蕅益大师开示念佛法门(4)

夏莲居老居士他在闭关里念佛,亲身的体证,把念佛的这些功夫、境界跟我们说出来,非常实在。他告诉我们,“只要肯念,成佛一半”,你只要肯念佛,这已经成佛一半了。为什么?你肯念就已经在菩提大道上走了,直念下

  夏莲居老居士他在闭关里念佛,亲身的体证,把念佛的这些功夫、境界跟我们说出来,非常实在。他告诉我们,“只要肯念,成佛一半”,你只要肯念佛,这已经成佛一半了。为什么?你肯念就已经在菩提大道上走了,直念下去你就成佛了。所以他这里还说要抢救,“救得一句是一句”,这里面很有味道,我们念阿弥陀佛等于是跟我们的妄想在做斗争,我们不念佛的时候就是打妄想,那我们得抢救,等于跟妄想争地盘,你佛多念一句,妄想就少一句,佛号的念头多,妄想念头就少,你想想是不是?一天二十四小时,你看看你佛号的地盘多还是妄念的地盘多?得抢救!救一句是一句。心里要老有,这老有就叫一向专念,这个我们自己好好去体会体会。

  平时用功佛号让它不断,每天最好要有功课,蕅益大师开出的功课很具体,昼夜十万。昼夜是一天二十四小时,念满十万句,十万佛号念下来差不多得二十个小时,你要真能念十万佛号,那你的佛号地盘多,妄念地盘少,二十个小时是佛号,最多就是四个小时是妄想,那你的功夫怎能不成就!十万不行,蕅益大师降下来了,说五万,五万也得十个小时,再不行,三万,三万也得六个小时。得真干,特别是我们这里老年班、精进班的同学,要提起精进,你拿个佛珠自己数。这个功课固定下来,‘以决定不缺为准’,每天功课必须完成,不完成不睡觉,这就决定不缺。“毕此一生,誓无变改”,我这一生功课每天不落,每天不少,这是你的坚定心。念佛求生净土第一重要,其他的那都是小事,可要可不要,念佛求生净土这是非得要去的,所以念佛事情最重要。蕅益大师开出最低是三万佛号,初学的人可能会觉得有困难,一天六个小时,念一天两天行,念一个月两个月有困难,念十年二十年恐怕就不可能。为什么?现代人业障重,杂事多,空闲少,三万确实有困难。黄念祖老居士他也开过一个数字,他开一半,一万是两个小时,这个好多了。但是要求我们信愿要更坚固,你念佛功夫少一些,可是你的信愿坚固,能保证往生。

  蕅益大师讲,往生与否全靠信愿之有无,看你信愿具不具足,品位高下就看你念佛功夫的浅深。所以你念的功夫深,自然你的品位就高,你念佛往生就更有把握。实在一万如果都有困难,按照自己的工作情况安排,闲忙度,自己规定一个功课。譬如说一天五千佛号,五千佛号大概一个小时,数珠念佛,计数,实在再不行,两千。从少的开始做起,慢慢增加,不要减少,我至少得稳住一个基本数,多念那更好,但是不可以少。现在我们师父提倡除了念佛还要念经,所以现在最好加一部《无量寿经》,佛号少一点,念经补上。念一部《无量寿经》也要一小时,《无量寿经》讲的就是极乐世界,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你念经也是念佛,你是系念阿弥陀佛,这也很好。念经提升我们的信愿,念佛加强我们的功夫,信愿行一起修。贵在是一生誓无改变,这是显示你有真心、有诚意。‘若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为诳语’,如果你这么真干你还不能往生,那三世诸佛都成了诳语者,诳语就是骗人。那诸佛怎么可能骗人?说明你决定能往生。所以这一段话我们要牢牢记住,要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每天刻定功课,决定完成,一生不改,决定往生。

  守得稳这就要平时训练,譬如说遇到了境界现前,过去见到顺境你会贪爱,见到逆境会生瞋恚,现在要守得稳,境界现前,还是一句佛号,这叫守得稳。境界一现前心就动了,那守得不稳,那就往生不了。守得稳没别的,就是“熟处转生,生处转熟”。古人讲的,什么叫熟处转生?我们搞贪瞋痴很熟,生生世世都搞贪瞋痴,动不动就起来了,这些烦恼,这熟,要把它生疏。生处转熟,什么是生的?念佛很生疏,老忘记佛号,这很生,要把它变熟。怎么变熟?你老念,你一句佛号,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老念著它,你就念熟了。所以蕅益大师这里先让我们刻定功课,规定自己去熟悉它,念熟了,自自然然境界现前,你还是佛号,你不起贪瞋痴,那你功夫就成就了,念佛求生净土你有把握。真到这个境界,多令人开心!世间还有什么能比得上?所以下面说:

  【一得往生。永不退转。种种法门。咸得现前。】

  你看一往生到极乐世界你永远不退转,你是阿惟越致菩萨,阿鞞跋致菩萨,那叫不退转菩萨。所有的法门,三藏十二部,五宗八教,八万四千法门,统统现前。这现前是你现前证得,你不是只学一个皮毛,你已经通达明了,为什么?一即一切,你一门深入你通了,门门都通了,你也是明心见性,你也是大开圆解,你也是三昧相应,都一样。所以古人讲,“但得见弥陀,何愁不开悟”。我们很想开悟,不要求这一生开悟,你先求往生,到了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佛光给你一加持你准开悟。所以这里最重要的是专,专精念佛。下面说:

  【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遇教下人。又思寻章摘句。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遇持律人。又思搭衣用钵。此则头头不了。帐帐不清。】

  这是蕅益大师肺腑之言。所以念阿弥陀佛,修这个法门,最怕夹杂,‘切忌’,就是一定要避免,‘今日张三,明日李四’,就是说今天跟这个学,明天跟那个学,遇到哪个善知识了,很好很好,跟他学,听这个法门不错,又去学那个法门。底下讲,‘遇教下人’,教下是研教的法师,讲经说法的,专门攻大经大论的,你很羡慕,然后‘寻章摘句’,这是讲你也跟著研教去了。‘遇宗门人,又思参究问答’,这是修禅宗的,宗门人不立文字,他专门参究。这个“问答”是讲这些机锋话。古代禅宗师父点化弟子就用机锋问答,那是一点就透了,就开悟了。你听了这些公案你也很羡慕,你也就跟著去参禅了。‘遇持律人’,看到律宗的戒律法师,很庄严,威仪具足,你想著你也要学这个,搭衣持钵。搭衣持钵都有规矩,都有威仪,当然这个不能不讲究,但是我们基本的把它做好,像师父提倡的,在家人做好《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道经》和五戒,就很好了,出家人把《沙弥律仪》全部落实了,就够了,再往下面研究,当然不是不行,但是如果真念佛人,没时间搞这么多,专精最重要。一会搞这,一会搞那,最后‘头头不了,帐帐不清’,搞哪一门都没搞成功,针针不见血,都没扎透。所以下面说: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