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证法师:永不休诊的救度 三[文字版](4)

所以往生之后,到底断惑是快还是慢哪?成就是快还是慢?还是不离万法唯心造的道理。所以要快的可以快,要慢的可以慢。上品上的人很快花开见佛,就可以到处蒙佛授记度众生了,所以慈悲的人就要上上品往生。蕅益大师说


所以往生之后,到底断惑是快还是慢哪?成就是快还是慢?还是不离万法唯心造的道理。所以要快的可以快,要慢的可以慢。上品上的人很快花开见佛,就可以到处蒙佛授记度众生了,所以慈悲的人就要上上品往生。蕅益大师说:『品位高下,全由持名之深浅。』所以要快的就要高品位往生,持名功夫就要深;要慢的这不用讲,大家都知道。

持名功夫之深浅,看各人对这一句佛号的体认——念佛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持名善根福德同佛
我们曾经讲过很多次,持名深浅,看各人对这一句佛号的体认。佛的能力是连等觉菩萨都不能知道一根毫毛,所以我们对于佛的能力和功德的真实状况,是不能充分了解,这只有佛和佛能够究尽。但是,我们可以用信心,对于佛的能力能够信得过的人,他对于名号的体认就深。真正相信念一句佛号就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的人,他的信心就够,持名的愿和实行也会强。

就像一个很崇拜爸爸,又对爸爸的能力很相信的小孩子,他叫起爸爸的名字一定是很威风啊,一叫爸爸就安心了。因为他知道一叫爸爸,爸爸来就是全力以赴,所以叫爸爸,爸爸的能力就会等于他的能力,因为爸爸来给他撑腰嘛。爸爸的财产就是他的财产,这种孩子打一通电话给爸爸,叫一声爸爸就一切成办了。这样的孩子在他心目中,一句爸爸当然就是无价之宝了,就是一切了!

真的深信念佛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的人,你想他怎么肯把佛丢掉去搞别的嘛。您想,他怎么肯把念头拿去打别的妄想呢?所以,真的肯定念佛价值人,自然只要念佛,才不愿意要别的,不愿意乱想了。我们想,一个真正知道金刚钻价值的人,怎么会不捡金刚钻,去捡什么垃圾嘛!

请大家注意,大家不要以为自己已经听说,已经知道念佛就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了,其实对娑婆的小事呀、小名小利都很在乎的人,就是还不肯定这句话,还不肯定念佛的价值,听说是听说了,信是还没有信哪。真正相信念佛是『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的人,他的信心深,自然会肯念,念出来力量自然就大,可以全佛全心,一了百了。以这样深的信愿来持名,功夫就深,真正能够体认持一句阿弥陀佛全摄佛功德成自功德的人,体认就是深,他一持名,功德力量就大,可以大到和佛一样大。能够相信蕅祖所说『持名善根福德同佛』的人,以这种深信的信念来念佛,自然心就不会乱,这持名的功夫就深。

同样是念佛,对佛力不能深信、不了解,而且又对自己的善根有怀疑的人,总是觉得念佛不会多有用啊,还是要自己背很多债务啊,还是要自己再去怎样怎样才行啊!这,就好像不识货的人,纵使送给他钻石,他也不敢、也不能换来高价,顶多是去和人换一颗糖果,吃吃就算了。这样的体认,持名的力量就非常的薄弱。没有信心的持名,力量薄弱,当然就降伏不了妄念,心当然就乱。所以夏老居士为我们说明了修学的次第,他说『理明』才能够『信深』,『信深』才会『愿切』,『愿切』才会『行专』。否则道理不明,常常就盲修瞎练,信不深、愿不切,行也不专,心随时都乱糟糟的,忽然间断气了,还是乱糟糟的。

有信愿行,一切都是佛背——同样一念心,可以选择享受业障,也可以选择享受佛力
一位童子说:『各位,你们还看不出来吗?大业障是阿弥陀佛把她背走了?小业障,师父现在还自己在享用啊。』

