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浅释 (苏行三博士编释)(2)

第四章 佛学的目的 三藏经典,无论是说理,说行,或说什么,只是要人们达到二大目的:即转迷开悟,与离苦得乐。 (甲)转迷开悟 一个人在数十年的生活中,讲近的,不懂自己怎样生来的,每天糊糊涂涂的混过去,好像遮

第四章 佛学的目的

三藏经典,无论是说理,说行,或说什么,只是要人们达到二大目的:即转迷开悟,与离苦得乐。

(甲)转迷开悟

一个人在数十年的生活中,讲近的,不懂自己怎样生来的,每天糊糊涂涂的混过去,好像遮著眼睛走路一样;到老了,又不明不白的要死去;死了,到甚么地方去?以及个人以外的一切万物是怎样而来的,所有这一切,都是莫名其妙的。讲远的,宇宙万有的一切,又是怎样存在的?凡是不晓得这些道理的,叫做迷。相反的,如果一个人懂得他的身体只是地、水、火、风,四大和合的假相(就是人体解剖的八大系统,组合而成的肉体)。这假相的肉体,经过小孩,少年,中年,老年;有一天,四大不调而病,病重而死,死后慢慢的渐归消灭。只有住在肉体里,那个肉眼看不到的实相,又叫真如,或叫佛性,是永远存在,是不生不灭的。一个人这样,万物也是这样。人若能懂得这道理,即是住在悟境。佛学就是将你的迷境,推转过去,而开一坦途,让你走入悟境为第一目的。

(乙)离苦得乐

一个人在数十年的生活里,所领受的事情,十分中有九分是不如意的。这种种不如意事,使你的肉体和精神受到种种的痛苦,如由经济困难,而被饥寒所逼迫的苦。年纪大了,体力衰退,视不明,听不聪,行动不便的苦。肉体被外物所打伤,或内脏的生理不调和而生病的苦。生病到严重时,肉体支持不住,就有死亡的苦。我们所亲爱的人,为了事业,或种种的缘故,不得已分离到别的地方去,这分离时,就有惜别感伤的苦。冤家路狭,仇人相见;最为你所憎恨而不喜欢会见的人,偏偏相逢著,那时精神所受的苦,是语言所难形容的。甚至求名,求利,或求其他肉体上的物质享受,求不得时的苦。就是世人以为享乐的,也都包含著苦的成分;洋房著火烧了,财宝被贼抢夺了,鼓乐停,宴会散了,大家都感到一种讲不出口的伤神。这是不是像吃一粒包著薄糖衣的金鸡纳霜,外头甜、里面苦呢?要对付这些肉体及精神所受的痛苦,佛学教人要用淡薄的眼光看世情,则富贵像是过眼烟云。用知足的心,以取舍万物,这个清静的心,就不被外物所缠缚。这是用随缘之心处逆境,心地自平,不为外物所累。儒家所谓‘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再进一步,将这种安贫随缘的道理,讲给肉体及精神受痛苦的人听,若他们能因此而减少一分痛苦,就是得到一分快乐。你看到人家的快乐,你的心也跟著他们快乐。更进一步虔诚修道,就可以达到涅槃的大乐。

第五章 佛学的学理

(甲)因缘生万法

‘因缘生万法’这句话,是佛学里的一条中心学理,也叫‘因果律’。万法,是指一切生物及无生物,它们都是从因缘会合而生的。‘因’是出生出某一物的原动力。‘缘’是帮助生成某一物的众多要素。我们现在拿种豆子来作例,可以容易了解。一粒豆子,是豆科植物的种子。这粒种子,就是将来发生那棵豆类植物的‘因’。种子播入泥土里,加上柔和的阳光,流通的空气,适宜的温度,及充足的水分;这粒种子,就慢慢的生根、长芽、展绿叶,而成一棵植物了。这些泥土、阳光、空气、温度,及水分等,就是帮助那粒种子生长,为植物的增上‘缘’。‘因’、‘缘’会合的时候,就生起植物,这是万物生成的普通现象。但是还有一种事情,也是重要的:那就是农夫的依照适当的时候加工、灌溉、除草、施肥,那么那一粒好种子,就会结成好多的‘果’实。相反的,种子播入泥土中,那些众‘缘’缺少了,或是农夫不施工,那么那棵植物,不但不会发展,甚至会死亡。俗语所谓‘有缘千里来相会’,就是缘会则合。‘无缘咫尺不相逢’,就是缘离则散。植物是这样,我们人类也是这样。我们现在大家拿研究佛学为‘因’,再加上时间、讲堂、椅、桌、讲师、学员等等为‘缘’。一个月后,学业结束时,对佛学多少是会懂一些的,那就是‘果’。其他的人生聚散,若父子、兄弟、夫妇、朋友等的悲、欢、离、合,都含著复杂的‘因’、‘缘’。

