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教育的根本目标是造就一批续佛慧灯、弘法利生的高僧大德,并以此为核心,建构起统一强大的佛教教团。从这个根本出发,由体起用,以主驭宾,才能更多更好地培养出佛教的社会活动和资生事业人才,以及学术研究和文化教育人才。 四、对三类教育模式之再检讨 “译场讲学”“丛林熏修”“专业院校”大致代表着中国佛教发展的三个阶段,都是应对时代课题而出现的产物。 三种模式无优劣轻重之别,只要时代面临的问题依然存在,这三种教育形式各有特点,都有存在的必要。 (一)“译场讲学”是当前最为契机的模式 时代课题:印度佛学在中国传播过程中,解决经典的结集→阐发→翻译→刊刻的时代需求。 精英取向:“译场讲学”是一种知识精英取向的教育模式,对佛教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建立在已经完成世俗教育,并具有一定佛学素养之基础上。 评价标准:由国家的政治权威作评价保证的试经度僧制度,有如世俗科举取士。这种选拔制度不必管具体的教育过程,有点类似于现在的自学考试。 在当今佛教从法难中恢复重建之时,面临文本重建和引进海外佛学研究成果的时代课题。“译经讲学”的模式,是现今大陆最应该大力发展的教育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第一流资料的引进,远比第一流人才的培养引进要迅捷容易。这种教育模式,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教内外、海内外资源,建立各种类型的人才“蓄水池”,吸收大批世俗大学和佛学院的毕业生。它的发展,为不久的将来所建立的佛教大学及各种佛教文化机构,培养并储备了人才。 (二)“丛林薰修”以重建佛教主体性 时代课题:在适应中国社会和中国文化的过程中,保持佛教的主体性和神圣性。 信仰取向:以成佛作祖的宗教目的为价值取向,强调自己的宗教品格和修行实践。 评价标准:检验丛林教育的成果,由得道高僧的信仰权威作为勘验评价的保证。 当前,面对宗教世俗化泛滥的现状,中国佛教界已经把重建信仰权威、高扬宗教主体性提上议事日程。 丛林教育以成佛作祖的宗教目的为价值取向,故能维持中国佛教命脉千年于不坠。 “丛林薰修”的模式不仅对僧团是至关重要的,它在接引居士和社会大众、提升佛教的社会形象方面,也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三)专业院校以提升文化品味 时代课题:适应现代化过程,在更加广阔的宗教生态中,应对强势的西方文化和基督教的挑战。 通才取向:“专业院校”有佛学院系统和佛教界主办的一般大中专院校二种类型,是一种大众通才取向的教育模式。 评价标准:对教育成果的检验,事实上依托文化层圈中的学术性权威。 大陆目前佛教兴办高等教育状况,与二十年前的台湾依稀仿佛。 在当前制度框架下,能够全力展开的,是以基督教神学院为参照,提升佛学院在教内和社会公众中的地位。 同时,依托世俗大学和研究机构,展开佛教研究和各种教学培训,为未来的佛教大学积累资粮。 佛教大学并非是佛学院的量的放大,它与专门培养教职人员的佛学院有着质的区别。佛教大学是以佛教界为主体,面向社会举办国民教育的私立大学。一旦解除现行教育体制的障碍,以创办佛教大学为契机,将极大地打开未来佛教发展的空间。 五、前瞻佛教教育的出路 重建主体,改善环境;收缩核心,扩展外延。 主体的塑造和环境的改善,是一个互为因果,相互增上的辨证过程。 收缩核心,即真正按佛教的规矩和标准办好僧教育,并运用统一教会的权威促成四众弟子对高僧大德的向心力。 扩展外延,即按照佛教事业的需要,从信仰层圈出发,向社会层圈和文化层圈拓展,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流教育。 (一)在教育资源和教育对象上“开源分流” 开源——疏通横亘于僧团、居士、佛教组织、佛教实业、宗教事务部门、社会各界和文化学术界之间的障碍,加强沟通和协调,向教内外、海内外发掘师资、教材、器材、生源、资金等资源。 