫。当他弟弟一回来的时候,他马上跑过去摸摸他弟弟的身体,「弟弟,你穿这么少,会不会冷?」然后就一边扶著他说,「你肚子一定饿了,我叫嫂子帮你煮一碗面」。然后把他弟弟带进来,还亲自把门锁好,然后陪弟弟走进来。第二天还是一样站在门口等,三天、四天都是这样做,而且每次见到弟弟的时候都是充满一种关怀,一种爱护他,把他带进来。

  其实一个人在外游手好闲,他会不会觉得很快乐?他也会觉得内心很空虚,所以当他能够很感受到兄长对他的爱护,其实他会慢慢走回头,没有人喜欢自甘堕落的,只要你让他有台阶下,只要你让他知道往怎么样走才是对的,你拉他一把,没有人不愿意接受的。但是这种方法能够让对方感动、接受,这个就要靠我们的修养跟智慧。所以后来他弟弟再也不出去游手好闲。

  我们常常听这些德育故事,就觉得为什么古代人常常都可以演出好戏,为什么我们都演不出好戏,而且是坏戏连篇,好像一直相续都是在后悔,问题在哪?修养。所以任何事要成就一定要从自己的修身开始,而不是要求任何一个人,所以「大学」给我们一句最重要的提醒,就是「自天子以至於庶人」,不管你是天子也好,不管你是一般的平民也好,你这一生要有事业,你这一生要把家庭经营美满,都要从哪一个起点开始?修养自己,修身的功夫。所以身旁的亲友不能感动,谁的问题?我们自己的问题,因为「德未修」,道德不够,所以「感未至」,没有办法让人感动。所以儒家有句心法,只要这句心法你时时能放在心上,那您儒家的学问会很高,叫做「行有不得,反求诸己」,任何事做不好不先检讨任何人,先检讨自己还有哪里做不好。当我们有这个存心的时候,你的时间绝对不会耗在烦恼,你的时间也不会耗在批评别人,你的时间会马上回归到我要怎么样做才能让这个事情更好,所以这个态度至关重要。当你时时处处都反省自己,身旁的亲友跟你相处会很感动,会被你的德行折服。

  好,那我们从刚刚整个,从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从这些人与人的关系当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些伦常关系假如能够经营得好,人生就会觉得非常踏实,非常快乐。我们说人生要追求快乐,常常很多家长,我会问他们说,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后是走什么样的人生?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问:诸位朋友,你希望你的孩子以后成为什么样的人?

  答:孝顺的人。

  好,很好,来,给这位朋友掌声鼓励一下。你心里要有想,因为你是孩子的引路人,他很多思想观念是要靠你帮他扎根的。假如你的人生活一天算一天,都没有目标,那你会把他带到哪里去!所以当父母觉得孝顺很重要,帮孩子扎孝顺的根,那对他一生就很受益。我们之前也提到,要扎孩子孝顺的根要从哪里开始做起?从自己以身作则开始做起。

  其他的朋友,您觉得你希望你的孩子人生经营成什么样?人生往哪里走?有没有想过?假如我们都没想过,那每天在带孩子往哪里走?有些家长他会马上说,「其实我也不求他以后什么大富大贵,我只希望他以后快乐一点就好」。听起来愿望很小,事实上很难做到。我就问他,我说「你说快乐就好,那请问你快乐吗?」他马上想,「对哦」。我说「你假如都快乐不起来,那你怎么教你的孩子快乐?」现在的家长都把孩子往哪里推?都推向那个大洪流,就是升学主义,就是一直考试一直考试,然后这样考上去:

  问:这一条路上去会不会快乐?会不会?

  答:不会。

  那一些希望孩子快乐的爸爸、妈妈也都把他们送上这一条路去了。所以人常常都只是在那里想而已,到底路走得对不对不会去考虑,到底种子种得对不对,有没有种给他往后人生会幸福快乐的种子,有没有种不知道,只在那边想以后给他幸福快乐,这是不可能达到的。

  我也是被推到这条路上去的,升学主义,初中考高中,高中考大学,本来我是有范仲淹的心胸的,结果考到最后变成什么?小鼻子,小眼睛,到处跟人家计较,看人家考试考比我多五分,内心很不舒服。真的,人这样竞争,人这样只为自己打算的时候,整个心量愈来愈狭窄。我们的孩子思想观念只要愈狭窄,心胸愈窄,这一生已经注定快乐不起来,所以有一句俗话讲,「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计较的少」,所以不计较才能让人真正快乐。我们接受圣贤教诲这五、六年来,从来不跟人家计较,因为不计较,反而拥有的更多,这是真理,「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我们看新加坡许哲居士,一百零六岁的年轻人,因为她的身体比我还好,她做那个瑜珈我都做不到,精气神这么好。你看她处处替别人,都不跟任何人计较,所以她的冰箱里面从来不缺菜,从来没买过菜,菜从哪里来的她也不知道。但是我看到她不知道,我看她为什么这些送菜的人完全都不留名字,这个中有学问。因为许哲女士在奉献的时候,从没有一个念头去希望别人回报,所以别人受的时候非常感动,所以念念想著一有机会回报给她,也不愿意让她知道是谁。我们世间人的付出都有目的,提个礼物去都说「来,这个是我送给你的」,这什么意思?告诉别人你欠我一个人情,别人受的也觉得吃人嘴软,他也有压力,所以现在这种人情送来送去不会很痛快。而许哲女士这种付出是完全不求回馈的,就会把人心那种无私的对待唤醒,所以谁送蔬菜水果给她的都不知道是谁。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