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中重读这段开示,体会祖师悲心,誓当依教奉行,书此自警,并愿与同修共勉!
如何护持亲人往生 常 随
现代人多提倡“生涯规划”,举凡子女学业,个人事业,莫不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详加计划,细想,人生数十寒暑,如梦幻泡影般,匆匆而逝!我们肯为这短暂的“梦幻人生”,详细规划,却少有人肯为那永恒庄严的往生道业,做“生”涯规划,这样怎算是—个有智慧的人呢?尤其是我们最亲、恩德最重的父母的道业、更是要我们早日规划、努力护持。所谓“亲得离尘垢,子道方成就”!这是我们日夜所企盼的! 然而,亲人能否往生,却有其主、客观因素,必须因缘具足,才得往生。所谓主客观因素,就是往生者本人深信切愿执持名号,家人平日尽心护持,临终谨慎从事、如法助念;加上莲友从旁帮忙,诚心助念。主客三方,因缘和合,如鼎三足,一定百不漏一,万修万人去了! 如何护持亲人往生,依时间的过程,略分平时、病后、临终,三个阶段来叙述:
(甲)平时: 一、陪做功课:认真、有恒地做好早晚课,是往生资粮的主要来源。老人体力较差,精神不继,坐下来就容易打盹,而且气力不足,要持续出声念,也力有未逮。若子女能常陪老人家做功课,自己的功课不断,而父母道业有成,岂不一举两得! 二、鼓励散课:一般老人心常散乱,有的回忆过去、忧虑未来;有的担心子孙,猜疑他人;琐碎细事,常起烦恼。修学净土,应当忆佛念佛,净念相继。平时常杂念纷飞,往生恐有障碍。如能鼓励亲人克数散课,纷散杂念,就能渐趋纯净。所谓“事父母几谏”,这也是要子女勉力去做! 三、行解相应:净土法门着重信愿行,不一定要深入经藏,但也要先行随分解。父母年过半百,固然不须研经学教,但对于佛法的大要,尤其净土法门的要点,必须再三强调,深烙脑海。如此方可使父母亲人,痛念生死无常的苦楚而发菩提心,以深信切愿的志向而持佛名号。 然而漫谈无根,不如引经据典。因此每天晚课后,不妨念—段经文法语,再针对亲人的情况引申对治。如此既有根据,又机理双契。至于所念的经文法语,不必庞杂广泛,但直指净土宗要,言简意赅即可,以下几部提供参考: (一)印祖文钞(或文钞菁华录):文钞普被三根,大凡敦伦尽分,深信因果,专修净业,去障除病,内容包罗万象,却又处处指归净土要义。可以说是近代人修学净士、出离生死的无上妙方! (二)龙舒净土文:言语近而意旨深远,内容完备却又简洁扼要。词语殷勤恳切,可谓剖心沥血,又夹以事例法语,是一部事理完备的净土宗概要。 (三)无量寿经四十八愿:知阿弥陀佛慈悲本愿,使亲人的发心与佛心相契合。尤其第十八愿十念得生愿,令一切念佛人,对往生生起无穷的期望与信心! (四)雪公老师有关净土的开示如:雪庐老人净土选集、新元讲席贡言、净土安心法门等。雪公老师一生专弘净土,所说法要殷殷恳恳,毫无废言;一字一句皆如暮鼓晨钟,足以振聋发聩,为往生西方的最佳导航。 (五)往生实录:尤其明伦月刊所刊过的往生事例,都是当代莲友大德,甚至有些是父母所认识的莲友,读来倍觉亲切,容易生起“彼既丈夫我亦尔”的精进奋发的志向!
(乙)病后: 老人身体脆弱,而无常迅速,犹如石火电光,人道机缘却往往稍纵即逝。因此子女对父母道业要念兹在兹,对父母的身体也要反应敏锐,一有病痛,就要有无常将至的心理准备,而迅速采取行动: 一、告知病情:父母若得重病、绝症,须委婉告知,不必一味隐瞒,致使措手不及。并且善加慰导,早为往生道业,作最后冲刺!此时子女陪作功课要更密集,督导散课须更恳切。早晚课应加强发愿,及祈求临终无障碍。 二、启请善友:启请熟识知识莲友,定期陪父母念佛,并开示祖师法语。这些开示与鼓励,将如清凉剂般,不仅能消除病人的烦恼,也能使久病颓丧的身心,一次次的提振起来。 三、劝慰发心:每个人宿生都有业习,今生也难免许多业障。在经久病的折磨,更容易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如何针对父母的内心障碍,加以对治化除,是病后开导的一大课题。这时须经常引导父母发起三种心:
(二)菩提心:发菩提心,则心与佛气氛相同,定能感应佛慈接引。因此劝父母发菩提心自念过去、今生父母仍轮回六道,其恩德未报,愿往生西方,再回入娑婆度父母家人及一切有缘人;并愿今生所受种种苦难,不愿他人再受;愿能往生再来度尽一切同受苦难的众生等。 (三)信愿心:人生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且能得闻净土法门,此又难上加难了!如此良好机缘,若今生不往生,一入轮回万劫不复,永难再遇得度机缘了!而西方极乐,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上善聚会,清净庄严。佛言所说,经典所载,决不骗人,况且往生前贤,多如牛毛,只要依经典所说深信切愿,绝对可以往生,不必怀疑!
久病之后,家人往往病急乱投医,终目忙于找名医、跑偏方,把病人当“药橱”及“实验品”,反而把重要的念佛,求生西方最紧要的事,排在其次,或漠然视之!,因此生活的步骤乱了,佛号也提不起来了,等到医药罔效,无常已至,措手不及,便颟顸而逝,两头落空,真是令人惋惜!殊不知阿弥陀佛是阿伽陀药,万病总持,能一心念佛,寿未尽则病速愈,寿已尽则速往生。其中的轻重宾主,此时必须决然判明,不可混淆!这才是真正求往生的人!甚至也有人平时念佛求生西方,病后却反而对阿弥陀佛失去信心。而改念其他经咒,忙于做其他法事,将终日练习的“看家本领”、“往生靠山”,束诸高阁。以为:“念佛不够力,须再念其他!”平日八识田种下这种“不信”的种子,临终如何依靠佛力往生?藕益祖师说:“非信不足以启愿,非愿不足以导行”,“信”立不住脚,“愿”、“行”当如何真切?而且雪公教化,师承印祖,莫不极力提倡,专修净土,专念弥陀。谆谆教诲,言犹在耳!若病后乱了阵脚,杂乱无章,那么有师承,竟然变成了无师承,可贵的无价珠宝从此抛了,岂不大大可惜!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