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佛学与法学的对话(2)

其次,佛教史上,往往是世俗政权大力弘扬佛教从而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佛教在唐朝最为鼎盛,而唐代也是中华民族鼎盛时期。唐朝许多皇帝都任用高僧作为国师。尽管历史上许多佛教高僧享有极大的

其次,佛教史上,往往是世俗政权大力弘扬佛教从而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经济的发展。众所周知,佛教在唐朝最为鼎盛,而唐代也是中华民族鼎盛时期。唐朝许多皇帝都任用高僧作为国师。尽管历史上许多佛教高僧享有极大的尊荣,但是真正的大乘行者从来没有任何权力欲望或诉求;而是在因缘成熟之时,为国家和民族竭尽心力。例如,僧一行禅师在天文学史上作出了辉煌的成就,最后积劳成疾,吐血而逝;唐玄奘不畏艰险西行取经,促进了印中两国文化交流;善无畏、不空等著名僧人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程:您所说的话让我产生一种感觉:佛教是给富有智慧的人准备的,因为只有哲人才能进入不受日常好恶干扰的宁静境界。

杨:我认为:与其说“佛教是给富有智慧的人准备的”,倒不如说“佛教是给有缘人准备的”。你已和我讨论佛学与法学,说明你与佛有缘,你又有较高的智慧,那么只要你信、愿、行三事具足(即:信仰佛教的理论,愿走学佛的光明大道,又能如法修行),你也会大有成就的,也能实现“学佛和学法相互促进,修持的境界和法学的境界双丰收”。

一乘顿教既深人世法之中,又超出世法之上。佛所揭示的是关于宇宙、人生的圆满和终极的真理,我们对此真理唯有仰止和追求,不存在所谓佛教“在现世难以抵御的欲望享受面前适当让步”的问题;一切众生都有佛性,佛教的最终目的就是:令众生都能发心学佛,努力精进,坚持不懈,永不退转,逐渐接近宇宙人生的真理,直到实证佛的果位,转肉身为法身,转无常为永常,转秽土为净土

如果让圆满揭示了真理的佛教在迷真逐妄的世俗的“欲望享受”面前“让步”,我想:这对佛学和法学都没有好处。学佛修行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者若未到八地 (不动地)菩萨境界,有退转的可能。故冯达庵大阿阇黎所著《<金刚经>提纲》结经偈云:“……奉劝后来诸学人,未达顶峰勿遽止。”(信息来源:摘自《中国佛教协会五十年文集》)

编辑:小月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