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圆满的成佛之境(3)

③实相即是佛境的代表。这是彰显实相在成佛之境域中理事兼融的特征。智顗认为,对实相的证悟即是契人佛境。在他看来,成佛之境即是寂静而常照。契理成佛解脱是寂静,由慈悲誓愿而应机度生是常照。此一照理鉴机之佛

③实相即是佛境的代表。这是彰显实相在成佛之境域中理事兼融的特征。智顗认为,对实相的证悟即是契人佛境。在他看来,成佛之境即是寂静而常照。契理成佛解脱是寂静,由慈悲誓愿而应机度生是常照。此一照理鉴机之佛境,正说明了实相之理并非是静止的,而是充满活力的,能动的,具有济世化他的功能。

④实相即是佛性。这是论证解脱之道落实到个体的可行性上。佛性为众生本具之性。既然人人皆有实相佛性,那就为众生皆能成佛提供了依据。同时,成佛亦是终极目标,因为只有一佛乘才能包容一切,普令众生皆成佛道。众生本具之佛性说明了众生成佛的可能性,是为成佛的基础,即佛因;佛性彰显的极至就是最终修证成佛,是为佛果。其整个的修行过程所包括的最初之佛因和最终之佛果,展现了实相完整性和圆融无碍的特征。

⑤实相即是中道。这是从认识论的角度诠释实相之五分无别、包容万象、兼收并蓄、肯定一切的本质属性,由对实相中道的把握而达到解脱自在。

实相中道的具体内容即是空、假、中三谛圆融的真理之境,一心三观之于一念心而能圆观三谛的实践进路,由修空、假、中三观而破除见思、尘沙、无明三惑,证得三智,从而成就佛果之二种德行,即般若、解脱、法身三德。

智顗“中道实相”的理论意在总摄宇宙万事万物,实相乃无所不包。实相的这种性质就决定了它的不可思议性。在这里,所谓的不可思议,指的是实相的可伸缩性、灵活性、多面性、可纵可横性而义无所谓纵横。可以有相,亦是无相,不能用一个固定的思路去套。众生的思维往往是僵固的、偏颇的,很难全面地从总体上去观察合把握事物的方方面面,总是以——定的模式或以二分法去认知某一事物,瞥见一面或两面而丧失其他的方面。

诚然,智顗指出了凡夫思维有致命的缺陷,提供了通往实相的方法,那就是属于圆教的“不思议法”。所以,要把握住中道实相,就必须采用智者大师所说的“不思议法”。

2、一心三观:把握实相的不思议法

智顗“一心二观”的理论从理性解悟层面上开展出了实相不思议的特性。作为止观修行的最高层次,“一心三观”紧密围绕观心成就。观心分为三个方面,即作为认识主体的能观之心,作为认识对象的所观之境,以及证成时能所冥合的状态以及达到的境界。

①所观之境这是观一念无明之心,具足一切诸法,即智顗“一念三千”所表达的状态。以心观心,所观之心具足诸法,诸法无非是即空即假,非空非假的中道实相。是故心亦无它,只是中道实相。一念三千所代表的,就是心的这种心物一体的不可思议之境。智顗曰:“若从心生一切法者,此则是纵;若心一时合一切法,此即是横。纵亦不可,横亦不可,只心是一切法,一切法是心故。非纵非横,非一非异,玄妙深绝,非识所识,非言所言,所以成为不可思议境。””

②能观之心此心亦是实相。因为“心如幻焰,但有名字,名之为心。适言其有,不见色凰适言其无,复其虑想;不可以有无思度故,故名心为妙……心本无名,亦无无名。心名不生,亦复不灭。心即是实相。””观之主体与观之对象皆是实相,故两者皆不可思议。由此推出,“一心三观”便是不思议之心观照不思议之境。

3、实相所具有的认识论和解脱论的意义

实相说体现了智颤对世界的积极的看法。他认为实相是诸法之体,是无远弗届的。当实相以如此的面貌呈现出来时,智颤对俗世间所持之独特的肯定的态度也就表露无遗了。生死无常、瞬息变幻的世间其实与恒常觉悟所居之土无异。“无常即是常”这个命题可以从四方面来解释。

第一,从辩正的角度来看,作为相对的一组概念,只因有了无常,才有所谓的常的存在,无常和常是不能相离的,故两者相即。

第二,从形而上学的角度来说,无常本身其实就是常。世间永无止境的生死轮回所呈现的不正是一种永恒的常态吗?所以,无常即是常。

第三,就宗教实践的角度而言,无常这种状态正是促使众生修行求解脱的原动力。没有无常,又怎么会有证悟而永住于常的最终解脱呢?

第四,从圆融不二的法门来论,如来法身遍布法界而为常,此常在世俗间所显现的则是无常相。如来之境妙不可测,而其常住性则从无常的状态中体现出来。

这四个方面表明,俗世间所具有的是积极的意义,应该肯定。智颤这种独特的观点,与传统佛教中对世间普遍持否定的态度反其道而行之。小乘对世界的看法是消极的,生死和涅架是对立的两边,必待生死灭已,方得涅椠。而大乘中观派虽将生死与涅槃等同,但这是建筑在空性基础上的认同,诸法既然当体即空,世间与涅架当然也没有差异。这仍然是从否定的进路来打破对立的两极。所以,智颤的进路是创新的,具有认识论和解脱论的意义。

以上所述种种实相之不思议性,体现在其超越语言概念范畴,不囿于任何思维模式,真俗不二,不异而相对,相对而又不异。即事显理,烦恼即菩提,业道即解脱,苦道即法身。智者举如意宝珠为例来形容此一而异之三法,宝和光显然非珠,不与珠一。然而,宝和光皆由珠而来,故亦不与珠异。实相之境为圆教上上智菩萨所观,轮迥三道即是涅槃所具之三种德相。圆教人直接契人诸法实相,深悟无常三道即是涅槃三德,二者一体,无需破除三道方显三德。那么,三道是如何与三德相即的呢?

首先,烦恼道即般若。在智者大师看来,世人总是将烦恼定义为黑暗,视般若为能照破黑暗。其实,这只是一种概念的区分,以黑暗与光明相对,并将两者分别与烦恼和般若联系起来。这显然带有主观性,是人为的一种联系。当我们了知客观实相五分无别,根本没有所谓的烦恼是暗、般若是明这类概念的定义时,我们就不再被主观思想所束缚‘了。也就是说,当烦恼不再有“暗”的含义时,般若即烦恼,又何须断烦恼而求般若?当般若不再有“明”的含义时,烦恼即般若,又何来籍般若以破烦恼呢?从摆脱了概念束缚这个意义上来说,烦恼道即般若德也。

其次,业道即是解脱。业道在人们的概念中是束缚身心的罪魁祸首,而解脱即意味着得大自在。然而,智者认为,若人们深识诸法一体之理,业道和解脱的对立不过是心识的作用。既然心识能将其区分开来,也能将其合为一体。只要不再将业视为缚,就无所谓求得解脱。若不再视解脱为自在,那又有什么可得呢?所以说,业道即是解脱。

再其次,苦道即是法身。智者曰,当苦与生死、法身与乐联系起来时,两者就是对立的事物了。只要不再将一体之现实一分为二,吾人就知道,苦非生死,何所可忧?法身非乐,又何所可喜?实相犹如虚空,无得亦无失。故苦道与法身相即。智者强调三道之所以与三德不异,乃在于三道具足成佛之因,而三德则是成佛之果。有因才有果,果从因来,故因果相即一体。是名上上智观十二因缘得佛菩提。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