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明末四大高僧(2)

德清五十岁这一年,由于神宗与太后之间的矛盾加剧,又由于太后曾送德清巨资修建海印寺,一些宦官趁机陷害德清,德清因此而蒙怨下狱。这一年的十一月,德清被发配雷州。途经金陵,母亲特意赶到江边与儿子诀别。原以

德清五十岁这一年,由于神宗与太后之间的矛盾加剧,又由于太后曾送德清巨资修建海印寺,一些宦官趁机陷害德清,德清因此而蒙怨下狱。这一年的十一月,德清被发配雷州。途经金陵,母亲特意赶到江边与儿子诀别。原以为母亲会挥泪不止,没想到老人家却谈笑风生,母子二人促膝交谈甚为欢畅,使一旁的人大为诧异。德清说,您听到儿子生死未卜,忧愁过吗?母亲说,生死是由业力而定,我自己的生死尚且不忧,又怎么会忧你呢?德清又说,流言参差,都说儿子犯了大罪,母亲作何感想?母亲说,对天也曾疑过,对地也曾疑过,唯独不疑儿子的德行。德清感动得热泪盈眶。母亲又说,你此去万里,但以佛法大道自珍,不要替娘担忧,今天一见,也作长别。母亲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望着母亲绝然的背影,德清挥笔写下一首《母子铭》:

母子之情 磁石引铁天然妙性 本自圆成我见我母 如木出火木已被焚 火元无我

智旭,从辟佛斗士到佛门高僧

明神宗万历四十年(1613)仲秋的一个上午,苏州吴县的一个乡间私塾里,先生威严的声音喊着:“钟际明,你能说说这一阵没来上学的理由吗?”

先生说着,一双冷峻的眼睛瞄准着右边第二排的那个瘦而身材高挑的少年。少年钟际明惶怵地站起来。他的确有三四天未曾上学了,刚才又匆匆迟到,刚刚在座位上落定,就听到先生的一声断喝,所以不免汗流浃背,然而他迅速地镇定下来,从抽屉里取出一摞文稿,说:“我正要去告诉先生,我这几天在家里赶写一批论文。”先生素来对勤于写作的学生总是偏爱的,听到钟际明的话,表情立即由阴转晴,现出一团慈和的颜色:“呵,你在写论文,能告诉我是什么题目吗?”

钟际明受到鼓励,他离开座位走到先生跟前,双手把那批文稿交给了先生,说:“请先生批阅吧,我原是说下了课要向先生请教的。”

先生接过文稿迅速地浏览了一眼,见那文稿头里赫然写着:“辟佛论之一”。先生接着往下翻看,竟然是“辟佛论之二”、之三直至十二。钟际明是这一带私塾中文章写得最好的一个,其他私塾的先生也常把他的文章拿到自己的私塾里,让自己的学生当范文阅读。不知什么时候,钟际明的文风突然发生了变化,他开始热衷于写政论文,而且那种文词的犀利,那种内容的鞭辟入里,常常让先生看得热汗淋漓。大到国家的兴衰,小到邻里的纠纷,无不成为钟际明鞭辟的对象,而这一次,博大精深的佛理竟也成了他鞭辟的目标。虽然先生对这学生小小年纪竟然有着如此锐利的思想而从内心里欣赏他,但他却并不主张他的学生离经叛道,在这个社会里,离经叛道者多半没有好的下场,先生自己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否则,他就不会至今仍在这座乡间私塾做一个教书先生了。

先生说:“钟际明,最近读了什么书吗?”先生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学生钟际明一定是读了韩愈《谏迎佛骨文书》。

“是的,先生,最近在读韩愈的《谏迎佛骨文书》。”但他接着又说:“但我辟佛的观点,却不是一时形成。”

先生脸上露出一丝笑意,说:“呵,我知道令尊钟歧仲大人一生都在持诵《大悲咒》,又听说令堂大人是在梦见观音菩萨以后才怀上你的。你怎么反倒会写辟佛的论文呢?”

