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修行

一、 从国王的三个问题说起 俄国的托尔斯泰有一篇很有名的短篇小说,叫做《国王的三个问题》,内容大致如下: 有一位年轻的国王,刚刚登基,他想到三个问题:如果他能够在最恰当的时间做他应该

生活中的修行

一、 从“国王的三个问题”说起

俄国的托尔斯泰有一篇很有名的短篇小说,叫做《国王的三个问题》,内容大致如下:

有一位年轻的国王,刚刚登基,他想到三个问题:如果他能够在最恰当的时间做他应该做的事(最恰当的时机);知道应该与哪些人交往,不应该与哪些人交往(最重要的人);尤其是,如果他总是知道什么事情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事),那么他就永不会犯错误,可以做一个伟大的国王。

于是,他便张榜向全国的人宣布,谁能够告诉他这三个问题的答案,就拜其为师,并提供很高的奖赏。很多人前来应试,但都不能使国王满意。

最后,他决定去请教一位住在深山里以智慧闻名的隐士。为了表示尊重,国王穿上朴素的服装,并且在山脚就下马,把侍卫留在后面,自己一个人前去。

来到一个小屋前,看到一个老人正在挖菜园。国王走上前去,恭敬地行礼,并请教那三个问题。老人并没有马上回答,而是继续铲土。老人年事已高,铲土的时候,沉重地喘着气。

年轻的国王看到这个情形,说:“请把铲子给我吧,我来挖一会。”“谢谢。”老人说着把铲子交给国王,然后坐在地上。

时间慢慢过去,太阳已经开始落到树后,国王再次恭敬地向老人请教:“老人家,我来找您是要得到问题的答案。如果您无法给我答案,不妨明白地告诉我。”正在这时,他们看到一个陌生人跑过来,这人双手捂着自己的肚子,血从他的指头之间流出来,忽然栽倒在地,昏死过去。

国王和老人急忙把受伤的人抬进小屋,包扎伤口,悉心照料,一直忙活到大半夜。国王累极了,就靠在门坎旁休息。睁开眼睛时,已是第二天早晨,他发现那个受伤的陌生人正以奇怪的眼神盯着他。

陌生人以一种微弱的声音说,“您不认识我,但我认识您。我们两家是世仇,您曾杀死我的哥哥,抢夺我家族的财产。我知道您单独来找隐士,所以决定在您返回的途中杀您。但是一天过去了,您却没有回来。我离开埋伏的地方去寻找您,却遇见您的武士。他们认出我,打伤了我。我本想杀您,而您却救了我的命。经历这一番生死,我也看明白了,我们两个家族和解吧!”国王很高兴能有这样的结果,他可不想每天被仇敌谋杀。

下山之前,国王最后一次希望老人回答他的问题。老人说:“你的问题已经得到答案了。”

“我的问题如何得到解答呢?”国王奇怪地问。

老人说:“你昨天如果没有同情我年老体弱,帮我挖菜园,而是自己一个人转回去,就会在路上碰到你的仇人,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最重要的时间就是你帮我挖菜园的时候;我就是最重要的人;而最重要的事就是帮助年迈的我。”

“然后,当那个人跑向我们时,最重要的时间是你照顾他的时候;如果你没有照顾他,他就会死去,你们两个家族就会更加仇恨,因此他又是最重要的人;而你去照料他是最重要的事。”

“因此,最重要的时间永远是当下——此时此刻,它之所以最重要,是因为唯有当下,我们才能自由支配,过去和未来是我们无法自由掌控的;而最重要的人,是此时此刻跟你在一起的人;(当你独处的时候,最重要的人便是你自己。)最重要的事情,则是帮助眼前的这个人,使他从烦恼痛苦中解脱,使他快乐。因此,要专注于做好当下的事,并随时随地善待身边的人,因为人只是为了这个目的而来到这个世界的。”

越南一行禅师曾高度评价托尔斯泰的这篇小说,说其中揭示的人生智慧不亚于任何神圣的经文。

我们经常会谈到为社会服务、为人类服务,为世界的和平尽力,发愿对一切众生慈悲;然而我们却常常会忘记,身边的人正需要我们的关爱和帮助。

一个朋友谈到他面临的困境,他正在静坐,观修慈悲心,观想着把一切众生的痛苦吸入体内,然后把自己的功德、喜悦供养给一切众生,全身充满了慈爱、喜悦的觉受。正在这时,妻子在门外喊他,请他帮忙打扫一下房间,他生气地回答:“在我修行的时候,请不要打扰好吗?!”

如果你不能为你的妻子或丈夫、孩子、父母服务,你要怎么服务社会?如果你没办法让自己的孩子快乐,你又怎能期望为别人带来快乐?所以,修行真的是要脚踏实地,要缩小范围,回到当下,回到自己,回到家庭,回到亲友,回到同事,回到自己所住的社区。

我们要如何活在当下,在此时此刻与身边的人一起活在当下,帮他们减轻痛苦,让他们生活的更快乐一点。我们要怎么做?

答案是:我们必须要修持正念,把正念贯彻到生活中去。

托尔斯泰给的原则看起来很简单,但是我们若要付诸实践,就得藉助正念的方法去寻找这条生活中的修行之路。幸运的是,孔子在2500年前,已经清楚地指点我们,在生活中修行有九个要点。

二、 九思:在生活中修行的九个要点

《论语﹒季氏第十六》有一章,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意思是,孔子说:“君子常常做九个方面的反省:眼睛是否看得明白,耳朵是否听得清楚,脸色是否温和,容貌是否谦恭,言语是否诚恳,办事是否认真专注,有疑惑是否向人请教,发脾气是否考虑后果,见有所得考虑是否适宜。”

儒家的学问,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一个完整的修学体系。这一章很重要,可以当成儒家修行的一个口诀,这是孔子讲真东西了,把修行的口诀都告诉了大家。“君子有九思”,这就详细地谈到了入世修行的九个要点。

儒家是入世的修行。所谓入世修行,即是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业,无非是在待人接物上,磨炼自己的心性。这里很关键的一点,它是要求,随时随地、每时每刻保持觉照,这就是“格物致知”的工夫,也是“明明德”的下手工夫。

每时每刻保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觉照,用佛教的话说就叫保持正念。一般我们讲,保持正念都是把觉照力放在自己一个人身上,观照自己的内心,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儒家是在待人接物上修行,不仅要觉知自己,同时要觉知到他人,这个难度就更大。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