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浅释 苏行三博士编释 小引 第一章 ‘佛’义及佛陀略史 第二章 佛学 第三章 佛学与其他学说 第四章 佛学的目的 第五章 佛学的学理 第六章 世间法 第七章 出世间法 第八章 宗派 第九章 三皈依 第十章 结论 佛法太高深,古典的术语太艰涩,不容易为备有近代知识的人们所信解。苏博士的佛学浅释,可说是最好的读物了。叙述得极有条理;而且以生命来说自性;以肉体非我来说无我;从有而无来说性空;从无而有来说唯识现。这对于一般初学佛法的,可说是尽到了接引的方便。读者如能从此入门,进一步的探求佛法的深义,我相信,一定会直入宝山,披沙拣金那样的,得到精碻(同‘确’)而完备的信解。 印顺读后附记 小引 佛教的书,已经译成汉文的,约近一万册;所说的理论,多数是深奥难懂。佛教徒不认识字的不算;识字的人,也不少读了十年八年,还只是一知半解。这一课‘佛学浅释’,就是希望在短短的暑假期内,用浅白的语言,说出那深奥的学理。我希望诸位最低限度,能够认识佛学的大意,往后再求上进,就有门径了。 第一章 ‘佛’义及佛陀略史 ‘佛’:这个字,梵文是(Buddha),是汉文音译‘佛陀’二字的简称。它的意义是觉者。觉悟人生,与其他一切万物,远及宇宙诸天体的实相、与真理;然后将这种真理,说给一般不懂的人听,叫不懂的人也懂。大家懂了,大家就依照佛学里所教的方法进行,以了脱一切痛苦而享受快乐。 历来依照佛学所教的,而修持到成佛的人很多。我们现在所说的佛,是指释迦牟尼佛(Sakhamuni)。释迦牟尼佛,是当时人们尊敬他的名号。原来他是印度释迦族人(约二四二四年或二九六九年)。父亲名输头陀(Sudhodana),是迦毗罗卫国王(Kapilavastu)。母亲名摩耶(Maya)。生后七日,母亲死了,由姨母钵罗阇钵底(Mahabosubuddli)养大的。佛在太子时,俗姓乔达摩,名悉达多(Siddhata)。约十七岁,娶表妹耶输多罗(Yasodhara),生子名罗侯罗(Rahula)。十九岁出家,访道六年,修持六年,三十岁开始讲学。共讲四十九年,圆寂时年八十。 第二章 佛学 释迦牟尼佛,大悲心切,在他的一生里,勤勤恳恳,说法度生;古今中外,只有一个诲人不倦的孔子,和他一样。我们称为佛弟子的,既不能像他一样的发明真理,若犹不能将他所教给我们的,转教人类,该是何等的惭愧!但是当时佛的讲学,只用语言,并没有写成文字。佛灭度后,弟子们恐怕时间经久了,佛所教的学理,会慢慢地被人们遗忘;所以弟子们,由大迦叶(Mahakasyapa)领导,召集五百人,在一名叫七叶树岩(简称七叶窟)的地方,开编集会。会中由记忆力最强而听法最多之佛的堂弟—阿难(Ananda),诵出佛所讲的人生及宇宙的实相真理,是名经藏(Sutra)。又由优婆离(Upali),诵出佛为弟子们特立的行持法规,名律藏(Vinaya)。另由富楼那(Purna)用问答及议论的方式,诵出解释及发挥佛的真理,名为论藏(Abhidhamma)。这三种:经、律、论藏,合起来总称‘三藏’。但当时尚有很多学者,未曾参加的,就在窟外,由婆师婆(Vaspa)为领袖,另结集五藏:l.经,2.律,3.论,4.杂,5.咒禁。到佛灭后二百余年,由英明而多才的摩竭陀国王,名阿输迦(Asoka),召集一千比丘,作第三次结集。佛灭后六百余年,另由健驮罗国的迦腻色迦王,召集五百大德,造释经、律、论,各十万颂;有名的大毗婆沙论,就是最后的释论颂。此外尚有文殊、弥勒等菩萨,及阿难尊者,结集大乘三藏的圣典。总括以上所结集,称为大藏经。其教理的圆满,议论的精密,世界上不论那一种宗教的经典,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 第三章 佛学与其他学说 佛学在人间的学问上,常常被一部份未曾精细研究的人,误认为是一种宗教,或是高深的哲学,或是实用的科学。实在说起来,佛学不是宗教,却渲染著一点宗教的色彩;有含著哲学的理论,却不是哲学;但是与科学比一比,倒很有些相同。 (甲)佛学与宗教 世界上的宗教,大多数有他们每一教的经典,有的没有经典。