(乙)业:善业、恶业、转业

我们刚才讲过,万物是由‘因’‘缘’会合所生,‘因’好像植物的种子,那么,我们再进一步问一问:植物的种子是从那里来的?我们知道:一朵完全的花有雌蕊雄蕊。雌蕊的子房里,有个胚珠,里面有个雌细胞,叫卵。雄蕊的花药,有四粉囊,里面各藏著很多的雄细胞,叫花粉。若花粉有机会被风吹,或昆虫如蜜蜂,带到雌蕊的头上,就发展成为花粉管;雄细胞跟花粉管下去,和卵配合,后来就发展成为果实里的种子。

我们已经懂了:万法是由‘因’‘缘’会合而生起的。‘因’好比植物的种子。种子是由花的雌蕊、雄蕊的雌雄生殖细胞会合成的。那么‘因’是什么造成的?佛学说.:‘因’是‘业’(Karma)造成的。那么什么是‘业’?‘业’就是l.人的身有所作为,而表现的动力;2.口所说的话;及3.意有所感发的思想。这些‘业’,在人的一生中,时时刻刻的继续进行,以造成种种的‘因’。在人事上,普通有十种‘善业’。如:一、个人不杀生命;二、不偷窃人家的财物;三、不犯邪淫;这三种是‘身业’。四、不讲诳话;五、不对甲乙两人说两种相反的话;六、不讲坏话骂人使人家生气;七、不讲下流的话使人起邪念;这四种是‘口业’。八、不要贪求过分而收集日用所不必需之物。九、人家有伤到我们情感的时候,要多多的原谅他,不要怨他、恨他。十、不要胡思乱想无根据的,或无理性而偏邪的事情。这三种是‘意业’。一个人如能天天造出这么多的‘善业’,他的一生里就充满了一切的真、善、美。他是不是一个标准的好人?况且他的前一生,本来积聚有好多的‘善业’,再加上这一生所造的‘善业’,这一世完了以后,他的‘善业’与‘缘’会合,来世就转生为帝、王、天或仙;这种自作自受的因果律,是万物一般的现象;但是懂得的人很少,所以好人也就少了。

在相反的一面,如果一个人每天的身造出:杀、盗、邪淫,口造出: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造出:贪、嗔、痴等‘恶业’,它们就构成恶‘因’,在今世,或来世与‘缘’会合时,依因果律来讲,这个人迟早总会受著种种痛苦的恶报。俗语说:‘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这两句话是不错的。但是诸位记得,一粒种子得到日光、空气、温度、水分,就长养起来;可是农夫的灌溉、除草、施肥等工作,是大大的会影响到那棵植物的发育及收获的。‘业’力也是这样。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来转变我们现生的遭遇,如贫、富、荣、辱等,虽然是从前生所造成的‘业’力发展来的,但我们若了悟‘转业’的道理,一面忏悔过去无知所造的‘恶业’,另一面日日检讨自己的思想、语言、行动,努力向‘善’的道路去行;那么这个人过去所造的重‘恶业’,叫‘定业’,本来是要受恶果报的,这时就被转成为‘轻业’、‘不定业’;再加上持戒,学定,修慧,这样一来,这个人即身可以入圣,是很有可能的。所以一个人,大可不必为过去无知所造的‘恶业’而焦心;只要现在努力的造‘善业’去转变它,‘人力胜天’的,就可以把‘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的这句话,大大的改良了。袁了凡先生的‘转业’就是好的证据(见袁了凡四训立命篇)。像这样佛学的真理,在人生的前途,才是照出无限的光明。有一段小故事,诸位或者有听过:唐朝大诗人白居易,问佛法于鸟窠禅师。师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曰:‘三岁孩童也晓得。’师曰:‘八十老翁行不得’。诸位虽也晓得这句话,但也不曾作到,所以,诸位要勉力的去学行试行呀!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