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的问答(6)

问:请问是否可佩带楞严咒?进入洗手间或冲凉时是否要除下? 答:可以佩带楞严咒,这是佛经说的。虽然不会念楞严咒,但佩带在身上,鬼神也会尊敬。入洗手间或冲凉,一定要取下,这是对经咒的恭敬。 问:请问老法师

问:请问是否可佩带楞严咒?进入洗手间或冲凉时是否要除下?

答:可以佩带楞严咒,这是佛经说的。虽然不会念楞严咒,但佩带在身上,鬼神也会尊敬。入洗手间或冲凉,一定要取下,这是对经咒的恭敬。

问:请问老法师对佛教历史上重男轻女的传统倾向有何看法?

答:你有看法,我没有看法。学佛的人应当要学佛的看法,佛的看法是平等的,不但男女平等,人跟畜生平等,人跟蚊虫、蚂蚁也平等。我们要学会这个看法,决定不可以有歧视,心才真正能平静下来。心不平是障碍,就是‘业障’。佛经告诉我们:世尊当年在世,印度四姓阶级极不平等,世尊提倡剃度出家,四姓阶级一律平等,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世间种种的不平等,是因为众生造作的业不同,业报造成了不平等的现象,不是原有的。

问:弟子已到适婚的年龄,父母时常会去问神、算命来问卜婚姻,请问应如何处理?

答:普贤菩萨教导我们‘恒顺众生,随喜功德’。这个问题,不能问别人要问你自己,你自己要拿定主意。人在一生中不能没有工作,工作繁多,你选择哪个行业、哪种身分?出家是许多行业里面的一种行业,许多不同身分中的一种身分,你要认真去考虑,哪一种身分适合你。不选择出家身分,结婚是可以的。结婚对于自己修行没有妨碍,因为在家修行证果的人很多,关键是在你修行如法不如法、功夫得力不得力,这些我们都可以从近代往生录里面得到证明。

问:年轻时曾做见不得人之事,为此寻死未遂。学佛后仍疑神疑鬼,总觉他人在背后指点,羞愧难当。思及此事,无法念佛,生活非常压抑,请问该如何?

答:根据你的说法,这确实是魔障,必须有善知识开导,把情结解开。在外国遇到这种事情,可以看心理医生。过去、今生我们遇到的缘不一样,如果将前后事实都搞清楚,这个情结就能化解。当然佛法比这些心理医生更高明,所说的更透彻,但是遇不到善知识就比较困难了。

佛法讲极重的五逆十恶罪都可以忏悔。《观无量寿佛经》讲的阿阇世王,杀父亲、害母亲,跟提婆达多合作破坏僧团,五逆十恶罪造全了。阿阇世王临命终时至心忏悔,念佛求生净土,结果往生了,品位是上品中生。我们透过这样的学习,真正了解忏悔功德不可思议!

问:有一位老板经常做坏事,只因为他是老板,我们又不好开口,使他变本加厉。但我觉得不讲出来,就等于给他机会让他做坏事,但听人说:讲出来他会更恨你,会更伤害你,不知如何是好?

答:你还是不说的好。你可以把我们流通的《了凡四训》光碟片给他看,让他自己去反省、觉悟,这比什么都好。用旁敲侧击的方法,不要直接说他,直接说恐怕他不太容易接受,会起反效果。

问:我在公司担任重要的工作,有时为了争取一些利益,会做违背佛的事情,心里很矛盾,请问这些是否会影响修行?

答:我们经商为了争取利益,利益是应当争取的,但我们拿这个利益做什么?在佛法里面有不少商主菩萨,这是佛菩萨应化在世间从事于这个行业。而经商赚取的利益,不是自己享受,是帮助社会苦难众生,这是菩萨的作法,你能这样做就对了。

问:学佛要达到无心境界,请问无心境界是否事业也不要努力了?

答:佛家讲无心的境界,不是说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了,那是错误的。就像我们讲的‘放下’,有些人误解了,把工作辞掉什么都不干了,现在没有钱,生活成了问题,这是完全错会意思。佛菩萨教导我们放下,是放下自私自利、名闻利养之心,不是把什么事都放下。

‘无心’的意思,就是无妄心有真心、无恶心有善心,不是连真心也没有,善心也没有,这就变成木头人,那就错了。大乘经讲‘无心’,是指无妄心的意思,也就是无妄想心、无分别心、无执着心。而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正觉心、慈悲心,这是真心,这个心有,与这五种心相反的没有。

我们用真心去工作,无论在哪个行业、工作岗位,都是菩萨事业。佛菩萨是‘学为人师,行为世范’,做一切众生的好榜样,我们在同行里面,就给同行做一个好模范。譬如,你所经营的事业,决定要用真诚心去做,利益一切众生,决不为小利而伤害众生。菩萨商人决定是货真价实,如果真为赚钱,要用真诚心赚钱,绝对不会少赚。若用造罪业、欺骗众生的手段赚钱,还是命中有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所以决定不用欺骗人的手段谋取利润。

问:家庭生活困难,仅靠丈夫工资维持生活,我很想出去赚钱帮助家用,但我多病,正好赚的钱只够看病。请问我是在家精进念佛,还是出去工作?

答:你要把烦恼放下,人常在烦恼当中,对身体健康就会造成很大的障碍。要想身体健康,一定要常生欢喜心,并且常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希望你将《了凡四训》电视剧一天看一遍,一年都不间断。你向了凡先生学习,学他的存心、生活与处事待人接物,命运自然就转了。

问:皈依之后,原来的皮鞋、羽绒服等,请问应如何处理?

答:这些事情都不要放在心上。皈依之前,你所购制的羽绒、皮革等物品,全部都可以使用。佛家不食众生肉、不穿皮衣与毛衣,这是培养自己的慈悲心。实在讲,这些也是形式,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有爱心对待一切众生,这比什么都重要。晓得要重实质,形式无非是做给别人看,目的是提倡慈悲心而已。

问:我们使用个人电脑,许多人都能善用上网查阅资料,但有人不能善用,反而用在写电子邮件或浏览其他的网路,请问如此是否造成修学的障碍,又该如何处理?

答:网路的内容非常复杂,实在讲,正面的东西少,负面的东西多。我们今天利用网路来传播佛法,便利一些距离遥远而无法到现场听经的同修,所以我们每一场的讲演都上网。若你能收听这些讲演,这是正面的、清净的。

三十多年前,台湾有些官员向方东美老师提出疑问,谈到世界再强大的国家也有亡国的一天,他们举例说:‘美国现在是世界上最强的国家,将来亡国的第一因素是什么?’方老师答:‘电视。’然后他警告政府,台湾的电视内容虽然还没有像美国那么糟,但是已经有这种趋向了。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