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确指 觉明妙行菩萨说 菩萨戒弟子常摄集(9)

阿弥陀一句 万法之总持 声与心相依 念兹复在兹 感应不思议 莲开七宝池 菩萨开示定恺说:“你既然遭逢大难而得幸免,从今以后,应当痛心疾首地忏悔以前的过失,往后誓不再犯。不要躁心竞气,逞志使能,给自己招来灾

阿弥陀一句 万法之总持 

声与心相依 念兹复在兹

感应不思议 莲开七宝池

菩萨开示定恺说:“你既然遭逢大难而得幸免,从今以后,应当痛心疾首地忏悔以前的过失,往后誓不再犯。不要躁心竞气,逞志使能,给自己招来灾祸。现在给你立个名字,叫恺。恺,就是慈,就是仁。慈以立身。仁以及物。功名得到了也不因此而欢喜,失去了也不因此而忧恼。只注重培育善心,坚固善行,以仰答四恩而已。”

一时,菩萨降临法会。士子平民共三十余人,心中有疑问,都来向菩萨请教。菩萨怜悯在场的众人,虽然禀着一颗诚心,而不知道修行的正路。便垂示说道:“今天这一会,可谓有缘。但如果与你们说佛法,恐怕你们难以接受,产生不了信心。不如举一则世俗的典故和儒书,与你们说一话。或许能信得一句、两句。中庸说: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现在看来,安与利就不要说了,即使是勉强而行的,也寥寥无几啊!就像你们,自从遇到我之后,也曾发心,勉强为善。但有的放弃了,或渐渐懈怠了。原因在哪里呢?是因为将善这个字,看得太缓。以为行善无功,不如做恶那么有效。不知道,为善如果无功,为什么古代的圣贤,绝不作任何微小的恶事,善事则尽力尽心,必定要做到十二分满足。如果做恶有效,为什么古来的仁人君子,不做有效的事,反而作无功的事呢?而且,那些做恶的人,眼前虽然得点便宜,到头来,几个有好结局好名声好子孙以延其后世的?!世间几岁的小儿,见说个好便知道赞美,不都是因为行善有大利处;见说个坏便要嗔怪,不都是因为做恶没有大利处吗!这事很容易理解。不是你们不聪明不知道,只是不能实心实意地向善。所以,一时间不能觉察到而已。所以,平日间施舍一钱,也要向别人说一遍,有句好话,也要向人说一遍。这都是从外边做手脚,全不体会大圣大贤用心切己之处。觉得没滋味,便抛弃了。你们如果用真真实实的心,行真真实实的事,没有一毫的妄想觊觎其间。坦坦荡荡,乐天知命。守住这种心态。也不见有什么终身可祈,结局可问,也不见什么五行八字之类的穷通可卜,吉凶得失可趋避。这样自然无祸不消,无福不至。道与时增,德与岁积。成圣成贤也没什么难的,这是将来一定的事。所以说,他的成功是一定的。反之,那些在活着的时候是肆无忌惮的小人,死后则成为腐烂的草木。多么痛心啊!菩萨说完,便沉默了。这时,众人仍然恭敬地在一旁期待,更有再次礼拜的。菩萨说:“你们也太愚痴了。听了这样的话,没有希取之心和反省自己的念头。却只想要将心中那点儿女身家的事,问了才行。苦啊苦啊!然而菩萨大慈大悲,就再说些古话,点醒你们的痴梦。

一者、学道之士情不正,性则离。心不坚,德乃阙。往往更慎于此,顷刻间就会发生变化。这样就是造就无地之流,难以入道,也不能像圣人那样诲人不倦。所以要避免。你们中如果有能明白的,就要好好思考这件事了。

一者、天下又有聪明向上之士。却被自以为是的毛病所障碍,不成大器。因为人一旦自以为是,便决不肯虚心地跟正派有道的人交往。他平时所交接的,一定是一帮庸俗下劣之徒,互相称誉。不能从他的口里,听到他做错过什么事。这样,德业就危险了。你们中有明白的,就要好好思考这件事了。

一者、世人贪得无厌,什么事都要强求。不知道一钱的获得,尚且有命,何况功名富贵这样的大事呢!如果说我靠自己的智力就可以求来,那么茫茫苍天,赫赫神明,就都是没用的了。即使强求而得到了,也是命里应该有的,不是因为你用了许多龌龊的心机,苍天怜悯你而给你的。然而,勉强而求来,确是有辱无荣,有失无得。有杀身之祸,无利物之功。有损德之灾,无进善之福。天厌恶他,神抛弃他。你们中有明白的,要好好思考这件事了。

一者、天下最大的恩德,莫过于父母的恩德。父母健在,那是堂前的活佛啊!父母过世,还可以追报。想想这个身体从何而来!怎么长大的!不能反本寻源,尽心尽力,敬事承顺。甚至结怨于父母都不顾,只顾着自己的妻、子而不赡养父母。更有甚者,父母有病都不知道,死了都不去安葬,或者一言不和都要报复,就像路人一样。这都是禽兽不如啊!人啊!禽兽都不如。可怕啊!你们中有明白的,要好好思考这件事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