请问『大业障』和『小业障』的定义各是什么?事相上看起来好像是:有些佛背,有些又要自己负责。那么大家知道哪些是佛背?哪些是自己要负责的呢?其实就像搭飞机出国,我们自己只要带护照、签证和机票就好了,其它,人连行李都可以让飞机载。往生西方也一样,我们只要带信、愿、行就够了。有信、愿、行的时候,一切都是佛背,自己根本不需要背;是没有信、愿、行的时候,才很冤枉地要自己背什么小业障。这位童子说末学还有小业障留着在享用,其实同样一念心,可以选择享受业障,也可以选择享受佛力。末学推测令兄的状况也是这样,当他提起信、愿、行的时候就是佛背负业障,所以他看起来很好;当失去信、愿、行的时候,业障就得自己背。

凡夫要如何契入空性呢?念阿弥陀佛就是一个胜炒方便

一位童子说:『师父就是说,其实帮众生背业,就是告诉你业性本空。』
业性虽然本空,但是凡夫要如何契入空性呢?念阿弥陀佛就是一个胜妙方便,阿弥陀佛本身就是空性啊,而且是空有不二。我们念佛时专心在当下一个字,万缘自然都空掉了,而佛号又历历分明。由念佛当下就可以体会『即空即假即中』,由念佛的方便才能契入空性啊,否则凡夫怎么样都是执著有呀,才空不了呢!

一位童子说:『刚才我听各位学长说佛性、空性,可是问题是,事相上当你在受苦的时候,我觉得理、事不能圆融。』

我们如果认为『理』和『事』不能圆融,蕅祖就会问我们说:『佛法岂有二致耶?』『二致』就是不一致,不一嘛就是二啦,意思是佛法是不二法门,哪里会有二致,理、事不一致呢?这就是说,『理』和『事』并不是两回事,也并不是理和事一定要分开,要解一直说:『全理成事,全事即理。』显然是圆融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理、事不圆融呢?是因为凡夫根本就不讲理嘛!做事也不如理地做,修行也不如理地修。所以老和尚感叹说我们是『番仔』(台语),他都和『番仔』讲『番仔话一(台语),到番邦要讲番邦人士的话啊。

比如,我们都已经听了自性的道理啊,也听了我相是虚妄的,小水泡是虚妄的,也知道说应该要信自性啊,去掉我执啊。可是等一下去上班,还不是很计较:『都是我在做工作,他们都在摸鱼耶!』这种心念,就是不讲理呀,在加强我执,不讲理,和佛抬杠嘛!又比如说:『我很有压力啦!』『我很发心精进,别人都是很懒惰啦!』这也是在加强我执,不讲理嘛。我们都明知道犯错不好啊,犯戒不好,可是还是又要犯啊,这就是不讲理呀。都知道傲慢不好啊,可是等一下还是骄慢心又会起来啊,这就是不讲理呀。所以,并不是理、事不可以圆融,是我们自己不讲理,明知也故犯,要朝着不合理那个方向去做啊,才会变成理和事不一致。其实在佛菩萨讲理、如理的人来看,理和事从来都是一致的,始终是一致的,『全理成事,全事即理。』 这位童子说,大家都说业性本空,但『理』、『事』根本不能圆融。事实上,还在作梦当中的人,根本不知道梦是空,梦是假。就算梦本来就是空的,可是当梦到被人追杀,还是吓出一身冷汗,梦中总是不知梦,如果真的知道是梦,就算觉醒了。大家口说业性本空,可是面对境界的时候可一点儿都不空哦,又是说压力啦,这也压力、那也压力啦,又是很『郁卒』啦,又是吓呆了啦,又是慌慌张张、手忙脚乱啦。这就是梵网经菩萨戒所讲的『口便说空,行在有中』,我们嘴里虽然会说空的道理,可是实行起来的时候,却还是执著有。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