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在禅堂内打坐、静坐,透过观呼吸、出入息,这是一个“方便法”,是让我们的心猿意马能够逐渐的宁静下来、沉淀下来。 观出入息的初步,是让大家能够逐渐的让心定下来、静下来,但是这只是初步,目的不是在修“深定”。 心若能澄静下来,进行“止观双运”,则五阴、六入处、六界、三法印、四圣谛、缘起法……都能因如实正观而如实知见、如实体证。 熟练出入息法后,要修止、要修观、要止观双运都可以。能进入止观双运,则容易看到诸结缚,而断结、证果。 所以“止观双运”,才能开智慧,而定力(正定)要成就,来自于精进不放逸。 动态中,以“四念处“开发定力和明觉 “四念处”的修行要领就是把你的“心”跟你的身对焦,清楚明觉的活在当下,清楚的知道你现在当下正在做什么。 走路时,就清楚的知道我正在走路;吃饭时,就清楚的知道我现在在吃饭的整个过程;穿衣服的时候,清楚的知道我现在在穿衣服的过程;洗澡的时候,清楚的知道我现在在洗澡的整个过程;跟人家讲话的时候,清楚的知道我所讲的每一字、每一句;听别人讲话的时候,也清楚的听到别人所讲的每一字、每一句,活在当下。 因为一方面你会逐渐有定力,另一方面你会开启你的明觉,而这个明觉会遍一切处,慢慢的把过去不良的习气、习性,慢慢的把它校正、校正,培养好的习气、习性,就能够从过去的“无明行”转为“明行”。这是很重要的、活生生的活的佛法,大家掌握这个要领,你应用到一切处,你都可以是在修行、在净化、在开发明觉。 你有明觉,你就有定力;你有明觉,你就能够“止观双运”,你就能够深度去体会,你就能够开启智慧。 第三章 修观 何为“观”? “观”是指定力、内心澄静后有深度的看。 在禅修方式里面有那些地界、水界、火界、风界的观法,包括观呼吸,或是观日轮、观名相那些啊,或是观什么胜境,这些都是属于修定,还在属于修定的一种、一个过程,那是你自我在去找一个目标、境界,来让你把心专注在上面。所以,这个都还不是属于正确的如实观。 如实观没有自我去投射,就是一个很清静的心没有污染,然后客观的来看万事万物,客观地来体会什么叫做无常法印?什么叫做现象界一切都在流动、生灭、变化? 这样,你才会真正的开智慧,你才会看到真正的真理、实相。而这时候的看,因为你没有带成见,才会来到如实观。 阿含经中,常提到禅思,“禅思”就是“止”中有“观”——很有深度的冷静思惟、如实正观。 经文中所讲的“观”都是有定力、有深度的看。这个“看”是用“心眼”去看、用心去求证、去体悟。若欠缺定力的看,因是散乱心,故只能看到肤浅的外相皮毛,而且容易污染、扭曲实相。 “观”是指你呈现出一个你想要了解的目标,你把它叫出来,然后好好的、认真的去体会,或是去找出自己痛苦不安的那些原因,跟人家冲突的那些情景,然后你静下来好好的去反观,我们哪里出了问题? 观,跟反省是不一样的深度,一般的反省是比较浅的,“止观”是来到比较深的层次。你要真正能够“止观”的话,通常都要有相当的闻思基础,你才会正常的观,不然的话,你这个观也是胡思乱想,或是去投射一个影像出来,然后追逐你所要的影像。 一般人的看,是散心肤浅的看。像刚才有人提到也了解“无我”这些,为什么还是会有这么多的自我、我是、我能?就是因为我们的心还没有宁静下来,还没有真正很深度的去体悟法印,而是散心肤浅的看,所以你看不到实相,或只看到自己想要看的角度。 佛陀所开示的修行法门,都是为了让心澄静下来,以便对于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进行深度的如实观察,如实体证而开悟而离系解脱。 记得!所有修行法门都只是为了让你的心澄静下来。所以,不要迷失,不要执着在法门上面。你的禅修、打坐、经行、持咒、念经、礼佛、拜忏……种种这些都叫做方便法门,这些法门都只是让你的心能够宁静下来。 静下来之后,要能够止观双运——用宁静的心对身心内外、宇宙人生的实相进行深度的观察,而实相就是“无常”跟“无我”这两个法印。如果你对这两个法印不了解,苦就产生,这就是无明。当你了悟,就是明,“明”就是指——你清楚的见到、体证到无常、无我。因为“自我”消失,就能够处在涅槃寂静、解脱自在。 如果你没有开发出空、明、觉的话,你是用意根、意念在推想、在想象,这个不叫作如实观。所以你要来到以不带成见、清静的心来看,这时候你才能够来到所谓的如实观。 往往是你情况好的时候,你可以很客观的看,但没多久你又开始打妄想,或是带着、用着个人的成见、个人的习以为常的观念知见在看、在论断,你又不知道。你离开了那个空明觉、离开了那个“客观”你都不知道。所以为什么说要随时回到开发我们的明觉,然后让我们回复到很清静的心——不带污染、不带成见。这时候是来止观双运,你才能够真正如实观,看到真正的真理实相,你才会真正开启法眼、智慧眼。 经文解析“如实正观” “当观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如是观者,名真实正观。” 佛陀在这里就标出什么才叫做真正的“正观”,不是说:我去观想什么佛像出来,我去观想一个什么日轮,观想一个阳光,观想什么出来,观到遍一切处了,我就成就了……,或是说我一直去参一个话头,然后参到后来,我看到什么,我体会到什么了,我疑团爆破了……,那都只是一时的一些感受而已,一时心里的那些疑结的突破,这样而已!而且你所去观的那些,只要你是用“有为法”去观,去创造出来的那些境、那些禅相,那还都是属于“梦幻泡影”,都还是属于“颠倒梦想”的世界。 佛陀所讲的“真实正观”,就是要回来体悟这些法印、真理,包括色、受、想、行、识、五阴、六入处、六界,都是如此的,所以经文接着讲:“厌于色,厌受、想、行、识,厌故不乐,不乐故得解脱”。 当你了悟了实相的存在是如此,如果你还不服从大自然法则,在那里背道而驰,就只有在那里自讨苦吃。 当你有一天,慢慢体会到这个事实、实相,你是没办法改变得了,这时候你的我是、我能、我慢,才会真正的消失。这时候因为你有看到实相,而且看到原来膨大得很大很大的那个“我”,原来只是地球上的一个小细菌、一个小虫,我这个小虫怎么有能力去扭转地球、让它改变方向?所以,很狂傲的那个“我慢”就会渐渐消失,因为你看到过去的这一种颠倒梦想,这时候你就会厌离于过去的那一种颠倒梦想。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