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阿弥陀经要解》述义 第六讲(2)

好,第十一个是“憍梵波提”长老。我们看看他们的故事,也很有意思。憍梵波提虽然是一个阿罗汉,但是他有个不良的习惯,就是吃了东西之后像牛一样的虚哨。这是由于他以前做沙弥的时候,看到一个老比丘在那儿诵经,

好,第十一个是“憍梵波提”长老。我们看看他们的故事,也很有意思。憍梵波提虽然是一个阿罗汉,但是他有个不良的习惯,就是吃了东西之后像牛一样的虚哨。这是由于他以前做沙弥的时候,看到一个老比丘在那儿诵经,他就骂人家诵经像牛一样。那个比丘已经证到阿罗汉果,赶紧叫他忏悔。他忏悔之后但还是感得五百世为牛之报。所以骂人家一句话,就有这样的果报。由于他感得五百世为牛,虽然今生修行断烦恼,但有这个习气。佛怕一般人不了解他的道德又诽谤他的话,反而让人造了口业,就把他迁到天上尸利沙园受天供养。所以他过的日子倒是挺舒服,佛在那里受马麦报的时候——吃马麦的时候,他还在尸利沙园接受天人的美味佳肴:受天供养第一。下面是“宾头卢颇罗堕”。宾头卢颇罗堕这位尊者呢——在戒律里面讲,本来一个比丘只能用铁钵或者瓦钵,当时有一位长者就用栴檀木做了一个钵放在刹竿上,说谁有神通拿到这个钵,这个钵就归谁所有。宾头卢颇罗堕尊者就用神通把这个钵取下来了。佛就呵斥他,让他久住世间,不能涅槃。末世的众生要供僧,宾头卢颇罗堕尊者都要过来,所以叫“福田第一”。“迦留陀夷”,叫“黑光尊者”。他的身体放出黑色的光,人见了都很害怕。戒律里面讲,他有一天晚上的时候去托钵,把人惊吓得造成了很严重的后果。佛就禁止夜间去托钵。但迦留陀夷他很有慈悲心,教化众生的人数很多。

“摩诃劫宾那”,是“知星宿第一”,就是知道天文。而且他的开悟是说有一个比丘跟他同房,给他讲佛法,他开悟了。跟他同房的比丘是佛的一个化身——化过去的。“薄拘罗”叫善容,“寿命第一”。“善容”,就是他长相很庄严。他的寿命第一,活到一百六十岁。这“寿命第一”是来自于他不杀生的戒。这条戒他持得很清净,就感得五种不死。把他放在一个盘子——就是煎锅、熬盘——里面,用火来煎,他不死。然后放在一个锅里面,用水去煮,也不死;然后就把他推到水里去,他也淹不死;然后被一条大鱼把他吞进去了,这个鱼也咬他不死。最后这个鱼被渔人捕上来,父亲买回,将用刀破这个鱼腹,他还活在那个地方,大声呼救。感得五种不死,这就是他持不杀生戒所导致的。最后是“阿楼驮”,叫“无贫尊者”。他是佛的堂弟。“无贫”,说他因地当中供养了一个辟支佛,由供养辟支佛感得九十一劫物质、财宝丰富的果报。他为什么叫“天眼第一”呢?这一世他修道常常放逸——就是昏沉、昏睡,只要佛一说法,他就开始要睡觉,佛就呵斥他:“咄咄何为睡?螺蛳蚌蛤类。一睡一千年,不闻佛名字。”佛就呵斥他:你为什么要睡?就像螺蛳蚌蛤这一类的众生,躲在壳里面不知道天日,一睡睡一千年也不闻到佛名字。阿楼驮一听,感觉到极为惭愧,就发起了精进勇猛的心修行。这样由于心发得太猛了,七昼夜修行,就眼睛不行了——瞎了。佛很怜悯他,就给他传了一个法门,叫乐见照明金刚三昧。这样呢,他就马上金刚三昧成就,观三千大千世界就像手上的果,天眼第一。