以创办佛教大学为中短期目标,当务之急是整合世俗大学和海外的学术资源,尤其是放宽政策上的限制,大胆引进海外的师资和图书资料,以扭转眼下人才向世俗、向海外流失的趋势。 “分流” 分流——明确信仰、社会、文化三大层圈,区分佛教教育对象。运用考核制度使教育对象按品类分流,使物畅其流、人尽其才。 当务之急是加强居士教育,尤其是放宽对建立居士组织的限制,恢复佛教青年会组织。健全的居士教育,将为僧教育构建坚实的社会基础,并提供高质量的僧源。在环境的改善中,逐渐重构佛教的主体形象。 (二)在办学力量和院校体制上“公私兼顾” “公办”——现行佛教协会体制下,集中全国佛教界的财力、物力,调动教内外、海内外的师资、教材等资源,重点办好数所佛学院。 “民办”——由各地、各寺院整合民间资源,或与世俗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举办各种形式的佛学院、研究所、培训班。按照教育规律进行宏观调控。 通过教学质量评估,统一招生考试并由考生填选志愿等手段,形成优胜劣汰的良性发展机制。促使地方佛学院在培养对象、教学重点等方面向专科方向发展,办出人无我有的专业特色,逐渐形成台、贤、禅、净、性、相、律、密等参学中心。 股份制式联合办学 (三)在教学内容和办学形式上“因材施教” 佛教教育涵盖信仰、社会、文化三个层面,生源与培养目标不同,教学内容和办学形式当然也不能简单划一,只能根据整个佛教事业对人才的需要和教育对象现状,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 即便是世俗教育,也并非仅限于全日制学校一途,现代社会的发展更有重视非学历的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之趋势。佛教教育必须突破现存模式,更多地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四)在教学评估和人才使用上“名实相符” 可以考虑吸取汉传佛教“试经度僧”和藏传佛教“辨经制度”的长处,不管有没有上过佛学院,用考试的杠杆举贤任能,在全国范围内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到各级佛教组织和机构的领导岗位。 至于居士教育和国民教育的佛教人才之培养,则以学术标准为主,授予现行的学衔和职称。 禅式教育的目的、方法及前瞻 音乐是最易引起心弦共鸣的艺术形式之一。佛教作为宗教,音乐作为艺术,佛教的传播是以音乐为一种媒介手段。佛教认为,音乐有“供养”、“颂佛”作用。《法严经·方便品》云:“歌呗颂佛德,乃至一音,皆已成佛道。”公元前后,佛教音乐伴随着佛教从印度经西域传中国,当时称为“梵呗”,由于与中原地区语言及音乐传统不适应,“梵响无授”,为了便于弘扬佛法,僧人们经过长期摸索和实践,“改梵为秦”,逐渐把民间音乐、宫廷音乐、宗教音乐融于一体,形成了以“远、虚、淡、静”为特征的佛教音乐。中国地域辽阔,佛教音乐在创作过程中,由于各地方言、地方民间音乐和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其兼有多样的地域独特风格。九华山佛教历史悠久,始自南北朝时期,至唐代盛极一时。唐开元年间,新罗国(今朝鲜)高僧金乔觉渡海来到九华山修行,被称为地藏菩萨转世,他圆寂后,九华山便被辟为佛教地藏菩萨的道场,成为千百年来善男信女们的朝拜圣地。九华山佛教音乐也随着九华山佛教的盛行而兴盛。九华山佛教音乐属于汉传佛教音乐,是寺院和信众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的音乐。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其音乐在创作过程中结合本地方言、音乐传统,在唱腔及乐器编制等方面形成了南派佛教音乐的特点。其曲调宁静致远、灵空典雅,庄严肃穆。(信息来源:摘自《甘露》)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