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基本观点(3)

阿:弹不出声音。 佛:弦太紧了,会怎样? 阿:会断掉。 因此,佛陀说,做什么,都要走中道,不可偏于一端。 ( 5 )禅定:有些人以为:坐禅一定就是傻傻地坐着,为此,禅宗有个典故说:禅师道一,到湖南南岳,每日静

阿:弹不出声音。
佛:弦太紧了,会怎样?
阿:会断掉。
因此,佛陀说,做什么,都要走中道,不可偏于一端。
( 5 )禅定:有些人以为:坐禅一定就是傻傻地坐着,为此,禅宗有个典故说:禅师道一,到湖南南岳,每日静坐,禅师怀让知道后,就拿起一块砖到他静坐的地方,往石头上磨呀磨,道一禅师很好奇,就问他,磨砖干什么,怀让禅师回答说:磨砖做镜子,道一奇怪地问:磨砖还能作镜子?怀让反问他:磨砖不成镜,你死坐还能成佛?其实,禅坐不拘于形式的,六祖大师以为:行、住、坐、卧无不是禅,只要保持有禅的心态,以平常心对待事物,那么,无不是禅。禅是什么,从一般的角度说,禅就是心安理得、平心静气,安详和平。有一次,禅宗初主达磨大师来到少林寺,二祖慧可前往求法,初祖问二祖:你来作什么,二祖说:我心很不安,请大师为我安心,初祖直指二祖问:把心拿来,我给你安。二祖要拿自己的心,心在何处,心不可得呀,他回答到:心不可得。初祖说:我已为你安好心了。可见,安心、心安,即是禅的境界。从特殊角度说,禅是不立文字,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可自我体会、感受,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从禅宗的传承上也可以看出,曾经,佛陀在会上讲经,讲一半,突然停下,手持一朵花,面向大家,一言不发,大家都不知道佛陀的意思,这时,其中的大迦叶尊者,突然微微一笑,他一笑,佛陀马上当众宣布:我的微妙心法,已传给大迦叶尊者了。
( 6 )智慧:即对宇宙真相的真理性认识,佛教认为,由戒生定,由定可生智慧。
有的人很有聪明才智,如苏东坡,他曾写诗:“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佛印和尚看后,在诗稿上批下“放屁”二字,苏东坡知道后,大发雷霆,连夜渡江,找佛印和尚论理,佛印哈哈一笑说:你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被一屁打过江,苏东坡一听,好生惭愧。这故事说明,单有智慧不够,还要实践。
什么是八正道:
( 1 )正见:知道人生是苦,知道苦生起的原因,知道灭苦的方法,这是正见。
( 2 )正思:有意帮助别人,不想侵害别人,不主观主义,尊重客观,这是正思。
( 3 )正语:不说假话,话不伤人,不说坏话,不说脏话,称为正语。
( 4 )正业:指要从事正当的职业,在佛教中,把贩毒、贩卖妇女等等列为非正业,甚至把算命等也列入非正业之中。
( 5 )正命:圣洁的生活,断绝邪恶腐朽的生活
( 6 )正精进:积极上进,令生诸善念,使断诸恶念;做诸善事,断诸恶事。 
( 7 )正念:仔细观察,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A .观身不净:观察肉体,是血、肉、皮、汗、骨头、五脏、毛发等杂质构成,所以,佛说,身体只是一具臭皮囊,一个皮装的拉圾袋,不值得贪恋,不管多美,都要以平常心视之。
B .观受是苦:佛教认为,有感受都是苦,冷了是苦,热了也是苦,痛苦是一种苦,而欢乐也是一种苦,因为,欢乐是暂时的,随之而来的是苦。佛说:乐是苦因,为什么这么说?比如吸毒者,刚吸时,好舒服,上瘾后,副作用来了。夫妻恩爱很高兴,但总要分手,或短分,或永久的分,分手时,就悲悲切切,乃至生死别离。有个叫“歌女乞牛”故事的说:从前有个歌女,向一位富翁讨一只牛,富翁无意给她,故意为难她道:“你能日夜唱歌不停,唱满一年,我便给你这只牛”,歌女道:“这个很容易,但不知你可能听。”富翁道:“我能够”。说罢,歌女便唱起来,一连唱了三日三夜,富翁也听了三日三夜,再听几日富翁疲倦不堪,实在不能再听下去了,立刻将牛给了歌女,教她不要再唱了。
C .观心无常:佛经比喻,人心如猿猴,跳来跳去,没一刻安宁,且不可把握,这就是为什么,人总是喜怒无常。知道心是无常的,对人事的更变,也就看得开,任他去。佛经说:乱心如狂象,会踏死人,要用铁钩牵住他鼻子,怎么牵住他,那就靠修行的功夫了。
D .观法无我:观法无我,这法,指的是世间万物,佛教认为,万物无实体,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亦作如是观。并说诸法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佛经中,有个故事说:一个国王,给他女儿花环,他不要,而要水泡,下雨了,国王让小女儿自己去拣,她一碰水泡就破,小女孩终于明白,说:水泡虚幻,世间现象,何不如此。
( 8 )正定:红尘之中,心不散乱,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经书说:一切众生,为物所转,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以上六度、八正道,归结起来,就是戒、定、慧三字。


九、教育观
佛陀是个导师,是个最好的老师。他说:教育,引领人们从黑暗走向光明,照亮人类的心智。又说:教育,点亮了一盏灯,于是,眼睛亮了,智慧生起,智识生起。在佛陀看来,受教育是人权,他说:我要广开教育之门。他的学生有三教九流,有王候公卿,也有强盗娼妓。佛陀认为,教育是为了提升人类的智慧,升华人类的感情,强化人类的技能。但是,佛陀不认为强化技能是重要的,只是一种附带而已。佛教认为,教育,不是为了以后找职业方便和为了以后有实力与人竟争,而是为了提升被教育者的品质、道德。佛陀认为,人人可被教育成功,因为,人人有佛性,先天是好的。在教育方法上,佛教以为,要随机逗教,即因材施教,要考虑到学生的年纪、知识结构、人生经验、态度等等。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是父子关系。讲究以身作则,理论实践相结合。并且认为,教育只是一种手段,目的是为了救渡人类,进而救渡所有众生,他说:我的法如小船,只为渡河,不是让你背着上岸。手指头指月亮,是为了让你看见月亮,不是为了让你看指头。


十、政治观
根据因缘法则,世界是相联系的,修行者也无法独立在政治之外,因此,佛陀也关心政治现象,并有他自己的一套政治主张。他曾说:要以法立法,观察于法,以法为首,守护正法,以法教人,以法护民,乃至野兽虫鱼,不以权杖,以法教令。对管理者,佛陀要求“留意自我修养,以德服人,清廉宽厚,有深信仰,人格向上,行公道中,收揽人心”。说:“虽失王位,不失正法”。强调以德治国、以法治国、德法兼治。曾经,跋耆国问政佛陀,佛陀为他开了八大方针:
(1) 常常集众义事,制定政策,解决问题,沟通看法。
(2) 以团结为大局,君臣上下和顺,以王国的利益为中心。
(3) 保持法律的严肃性。
(4) 尊重老人。
(5) 保护妇女,健全家庭,一旦妇女不能得到保护,受到伤害,那么,会引起父亲、丈夫、儿子等的仇恨,国家会陷入灾难。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