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省当前佛教教育的困境 当前中国大陆佛教的复兴,正处于蓄势待发的临界状态。大陆二十多年的佛教复兴,教内教外的佛教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规模的发展,但佛教教育现状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各类佛教人才的需求。一个健全的佛教教育体系,应该是以佛学院的宗教教育为核心,以居士组织和居士教育构成坚实的社会基础,以世俗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佛学研究和教学为学术依托。 局限于僧教育办学形式和评价标准,基本上仿照世俗教育的全日制学校模式。 居士教育尚处于自发的萌芽状态。若与基督教的教育格局相比,其强烈反差,足以引起我们的警省。 二、《维摩经》所揭示的禅式教育法 这里固然有制度和文化层面的积痼和欠帐,但办学思维方法的转变,有助于我们走出困境和误区。 此经所明—— 统万行则以权智为主, 树德本则以六度为根, 济蒙惑则以慈悲为用, 语宗极则以不二为门。 思路:以方便权智冲决世间障蔽。 途径:以六度万行广辟办学途径。 宗旨:以慈悲度众确立教育宗旨。 方法:以不二法门活用教学方法。 思路:以方便权智冲决世间障蔽 《维摩经·问疾品》:“诸佛解脱当于众生心行中求。”佛教教育的对象,是最复杂的人,涵盖心灵、社会、文化各个方面。作为教育实施者,面对种种困境和障碍,须以菩萨的方便权智,因人、因地、因时而有先后缓急的区别对应。“诸佛解脱”,是佛教教育的“果地”,然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则必须从“一切众生心行”的因地入手,无住无著地建立一切方便法门。 途径:以六度万行广辟办学途径 《维摩经·菩萨行品》:“不尽有为、不住无为,是名尽无尽解脱法门。”如经文所说,菩萨以佛光明、诸菩萨、佛所化人、菩提树、佛衣服卧具、饭食、园林台观乃至音声、语言、文字而作佛事。佛教教育的途径,亦不出大乘六度所摄,即以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为根本。元代昙噩所撰《六学僧传》,即依六度,而分为译经、传宗、遗身、利物、弘法、护教、摄念、特志、义解、感通、证悟、神化十二科。载入史册的历代高僧,是佛教教育的典范,而僧传的分科也表明成才的途径广泛多样。是谓行行出状元,条条道路通宝所。 宗旨:以慈悲度众确立教育宗旨 《维摩经·佛国品》:“众生之类是菩萨佛土。”“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一切众生,是菩萨成就净土的根基,佛教教育的宗旨,是“成就众生,净佛国土”。即以菩萨拔苦与乐的慈悲之心,教化被无明所蒙蔽、烦恼所迷惑的众生。由众生心灵之净化,而达到身心健康、社会和谐、国土清净、天下太平之理想境界。 方法:以不二法门活用教学方法 《维摩经·观众生品》:“无住则无本。文殊师利!从无住本立一切法。”佛教教育的宗极是度脱一切众生,故须从众生的心行中求实践的方法。众生心行有向上(除其烦恼、正念、不生不灭、不善不生善法不灭等)和向下(身、欲贪、虚妄分别、颠倒想等)两种趋向,而又相反相成地体现在从个人到社会环境的每个方面。故教育的方法应是灵活多样,像赵州东西南北四门皆可入道一样,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而不被僵化的形式所拘限。 三、佛教教育的宗旨、对象与分层 (一)佛教教育的宗旨 向社会各界传递佛法的观念、经验、礼仪、制度,并使佛教教团自身得以延续的方式。 佛教教育属于宗教传播学与宗教组织制度的范畴,它是佛教与世俗教育的结合部。 佛教教育的终极指向,是唯证乃知的觉悟成佛,但其在社会中的表达方式,则属于运用言教的世俗谛范畴。 以发直心、深心、菩提心三心为纲的净心实践,按欧阳渐的说法,即“充人之量”,并以此视为佛教教育之根本宗旨。 随众生的机缘,即通过教育,激发众生本具的真心、清净、觉悟的面向,而不是顺应其妄心、染污、烦恼的面向。 正如欧阳渐所强调:教育不应从民之欲望,趋时之潮流,应辨明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不以兴国为的,而以民能充其所以为人之量为的。国可亡,天下不可亡,明不可失其所以为人耳。” ——《致章行严书》 (二)由体起用,区分二类教育对象 欧阳渐在《支那内学院院训释》中,系统阐释了佛教教育的各项原则。他认为佛法为一切教育之极,教育首在于确立师道。要在一个义利不辨、师道不行的时代和社会,确立师道的价值。确立师道,在于传授舍生取义之教,而非以“衣食住为业,发展维持强权为业,物质为业,人生日用支配为业。” 然而,现实却往往是使教育陷入名利场中,“师无其道,猴沐而冠,潮流所趋,又易以艺,梓匠轮舆,计功而食,贩夫鬻妇之场,叫嚣争斗不止,陵夷至于今日也!” 因此,教育须确立大本。教育对象虽有平民和豪杰之分,然救今天下,应以舍生取义的豪杰之教为前提: “义利之界始明,乡愿、圣人之分始晰。” “有恒产而有恒心者,为一般平民言也;无恒产而有恒心者,唯士为能也。” “立志办道,其体也;多才多艺,其用也。” 平民——多才多艺,其用教育对象 豪杰——立志办道,其体 (三)引入佛教教育圈理论模型 佛教教育的对象应是立志办道的豪杰,成为匡时救世的人天师表。在这个根本上,由体起用,“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培养多才多艺的化世导俗人才。 以舍生取义的豪杰之教为本,恰可对治当前佛教主体软弱、神圣性资源流失之流弊。 然而,“立志办道”之体,与“多才多艺”之“用”,本来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豪杰之教”与“平民之教”理应同步发展。 为此,有必要引入佛教教育圈理论模型。 包摄信仰、社会、文化三层环圈,具有宗教、政治、学术三重标准,面对着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协调与政府和社会的关系以及繁荣学术文化等三大任务。 在上述三重关系中,信仰层圈、宗教标准、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是第一位的,不能本末倒置,导致佛教淡化宗教主体性的边缘化结果。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