钟际明说:“韩愈的观点我非常赞同,梁武帝斋僧供佛,立寺造像,但最后却饿死在台城,南北朝时各国都在竞相造佛,恰恰这一时是战乱最频繁发生的时候。先生刚才提到家父,家父一辈子信佛确有此事,但是,佛并不因此而对他格外垂青,他老人家仕途不第,一生坎坷,就在上个月,他还因去寺里烧香而摔坏了腿脚,现在还躺在床上不能动呢。”

私塾里发出一阵轻快的笑声,在同学们善意的笑声里,钟际明继续阐述着他的观点:“再说,《大佛顶首楞严经》中也说到,生儿育女,是父精母血的结果,这和菩萨托胎有什么关系呢?”

先生不能不承认,这个十四岁少年的确知识渊博,涉猎甚广。但是,他的这些观点毕竟带着十四岁孩子的偏颇,以及相当的幼稚。当着同学们的面,先生还是把钟际明表扬了一通,先生说他勤于思考,知识广博,但也有偏颇的一面等等。等下了学,先生还是把钟际明找到自己的房里,先生仔细地和他探讨了这些辟佛的文章,帮他分析哪些地方观点得当,哪些地方有失偏颇。钟际明不能不佩服先生分析得准确,然而,少年钟际明还是保留了自己辟佛的观点,那些辟佛的文章,他一直收藏在自己的书桌里。直到三年之后,一位前辈僧人的几篇随笔,才使他彻底地改变了自己的立场。从辟佛转而向佛,从辟佛的斗士到佛门高僧,这是一个人的人生观发生彻底改变的过程。应证了这一过程的人就是后来被誉为灵峰派大师、明末四大高僧之一的藕益智旭。

又过了三年,钟际明已经不再是一个偏颇而执着的少年了,虽然那种与生俱来的激情和冲动仍然在他的身上时有表现,甚至相当强烈,但这种激情一旦与他的追求相契应,就必然会产生巨大的作用,让他做出不凡的举动。

转眼私塾就开始放忙假了,于是,一些农家子弟便回到田间去一番劳作,钟际明则利用这一时间去一个亲戚家小住。正好遇到因行脚前往五台山而路过家里的表哥,于是,在这位僧人表哥的推荐下,他读到前辈僧人、被称为净土宗八祖莲池宏的两篇文章《竹窗随笔》和《自知录叙》。谁也没有想到,读着这位前辈僧人细腻的文笔和立意高昂的论述,钟际明竟是欲罢不能了。依他的性情,他要立即就去拜访这位莲池老人,然而表哥告诉他说,莲池老人已于两年前往生西方,作了古人,拜访他已成永久的憾事。钟际明竟一时怅惘,久久叹息。见此表情,表哥又告诉他说,如若你真对这些当代大师产生敬仰,你何不去拜访另一位健在的高僧憨山德清呢。德清目前正在庐山法云寺为僧众说法。

这天夜里,钟际明作了一个梦,在这个梦里,他见到一位高大而清癯的僧人。奇怪的是,这个出现在他梦里的人不是莲池宏,却是曹溪南华寺的振兴之师憨山德清。也就是在这天夜里,一个突如其来的念头在钟际明的心中开始产生。

回到家里,钟际明将他十四岁时所写的辟佛论文一把火烧得干净,这一把火,标志着这个成熟的少年开始告别旧有的观点,向一个新的目标迈进。

正如钟际明十七岁时做论时所说的,他的父亲钟歧仲由于业力的牵引,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为了让父亲的亡灵早日超生,钟际明为父亲诵了三天三夜《地藏本愿经》。服丧期间,钟际明再次阅读《大佛顶首楞严经》。此时钟际明已是一个成熟的、理性的青年,他不再带着少年时代的偏颇来读这部大乘经典,然而他毕竟阅读不深,对其中的许多论点不甚了了。料理完父亲的丧事,钟际明说服了母亲,背着简单的行囊,启程前往庐山法云寺寻访一代大德憨山德清。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