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有一句俗语:少年得志大不幸。以前对这句话颇不以为然:还有自古英雄出少年一说呢,何况,少年得志,前程似锦,家人也跟着荣耀,多好的事啊!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阅历的增加,尤其是身边的一些人在人生的后半程乏力甚至自阉,才明白了这句话蕴含的道理。 中国传统的教育和认知是教人先吃苦,积福,培福,造福,最后再享福。在传统的认知中,少年的时候吃苦不算苦,老年的苦才是真的苦。而少年得志则违背了这个规律,将人生的福报提前消耗了,消耗完福报后的生活就是慢慢还债、苦不堪言。这个认知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才能观察出来。而我们现前能够看到的事实是少年得志的人因为缺乏了一些基本的积累,对人生和社会运行的规律缺乏真正的感知和体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张扬而不知收敛。这样的性格特质在生活中一定是经常让别人难堪,除了对其别有目的的人,一般多数都会对其敬而远之。这还只是其次,真正容易导致灾难性后果的则是自我成长的自阉。少年得志众星捧月的感觉会让其自我认可膨胀,而自我成长的意识和要求也很容易在这种膨胀中夭折。我们不难理解生活中为什么那么多的人在中年甚至年届天命之年还是一种少年人的嬉皮士似的处世态度和习惯。一个呀呀学语的小孩刚会骂人时让人觉得很可爱,会喜爱他,可是如果一个小孩子快成年了还满嘴脏话就让人无语了。同样的道理,一个四十岁的女人如果还和一个十几岁的少女一样卖萌,一个快五十岁的男人和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一样玩世不恭,他(她)们可能觉得自得其乐,至于别人的感受,我就不形容了,说出来有失厚道。人生有高潮有低谷,而高峰状态的成就感会被人不自觉固化在自己的性格中,下意识的以为这就是最优秀的自己。却不知道没有积淀和沉凝的成功必然缺乏底蕴,这个时候如果知道反躬自省,克己慎独,必然可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毕竟少年得志的起点要比一般人要高。如果自我成长止步于此,就形成了个人生涯事实上的挥刀自宫。我们要知道,一个人一辈子在事业和家庭很多方面可能难以尽如人意,但是自我成长却是和呼吸一样不能停止的、伴随生命终生的过程。放弃自我成长,其实是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这几年,时不时的和一些以往的老朋友相晤时留给我的感慨很多。我很庆幸那时候总好像比别人差一点,不管哪个方面都没有特别拔尖的,总有人在我前头。所以在我的生活中一直是一种积蓄、成长的心态,我很担心那天我的自我成长止步的话可能就会让我自己连镜子也不敢照了。慢慢的习惯了成长,这种自我成长的乐趣也让我乐在其中。同时也明白了,一个人的成长是没有止境的。就如同一颗小树,在它没有死亡的情形下不往天空生长,必然就是畸形成长。因为成长是生命的本能。树木的畸形不可怕,而人的灵魂上畸形则很要命。再想想孔子七十还说:朝闻道,夕死可矣!何况我们凡夫俗子?而佛祖释迦牟尼开悟时告诉芸芸众生的:奇哉奇哉!大地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分别、执着而不能证得更是明白的告诉我们了,我们每个人的灵魂都是可以无限成长至究竟圆满的。那么,我亲爱的朋友,你们是否愿意和这些圣贤一样终生成长呢?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