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云导师:佛法在世间(5)

为什么我不鼓励由参话头或参公案得到正见呢?因为现在跟过去不同,过去参得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没有关系,你现在看汽车不是汽车,火车不是火车,那很麻烦。所以你不必专门参话头,你可以空闲的时候提起来,有

  为什么我不鼓励由参话头或参公案得到正见呢?因为现在跟过去不同,过去参得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没有关系,你现在看汽车不是汽车,火车不是火车,那很麻烦。所以你不必专门参话头,你可以空闲的时候提起来,有事的时候放下它,但是有一样东西不要放,那就是安祥的心态不要丢掉,不要叫它溜走,铁定一生了毕大事。哪怕你现在工作,等到退休以后做最后的冲刺,我保证你还来得及。
  有很多人说安祥这两个字太好了,因为妙法莲华经说:「世尊从甚深禅定中安祥而起」,只有佛才安祥,用得很好,也有人说这两个字用得不妙,人家是言字旁的详,你怎么给它换成祥?因为用言字旁表示他说话,他若不说话,那么言字旁就用得有点牵强。而我们这个安祥,是说心安则祥,如果保持住安祥的心态,人生大吉大利、秒秒通畅,不但吉祥,还可以成佛。
  如果各位工作不允许你去参话头,平常保任安祥又时常溜走,这种状况下,你可以多唱禅歌,唱禅歌的人,小孩不会作噩梦,身体会健康。
  佛曾经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你若能找出这个生佛平等的所以然来,你就大澈大悟,你对宇宙万事万物不再有任何疑惑;你要是找不到,不如从行入,老老实实保持安祥,现在还有人能够把安祥奉送给你,应知好好珍惜。活在安祥里的人,没有昨天,没有明天,只有现在;活在安祥里的人,没有烦恼,没有人能攫夺他心灵的喜悦。所以我们参禅的中心课题,就是要穷本溯源,到了一切事一切理的源头、共相、本来面目,那就叫大澈大悟,那会起惊天动地的变化,必定转凡成圣,赢得生命的圆满,到达生命的永恒。
 (八) 以恒持禅定为始终正行
  我们讲的禅定,不是禅定论者的打坐禅定,而是禅宗祖师禅的禅定,那是外不着相,内心不乱的。
  安祥禅的禅定有三个阶段:
  一是离执禅定:当我们得到安祥,走在西门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但是好像一个人在走,既没有看到什么,也没有记得什么,这是离开执著,这是证道歌讲的「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盘路。」常独行、常独步不是叫你一个人到深山野外去散步,而是走到十字街头,好像没有人一样,外在的东西不再对你构成干扰,内心也不再起念,这是离执禅定。
  离执禅定虽做得很好,但是过去那些无始无明,那些业还在,有时候尽管不上街,还是起很多杂念,担心明年如何?后年如何?到了一百岁又如何?其实你未必能活到一百岁啊!这个执就是过去的陈年旧账,「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一定要把它拔掉,要去执。去执要靠反省的功夫,依照反时针的顺序,今天反省昨天,今年反省去年,如果反省得很认真、很相应,会反省到妈妈生你时的痛苦状况,你不甘心来又不得不来的情形。在会友中有好几位已经知道自己过去世是人或者非人……我从来不说自己做不到的话,当我反省的时候,也能反省到妈妈生我、妈妈没生我以前……当你把执著都去掉了,那时只要一错就知道,刚要错就煞车,念头一起就知道不对,这叫自我主宰,自己当家。人,十个有九个活得不当家,早上决定的事,下午又变了,谁叫你变呢?是你自己要变。现在在座的人每位都是离执禅定,如果你说我没有离执,那你今天下午真是浪费时间,白来了。
  在离执禅定中作反省,就叫做「去执禅定」。要反省得很彻底、很专心、很相应,不要求快速,只求确实。反省到最后,便是「无执禅定」,没有了执著叫真无漏。真无漏是烦恼再也攻不进来,未来的生命不可能再制造任何错误;你所到之处散播安祥、散播光明,使社会更祥和,国家更强盛,世界更和平。
  如果离开了禅定的正行,处处起分别,处处起执著,就不是禅者的正行。真正的佛法是一般的,是在世间的,不是特殊的,不是属于少数人的。每个佛教徒的使命是严土熟生:庄严佛土,有众生的地方都是佛土,成熟众生,使众生有正见、有正行,使众生由自我之爱,扩展为大慈大悲。大慈就是无缘大慈──无条件地同情;大悲,就是同体大悲──感同身受的同感。能够这样,这个大宇宙、人生及地球就会变成净土
三、结语
  以上讲了那么一大篇,说它是禅吗?那么禅是什么?说它不是禅,那什么是禅?佛者觉也,真正的法,是建立在感受跟感觉上,你要是有禅的感觉,我这是如假包换的禅;你要是没有禅的感觉,那我在这里所说的都是废话,对你是浪费了时间和生命,因为时间就是生命。
  今天大家有这段法缘,真的是「缘生可贵」。因为一个人能够遇到正法,需要十八万劫的十八万次方的时间。人,不会轻易就遇到正法,而遇到正法后如果业障很重,电阻很大,也接受不了正法,也不可能得到别人给你的正受。我们讲了半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人都有个「无价大宝」,等会儿各位离开,不要忘记把它随身携带,不要把它扔了或丢了,这才是最重要的。
  谢谢各位!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