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活的问答

问:请法师开示农历七月份的意义? 答:这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在佛法里,农历七月有一个特别的意义,就是每年的七月是结夏安居。世尊在世时,弘法利生活动的区域,大多在印度恒河流域。而印度的

问:请法师开示农历七月份的意义?

答:这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在佛法里,农历七月有一个特别的意义,就是每年的七月是结夏安居。世尊在世时,弘法利生活动的区域,大多在印度恒河流域。而印度的夏天是雨季,每天都会下雨,僧团托钵相当不方便。所以,在这三个月中,出家人不出去托钵,可以接受居士们的供养。除这三个月之外,弟子们平常都在各地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在每年夏安居的时候回来,亲近世尊,接受再教育,进行集训。像美国许多公司的职员,从经理到员工,每年一定有两次至三次的再教育,接受更新的科学技术。如果他不接受再教育,就会被淘汰。因此,佛法夏安居的这三个月是属于再教育,把各地弘法利生的同学召集回来,使他们每年都有机会亲近老师,提升境界。

问:世间法是过眼云烟,只求有一个稳定的工作、稳定的收入,没有更高的要求,请问这种作法对吗?

答:非常正确。真正觉悟的人,知道人在这一生当中,只要衣食足就够了,何必做得那么辛苦?我们在南洋看到马来族的人,做一天工休息两天,做一天够三天吃,他就不再去做了,很会享福。再看看一些人拼命积蓄、赚钱,赚到死,钱是赚了不少,但没有享一天福,你说冤不冤枉?那些钱不知道以后给谁用,远远不如马来族人聪明。所以,我过去也曾建议同修,好好认真努力工作一年,可以休息两年,这两年好好学佛。这个方法好,真正聪明人肯干,把什么都放下,认真努力修个两年,决定有成就。

问:自从阅读《往生论》后,不再想与外人接触及闲话家常,只愿在家中净修念佛,请问这样是否太执着?如何能恒顺大众?

答:初学人执着有好处,因为自己的功夫还不得力,要着重修持。儒家也讲‘择善固执’,所以初学应该要执着。何时才恒顺众生?到自己有定功,不会受外缘影响、诱惑时,就可以恒顺众生。若是见到五欲六尘的诱惑,还会起心动念,你随顺就会造业。自古以来,这样的例子也很多。

我当年学教,李老师就限制我们,未到四十岁决定不可到外面讲经。四十岁之前讲经,也只能在台中莲社、台中慈光图书馆练习,就是怕我们受不了外面的诱惑而堕落。这是老师对于学生的爱护,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自己能不能禁得起考验?禁不起,就保守、固执一点好。

问:弟子对于基督徒的家人不礼佛等诸多意见,请问是否应以默然回应?

答:可以。你有能力,就要跟他讲解清楚;没有能力,就默然待之,不要与他起争论,因为他不了解事实真相。在新加坡,有许多天主教的神父、基督教的牧师都在读佛经,都想了解佛法,这是好事。

问:平时我不喜欢与人接触,有人打扰我做功课,我便生烦恼,请问该怎么办?

答:他打扰你做功课,你要慈悲一点,因为他不懂,你要原谅他,不必生烦恼。我们用方便法来回避就好,尽可能不影响自己的修行功夫。

问:有些学者讲儒家是乐感文化,佛家是苦感文化,请问这之间内在的因缘?

答:没有因缘。说这种话的人,对儒家没搞清楚,对佛家也没搞清楚。佛教人离苦得乐,怎么会是苦感文化?他对佛教不懂,不要去理会他所说的。

问:我现在念佛,不爱讲话,许多客气随缘的话都不会说,也不想多说,但这与许多众生的缘分结得很少,请问这是不是不慈悲?还是少智慧?

答:这个问题在个人发心。如果觉得自己现在业障重,智慧少,专心念佛,求定求慧,这是好事情。暂时不与众生结缘,但是把所修行的功德念念都回向众生,就与众生都结缘了,不一定要与众生讲话才是结缘。讲话结的缘,有时是结恶缘,不见得结善缘;将自己修行的功德回向,这是纯善的法缘。到自己功夫成就,智慧开了,再来广度众生。我们把修行分成这几个阶段,这是很如法的。

问:我的朋友和姐姐都有婚外恋,请问我怎么对待这个问题?

答:这个事情,在现今社会上相当普遍,当然做为朋友、家亲眷属应当要劝告。而劝告要有智慧、善巧,不可以伤对方的自尊心,太直接反而收到反效果。最好用《十善业道经》与《了凡四训》来劝导她;若她真正能修学,她的过失自动会改。

问:我丈夫经常去卡拉OK喝酒寻欢,我说了很多次都没有用,请问这种人还有药可救吗?

答:那个药就是你自己,你不救他谁救他?你学佛要有智慧,要有善巧方便,要很有耐心的去度他,他就是你度众生的第一对象。

问:家人都不信佛,请问要如何弘扬佛法?又如何处理老人后事?

答:帮助众生最重要的大事,就是将佛法介绍给一切众生。家人都是你度众生的对象,而且家人可能特别难度。既然做一家人,总是有缘,如果没有缘,绝对不会变成一家人。因此,你要有善巧方便去帮助他们,最重要是你自己学佛后的身心变化,如果家人觉得你学佛变了一个人,变得令大家欢喜,令人赞叹,他们就会来学佛了。

这必须要有智慧、善巧方便。佛跟我们讲的四个原则:‘四摄法’,‘摄’就是摄受众生,四种摄受众生的方法。学佛之后,对家亲眷属要格外认真为他们服务,这就是布施。决定不要说他们的过失,要赞扬他们的善心善行。他们会发觉你学佛之后,懂得孝养父母,尊重长辈,和睦兄弟,爱护晚辈,你真诚的慈悲流露出来,家人看到怎么不受感动?等到他们向你请教的时候,你再把佛法的道理细讲给他们听,他们就全得度了。

千万不可以学了佛,受了三皈五戒,看到家人不如法就说:‘不行!你破戒了,将来要堕地狱。’那家人都把你看作冤家对头了。学佛要有智慧,对什么人该说什么话,要有技巧,要有分寸。所以,一个人学佛,真的是一家人都有福。你要如何去落实,去教化家人?就是把佛陀经典上的教诲,统统做到就行了。

问:请问如何合理用经商赚来的钱,才不至于造业?

答:学佛的人应当懂得,无论从事哪个行业,所得到的利润都要帮助世界苦难众生,自己生活 越简朴越好。实在讲,越是简单的生活,越是健康的生活。新加坡的许哲居士一百岁了,一生没有生过病,心地清净慈悲,生活非常简单、清苦。每天吃一餐,不吃油、盐、糖,只吃生菜;衣服是垃圾桶里捡来的。李木源居士问她:‘你为什么不做一件新衣服?’她说:‘我天天跟最穷的人在一起,我要是穿上新衣服,就对不起他们。’这是菩萨,不是凡夫。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