好,你看这十六位尊者,每个人各有特点。实际上向我们提醒:这些佛弟子各有好乐,或者好乐智慧,或者好乐神通,或者好乐禅定,或者根机很钝,等等,我们都能在十六位尊者当中找到跟自己相类似的一个人物。于是这些人都是当机众,都能得到净土法门的利益。我们这些人也能得到这样的一个利益。这些常随的上首弟子,他的本地都是法身大士,示现作声闻,作影响众。那么“众”有发起众,有结缘众,有当机众,有影响众。“影响众”,就是这些佛菩萨过来示现弟子,来作一个榜样,让大家对这个法门产生信心。这些“法身大士”示现,他自己心里很明白。但同时他也闻到净土——弥陀名号——摄受功德,也能够得“第一义悉檀”的利益。增上这种功德,破除一切无明烦恼,自净其心,心净则佛土净。说他是当机众”也可以。所以又是影响众,又是当机众。

好,下面就是菩萨众。菩萨众列了四位:文殊师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萨、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与如是等诸大菩萨。这,上首的四位菩萨。“菩萨摩诃萨”就是法身大士——大菩萨,又叫“大道心成就有情”,他的慈悲、智慧双运,自利利他。佛是法王,那么文殊师利菩萨为佛的长子,绍隆佛的家业,称为“法王子”。你看,菩萨众里面文殊师利菩萨是智慧第一的,也表明:不是具有根本智,就不能证明和信解净土法门。所以把他摆在第一。弥勒菩萨是未来的第五尊佛——“当来成佛”的,现在正在兜率内院示现等觉菩萨,以后在第十小劫的减劫人寿八万岁的时候,要来到我们这个地球示现八相成道。龙华三会,广度众生。弥勒菩萨在《无量寿经》里面是作为净土法门的所付嘱者,也表明龙华三会一定还要宣说《阿弥陀经》,宣说净土法门。下面的不休息菩萨,叫做乾陀诃提菩萨,就是“旷劫修行”,没有休息——“不暂停”。一个菩萨自利利他的行持如救头燃,时间、精力非常宝贵,如果不能成就阿鞞跋致,不能利益众生,就不能有一刻的懈怠、放逸,这叫乾陀诃提菩萨。常精进菩萨,也就是自利利他不疲不倦。为了救一
个众生,那都是生生世世追逐不舍,没有疲倦,这就是常精进菩萨。那么这些都是等觉菩萨了。

“深位菩萨”也都要求生极乐净土,就表明这个净土法门三根普被,等觉菩萨也不越出这法门之外。为什么这些大菩萨也要求生极乐净土呢?这里一方面表达像《华严经》的概念:十地菩萨,地地菩萨不离念佛、念法、念僧。他为什么不要离开三宝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无上正等正觉能够快速的圆满成就。普贤菩萨以十大愿王劝进善财童子与华藏海会四十一位法身大士求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也就是到极乐世界能够快速的成佛。快速的成佛,这是法藏菩萨——阿弥陀佛因地——发的大愿的核心内容,也就构成了这些法身大士求生极乐世界的一个根本原因。再就是这些通途的菩萨要得大乘圆顿的佛果,他的种性一定要转换。如果不转换,就好像一般的做官:科举考取进士——考取做官的资格,从低级官员做做做,做到高级官员,做到宰相——到顶了。然而如果能够直接投到皇宫做太子,他的种性贵压群臣。有这个种性的转换,十方无量无边的菩萨也就有必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来做阿弥陀佛的法王子。这些深位菩萨都求生极乐净土,所以我们这些业力凡夫更不敢去轻慢了。

最后是列天人众。这里提出“释提桓因等,无量诸天大众俱”。“释提桓因”翻译中文为“能为主”,就是“忉利天王”。有点像我们中国一般讲的玉皇大帝。那么忉利天是在我们这一四天下的须弥山顶上,又叫三十三天。三十三天呢:东、南、西、北各有八天——三十二,中间有中央的一天。在须弥山顶上,下面有四天王天,上面有夜摩天、兜率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这就是欲界六天。欲界六天上面,修四禅定就有色界的十八重天,再修四空定有无色界的四重天,也就是三界的二十八重天。无量的诸天也都参与了这个法会。还有“大众”,这个“大众”含摄的面就更广了,十方无量无边刹土的天人参与了,还有天龙八部、人非人等,都参与了这个法会。也就表明净土一法所摄的根机非常广大,是针对九法界众生,针对十方无量刹土求解脱的众生所施设的。都能给他究竟的利益,就能感得这些与会的大众,构成了非常殊胜的众成就。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