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出家的时候,听老法师讲经,说佛将涅盘时,阿泥卢豆尊者请阿难问佛四个问题,其中一个是「佛涅盘后云何修道?」佛告阿难:「若今现在,若去世后,依四念处修道。」佛遗嘱我们要依四念处以度生死苦海到涅盘岸。虽然如是,余出家以来,从未遇到一位善知识劝修四念处法门。不修四念处法门不行吗?不修四念处则难以断惑证真成就圣道。总是在门外徘徊,与道不相应,遇南传佛教学者喊出「大乘非佛说」的口号,若是门外汉,心情的反应将如何? 北传大乘佛教真正是到了危急存亡之秋了啊! 修四念处是中国佛教的希望 我想我们汉传佛教处于这样的思想不稳定的局面,谁来负责把中国佛教稳定住呢?谁?我想就是各位法师要发心了。在佛学院里学习佛法的学生,讲授课程的老师要发心负起这个责任,要努力地振兴中国佛教。而只是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虽是可以的,住持中国佛教则嫌不足! 我是主张修四念处的,修四念处有什么好呢?它能断烦恼。刚才念的这四句偈:「常在燃烧中,何喜何可笑;幽暗之所蔽,何不求光明。」我们常在执着里生活,也就是在黑暗里生活,为什么不求光明?怎么求呢?就是修四念处,以破除我法二执。真能通达一切法如幻自性空,就能把黑暗破除去,内心里有了光明,就得入圣道了。 阿含教四念处 修四念处可以依《阿含经》的教法修;也可以依《般若经》的教法修无相四念处。四念处,对佛学院的学生来说是老生常谈,这有什么了不起?它真是了不起,常作如是观,就能破爱烦恼、见烦恼。身是不净,所受是苦,还有什么可爱的呢?这能断爱烦恼;观心无常、观法无我,能破见烦恼。爱见烦恼一破,就是阿罗汉果,是圣人,不是平常的境界啊!《大般若经》说:「须陀洹若智若断乃至阿罗汉若智若断,是菩萨无生法忍。」所以四念处也就是摩诃衍,不可以轻视的。 把爱烦恼断掉,看见可意的境界,心里不爱,心里不动,能得自在,不是很好吗?我们平常「常在燃烧中」,看见别人有荣耀,心里嫉妒,这是极令人羞耻的事!现在修四念处观,慢慢把嫉妒心调伏了,久而久之,就能发生作用。到时候听到人家赞叹你很有修行,你自己就能这样想:「谁有修行呢?色无我、无我所,受想行识无我、无我所,那么,谁有修行呢?」觅之了不可得,根本没有一个有修行的人可说;渐渐的,你的心就与无我的境界相应了。无我是什么?无我是圣人的境界。凡夫有我见,一切荣誉的事要有我才可以,圣人都希望他们离苦得乐,希望他们得到清净的荣誉。 所以,我们不要以为修四念处是小乘佛教的法门。学习解脱道之后,一样可以发无上菩提心,一样可以学习摩诃衍。只要你有无上菩提心,修不净观,不净观就是大乘法门;就算没有无上菩提心,能发出离心,得阿罗汉果,那就是圣人,不是凡夫了。中国佛教常常只是赞叹佛菩萨的功德,很少赞扬阿罗汉的,如早粥午斋念供之时,只供养佛菩萨,而阿罗汉不在内,但是在《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瑜伽师地论》中都有赞叹阿罗汉的法句。我们修四念处,得了圣道,修六度万行,弘扬佛法,广度众生,这不是无上菩提之道吗? 般若教无相四念处 若是根据般若经修无相四念处,那当然是更殊胜了。在《金刚经》中说:「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佛告须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这不是身念住吗?「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须菩提,若菩萨以满恒河沙等世界七宝布施;若复有人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此菩萨胜前菩萨所得功德。何以故?须菩提,以诸菩萨不受福德故。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不受福德?须菩提,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着,是故说不受福德」,这不是受念住吗?「须菩提,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这不是法念住吗?「佛告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昔在燃灯佛所于法有所得否?不也,世尊,如来在燃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这不是法念住吗?这是般若无相法门,以无相般若总观身受心法不可得的。但是特别有业障的人,可能修不来,那怎么办呢?拜忏!大悲忏也好,梁皇忏也好、千佛忏、万佛忏都好,拜了忏再去静坐修止观,就容易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