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不必说再见(6)

(二) 这些儿童的许多行径,都根源于前世的习性。他们的个性、特长与习惯都跟出生的家庭大相径庭。譬如有个儿童,宣称自己曾是婆罗门阶级,今生出身贫寒,竟拒绝食用家里的食物。另一个缅甸孩子,经常抱怨食物太辣
  

(二) 这些儿童的许多行径,都根源于前世的习性。他们的个性、特长与习惯都跟出生的家庭大相径庭。譬如有个儿童,宣称自己曾是婆罗门阶级,今生出身贫寒,竟拒绝食用家里的食物。另一个缅甸孩子,经常抱怨食物太辣,天气太热,总想回到东京,穿着和服吃生鱼片。

  

(三) 大部份的儿童记得自己如何死亡,而且最普遍的都是遭到惨死。惨死因为是突发性的,使当事人情绪处于极度的波动和不圆满,它会烙印在心灵的记忆中,形成下一世莫名的恐惧。

 

书中提及一个天主教徒,记得前世死于车祸。她母亲说儿子小时候,每次要上车,就尖叫:“谋杀”从来不肯坐车。胎记或先天缺陷,也跟前世的伤口有关,有一个六岁的孩子名叫塔里,他记得自己曾是个富有的小商人叫萨衣德。萨衣德被子弹穿过双颊,舌头被打断。

 

史帝文森博士发现塔里的脸上有两处与伤口相似的胎记,右颊上有一圈直径半吋颜色较深的印记,左颊处印记则较小较浅。另外塔里三岁后才开口说话,而且说话非常吃力有严重的口吃。

   

作者以极细腻的笔调娓娓道来,一位近八十高龄的老人,如何进入战火废墟,奔波于泥泞窄巷,遭遇种种的磨难为的就是让真相大白。我读此书如获至宝,恨不得一口气读完,以解疑惑,但其间我却多次掩卷,感动不已。

   

史帝文森博士如同福尔摩斯办案一般,他泰然自若,见微知著,以抽丝剥茧的方式,推敲检验每一个细节。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登门造访每一个当事人及所有相关的亲友。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