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证法师:永不休诊的救度 一[文字版](2)

他说他满难过,真是对不起,让你们难过。上次到嘉义来,末学给大家一些责备,结果大家都忘记『佛佛相笑』,都『佛佛相哭』,觉得很难过。 我们学佛的人,要有清楚明白的心,连难过也要弄清楚——自己是为什么难过?


他说他满难过,真是对不起,让你们难过。上次到嘉义来,末学给大家一些责备,结果大家都忘记『佛佛相笑』,都『佛佛相哭』,觉得很难过。
我们学佛的人,要有清楚明白的心,连难过也要弄清楚——自己是为什么难过?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当有人不赞同我们,我们为什么难过?这难过可以有几种不同的状况:

第一种,是觉得自己有错的地方,有没有做好的地方,对不起自己的佛性,这是惭愧的『惭』。

大家学过《百法明门论》,一定知道『惭』和『愧』是两种不同的心所,而且是很好的善心所。佛说:
『惭耻之服,于诸庄严,最为第一。』
什么叫『惭耻之服』呢?『服』是『衣服』的『服』,就是惭愧、感觉羞耻这样的衣服,在各种庄严的衣服里面是最为第一的。、也就是说,觉得对不起自己的佛性、觉性而羞耻,这样的心态就是起自于佛性的自觉,这是开发佛性,进步的原动力;所以佛说,穿上这种惭耻的衣服就是最庄严的。如果是因为自惭而难过,虽然一时难过,却是很值得恭喜的,十方诸佛都会为我们欢喜。

第二种难过的状况,就是:如果觉得因为自己有错误,会对不起别人,给剐人不好的影响,这就是觉得愧对他人。

『愧』是『有愧于他』,和『惭』——『对不起自己佛性』,意思有差别。
所以一般是讲『惭自』、『愧他』。『惭』和『愧』是两种不同的心所。不论是『惭自』或者是『愧他』,都是佛性自觉的功能起用了,也就是有『始觉』了。『惭自』和『愧他』的难过都是庄严而值得庆幸的,也是善心所,有这种心就会改善,就是进步的原动力。这一时的难过马上会雨过天晴,会越来越好。

第三种难过的状况,是觉得自己并没有错,甚至是相当好啊,是别人错怪了我,找我麻烦啊;因此感到很无辜、很冤枉、很怜惜自己,所以才难过。

这种难过就是以『我执』为出发点。以佛法来说,也就是一个错误的出发点,等于是箭在弓上,就已经摆歪了。大家都知道,学佛的方向就是朝着『破除我执』前进。在佛法当中,我执越轻的,地位越高;我执越重的,地位越低。所以,假如是以『保护我执』为出发点的难过,除了增长烦恼和障碍,在修行上实在是毫无意义和价值,甚至会越来越倒霉。

学佛一从根下手

我们有缘在一起学习佛法,而佛法广大无边,浩如烟海,我们有机会讲的法实在是很少很少。最善于说法的是佛,佛尚且说,他讲的法,如果比喻成手指甲上面的尘土,那么还没有讲的法,就是有如大地的尘土。既然有机会讲的法很少,那么最重要的就是要提纲挈领,把握重点,指出一条正确的方向,和把握正确修学的态度。也就是要从根下手,方向、态度对了,就成功一大半,否则就注定要失败。

听起来好像只有乐乐记得向安安老师致谢、致敬,乐乐这种存心和态度很好,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乐乐菩萨护持大家学佛和长年的『能量补给』,十多年来发心主持大家的『吃门』,这个辛苦也不是一般人能体谅的。大家每次都一定要记得感恩、致谢哦!人如果不能感恩,就不如禽兽啰!

净业第一福——『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_』如果自己在这方面没有下工夫力行,没有真的实践出来,既不能体会这么亲近的父母恩、师长恩,更要如何真正体会遥远阿弥陀佛的恩惠呢?没有真正体会,那么嘴里所说的就是抽象的空名词。

事实上,没有实践一定会吃大亏。为什么呢?没有真正体会出佛恩的人,是不会有真信心的,更不用说是深信,连浅信都不会有,所以结果会障碍自己的信愿和往生。

我们也讲过,自己对人不慈悲的人,很难以相信佛平白无故会对我这么慈悲,所以自己不行出慈悲,一定会障碍对慈悲的信心,结果会吃大亏。

没有行不能叫作真信

另外,五月十八日另一堂课,末后有讨论到『深信吾人心性』这个问题,大家记得吗?末学先提醒大家一点:我们都只是由文字语言,知道阿弥陀佛就是我的佛性,知道我们有佛性,知道念念相应就念念佛,这只是『初步听说』,很皮毛地知道而已,和『深信』是有天壤之别的。

我们听说是听说了,知道好像是知道了,知道我们有伟大的自性,阿弥陀佛就是我们的佛性、我们的本心,可是身口意平常所行出来的都不是这么回事;虽然知道我本是佛,很可惜现在做出来都还是阿修罗啦、胡涂虫啦、贪心鬼的样子。

依蕅祖所说的原则,没有行的是不能叫作真信的,当然更谈不上是深信。童子要注意不要犯了眼高手低的毛病。

『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虽然讲高深的道理,还是要从基层做起。不要讲高深的道理,讲得好像是法云地以上的菩萨,但是事实上连净业三福的第一福都没有做,这就可怜了。请记得:没有在行为上行出来是不能叫作有信的。

『自』的定义——我相的『自』,还是自性的『自』?

我们要注意检讨,当在用一个名词的时候,心里对这个名词的认识和定义是什么。

比如一般常常说,要靠自己啊,靠自力啊,很显然,这个靠自己的『自』,通常指的并不是『自性』,而是我执产生的『我相』。

所以这种靠自己、靠自力的思想,也不是蕅祖『五重玄义』里面讲的『信自』。
相反的,讲要靠佛力、靠他力,这个『佛』和『他』才是指自性,才是『信自』的『自』。也才是蔓祖讲的『了他即自』的『自』。大家要弄清楚,不要含含糊糊哦!

蕅祖说:『此之法门,全在了他即自。』这个『自』可不是『我相』这个自己哦!『了他即自』的『自』,是『自性』的『自』。请大家不要草草率率的,很快地就以为『了他即自』这个『自_』就是小水泡的『我』,很快就在『佛』和『现在的我』画上一个等号。大家要很小心,有人经常开口闭口就说:『那我就是阿弥陀佛啊!』其实,心中所认为的我,还是『我相』的我,并不是『自性』的我哦!

请各位童子要特别注意哦,有时候这种说法很有弊病。因为这样想、这样说的结果,并不是直下去承担起阿弥陀佛帮助众生的慈悲,而是反过来产生反效果,变成贡高我慢、妄自尊大,以为我是圆教的根机,我已经很了不起了;甚至以为我已经修成阿弥陀佛了,我的成就已经跟阿弥陀佛一样了,神气得不得了哦。不知道阿弥陀佛从因地修行就是非常谦卑,非常恭敬地低头尊重承事一切众生,才成就了无量无边的功德。因为童子很勇于承认过失,很勇于改过,很愿意改过,所以末学才直接讲哦。大家都是阿弥陀佛疼爱的孩子,而只有心真正和阿弥陀佛相应了,才能回极乐世界哦!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