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俞学明:随缘更需悲智愿行(2)

佛教从理的层面说,第一义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但佛教之所以为“教”,是因为“目中有人”,即当佛把自己觉悟的内容教化众生时,内容的表达与教化的对象之间就建立了相应关系。因其“目中有人”,故需八万四千

佛教从理的层面说,第一义是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的;但佛教之所以为“教”,是因为“目中有人”,即当佛把自己觉悟的内容教化众生时,内容的表达与教化的对象之间就建立了相应关系。因其“目中有人”,故需八万四千法门来作为应“机”之径,才有浩瀚经藏以应对不同对象之需。又因教化对象存在于现实的时空中,故对机意味着对“此时、此地、此人、此事”,随缘发用,也就应该契合这“四此”,否则不异于对空赏花。

契机之“机”,包含根机和时机。

1.根机

根机又含根性、病机、事机。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中提到的“随其所堪”即是根据听法受教人的根性。灌顶《天台八教大意》中说:“前佛后佛,自行化他,究其旨归,咸宗一妙佛之知见。但机缘差品,应物现形,为实施权,故分乎八。”这里的“机缘差品”即是对象的根性。此根性千差万别。机教不契,即使美若天花,也是如聋如哑,听而不闻,视而不见。

《妙法莲华经•方便品》又说的“(如来)知诸众生有种种欲,深心所著,随其本性”即病机,龙树在《大智度论》卷中所立统摄经藏“四悉檀”中,各各为人悉檀乃佛陀“观人心行而为说法”,对治悉檀则进一步指出了经教的效用只在对治法范围内,超出对治无实性,“有法,对治则有,实性则无”。

事机则显示当下之因缘和合。每部佛经开端的通序均有“六种成就”:信成就、闻成就、时成就、主成就、处成就、众成就。“六种成就”的叙述方式,表明佛陀的每次说法都是有具体语境的,都是针对具体的因缘在这“一时”具足和合的。

2.时机

太虚法师指出:“时机乃一方域、一时代、一生类、一民族各别之心习或思想文化。”“机”是听受佛法的众生,由于众生是在时空中生存的,因而,必然要考虑到地域、时代、众生品类、民族、个体等差异。从这个意义上说,所契之“机”是具体的、个性化的。太虚法师指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即是说佛的教法虽是佛智证明的真理,而存在世间则是观察众生之机宜事实而施设的,所以佛经是‘契理契机’的法。不仅合乎个别的千差万别之机,另外还有时代机境;要针对当时一般的思潮而随顺摄受或破斥,这才有佛法。”

教机相应,随缘也是如此。随缘需根据具体之时、地、人、事,把握当下的因缘和合、把握因缘之瞬息万变,随顺漩涡和浪涛,把握行舟之道,随波逐浪,“既明且哲,以保其身”。佛教发用于当代社会,把握时机更为要紧。

三、随顺之把握是随缘发用之保证

倓虚大师说“看破,放下,自在”,这里的放下和自在是一种境地,同时,也是一个修历。从根本上说,佛教是教人做人的宗教,它强调的是:如何在做人的时候修行,也就是把“人”视作修行的机遇、把人生作为修行的结果和过程。因而,它一直在教导人如何把握人生。

有一个灯下找钥匙的故事广为流传:深夜,一人在灯下低着头仔细搜寻。路人问:“您在干吗?”答:“找钥匙。”问:“是丢在这里吗?”答:“不知。”路人好心建议:“您干嘛不到别处也找找?”答:“只这里有路灯。”对此故事的看法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里也可以这样体贴多层意思:其一,知道光亮的界限,这是大智慧;其二,灯(理性照耀的范围)是人认知的界限,人只做人能做的本份事;其三,人还能做的,或许是拓展灯的光亮,把黑暗(理性无力的地方)留给信仰。随缘是人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做实在人,行本分事,该做即做,该行即行,点到为止,无拖泥带水之滞。

如何“随缘”的问题,需着力于“随顺”两个字的体贴。我们当下所面对的世界,是一个缤纷复杂、多元依存的世界。这个世界是“繁荣”,抑或“扰攘”,就在人之一念间。“随顺因缘”,可含以下多个层面的意思: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