有经典的,总是说有一个大神,或有多神,在这宇宙内,以指挥一切。这些神,是何等尊严,何等凶猛,他们把握著人生的祸福,操持著人类的生杀大权;因此人类必须信仰它,礼拜它,以求神的顾爱,死后便可以升入天堂。若人类不信他,或触犯著他,死后必定做鬼,下地狱去受苦。现在人类的宗教大概是如此。人们不懂佛学,拿宗教的眼光看佛学;以为佛学所说的,是一种宗教,这是错了!我们每星期来共修,倒也像其他宗教的仪式。其实,我们的礼拜佛菩萨,是像学生见著先生时的致敬作礼一样。我们对佛菩萨像作礼时,那一尊像,是代表当时的某一位佛或菩萨;所以礼像时,是礼著佛或菩萨的本人,因为佛、菩萨,是由人修持而成道的;我们礼敬他们,就是要学他们的修持,将来也可以成菩萨或成佛。异教徒的脑子里,凭空悬想,造出一个或多个有大威权的神,所以他们礼拜时,都存著惧怕的心,若奴仆见著主人一样。诸位礼佛菩萨时,那有一位脑子里存著惧怕的心呢?因此,所以我说佛学不是宗教。 (乙)佛学与哲学 世界的哲学,不论是中土或西洋,普通可分为二大类:一类是讲人生的意义,及其生活的方式,谓之人生哲学;如中国的诸子百家,西洋的享乐派、淡漠派、克苦派、或实用派等。另一类是想入非非,虚立几多假名,求以说明万物的本体;因此一个人的意见,自以为是,而否认他人的意见;如一元论,二元论,多元论,唯心论,唯物论等。有部分学者,误认佛学是一种高深的哲学。因为佛学也讲六根所对的六尘,推及一切万法的生、住、异、灭;如世间法所说的依、正二报的本体。但佛法的价值处,却在说明万法的实相。这就已经不是东西洋哲学所能企及的,况佛学的行、果,以实证一切法的一心真如,更非哲学家所能梦见的。佛学何止是高深哲学,已经是超出哲学的领域,而不是哲学了。 (丙)佛学与科学 现代科学最为人类所称许;因为它能把书本上的学问,实用在改进人类生活上的物质享受。所以科学家的读科学,与读别种的书,是不相同的。读科学的要点有三:l.因果律:由理论到实在的结论,如种豆得豆的同同相传。2.实际经验:收集材料,仔细研究以后,才写出理论来解释之,不加任何空想。3.分析:用经年累月的实验,以分析及观察一个个体之变化;或解剖一个个体,而察其组合。科学用此三种方法,以研究万物;然后知物之存在,为时间连续与空间和合的二种假想所构成;与佛学甚相同。人们学佛的过程,有四种合于科学的方法:一、信,二、解,三、行,四、证。一、信,是信佛所教人的法,是真的。佛说人有佛性,但为烦恼所障蔽,所以住在迷境。人若扫除迷妄,而生起觉悟,将来也可以成佛。你对于佛所说的这些话,没有怀疑,你就是对于佛教有正信了。二、解,你虽然信佛所说的话都是对的,但是第二你须要确确实实能了解那一句话里所包含的意义;没有糊涂不明白的地方,没有半懂半不懂,或是错懂的地方。三、行,对于佛说你会成佛这句话,你已经深信了;你又懂得怎样做才能成佛;那么,现在是须要你将佛所教的成佛方法,一步一步,切切实实地练习起来。不少认识字的佛门弟子,信佛讲的法,又能了解它的真实义,但是懒惰不肯将所懂的实行起来;这样虽有信、解,但到底还是等于不信、不解;所以学佛对于‘行’,我想:比信、解更重要。四、证,佛当时教人类成佛的方法,有八万四千法门。任何一法,凡有恒心而虔诚去修持的,有的即身可以成阿罗汉,成菩萨,或成佛。单单就我们中国来说,历来成道(得道成佛)的高僧、大德,如高僧传、圣贤录所记的,已经是很多了。这种人,都是精进勇猛的依佛教的方法去实行,终有一天,自己能实验出来,而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注:这句话,是梵文的音译;若译华言,则是:‘无上正等正觉’。)如佛一样的成佛。这样,就可以证明佛法的真实性。在佛学里,由学理讲到实行的方法,而教人依之去成佛的,差不多每一部佛典里都有。你看现在读科学的人,所用的科学法,就是佛学里教人成佛的法。甚至佛经的写法,差不多是和现代读科学的学生写实验报告一样。我个人的意见,以为读科学的人,来入佛学,比其他的人快。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