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无量光佛教网 > 佛学网摘 >

顿悟成佛禅

学佛网摘站---学佛网,佛,阿弥陀佛,在线念经,在线念佛,念佛,在线诵经堂,在线念佛堂,在线修行,法宝流通,佛教博客,佛网导航,净土,西方极乐世界,净空法师

禅门中常流行一句话“顿悟成佛”说。顿悟成佛如何理解?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也就是把一切杂念妄想、分别执着彻底除遣掉,名为“顿悟”。用什么方法才能除遣一切杂念妄想呢?当然是要用观察染净一切诸法皆无实体、我我所性了不可得的方法,来加以除遣了。只不过这种观察诸法实相、除遣杂念妄念的方法,一定是要在止恶修善、广度所有众生的现实生活中来完成的,妄念遣尽,法性觉悟圆满,便成转识成智、具足圆满功德的佛果,故名“成佛”。

又顿悟成佛的“顿悟”二字,有如下诸义:一是从当下修心而言顿悟;二是从抓纲抓总而言顿悟;三是从见诸法实相而言顿悟;四是从转变前六识的认识、依相解脱而言顿悟;五是对信心不足的怯弱众生而言顿悟;六是依“成满”二字而言顿悟。

一、从当下修心而言顿悟者:修心又四:1、学佛修行者首先应该具报恩心。所谓报父母恩、三宝恩、国土恩、众生恩,本着报如上诸恩而学佛。2、具惭愧心。常时检查自己的错误和缺点,本着惠能所说:“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见《坛经》)的教导,反省改正。对自己不足的地方,如才德和智慧,应该精进学修,力求成就才是。3、具欢喜心。古人说:“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学佛之人一定要看得破,放得下,内心安乐,不为物累。若见他人离苦得乐、破迷开悟时,不仅不生妒忌,反而应该随喜赞叹,心生欢喜。4、具菩提心。菩提心对学佛者来说是最重要的了。一个人是不是真正在学佛,首先就看他是不是具备有菩提心,如果学佛多年,而不具有菩提心,那也是名义上的佛教徒;如果具有菩提心,无论他是什么样的身份,就是出家,就是具足,就是真正的佛弟子。因为菩提是觉义,此有自觉与觉他两个方面的意义。自觉是上成佛道,觉他是下化众生,发上成下化、自觉觉他的广大心,就是菩提心。所谓“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以此誓愿,坚住心中,永不亡失,长期实践,是为具菩提心。其实学佛修行很简单,一是发坚固的大菩提心,二是长期依所发的大菩提心认真躬行实践,三是最终将大菩提心修习圆满。依此三个步骤行持,定成佛道。此四心中,具前三心,亦可称为菩提心,若成就后一心,也可包括前三心。具此如上四心,是为从当下修心所说的顿悟。

二、从抓纲抓总而言顿悟者:抓纲抓总又三:1、求真善知识开示。什么是真善知识呢?一是多闻,二是具证,三是有大悲心,四是善说,五是常生欢喜心。这是无著菩萨在《六门教授习定论》中所说善知识的标准。若据《涅槃经》和《华手经》所说“自修菩提,亦能教人修行菩提,名善知识”。(《涅槃经》卷二十三说:“自修菩提,亦能教人修行菩提,以是义故,名善知识。……诸佛菩萨名善知识。善男子!譬如船师,善度人故,名大船师;诸佛菩萨亦复如是,度诸众生生死大海,以是义故,名善知识。”《华手经》卷十也说:“若有四法,当知是为善知识也。何等为四?一、能令人入善法中;二、能障碍诸不善法;三、能令人住于正法;四、常能随顺教化。”)2、依法印标准而学法。三藏教海,茫茫无边,不知如何下手而修学。这就要求学佛的人必须掌握一定的标准,即“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的三法印以及“大乘一实相印”来受学通达如来一代圣教。与法印相符合的教法,是为佛法,反之则非是佛法。3、在当下的每一见闻觉知上,实践圣教,不取不舍。学佛最难的是在生活中长期实践行持。如何行持?即应本着《证道歌》中所说:“取不得,舍不得,不可得中只么得”的教导来行持。所谓不取,就是指在生活中不取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境界相。何以故?能见如幻,实我不可得,所见如幻,实法不可得。就在见色上离能所二取、我法执着。见色如是,其余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触尘、意了法,亦应如是,而不取相,不生执着。这就是不取。何谓不舍?即不舍弃止恶修善、广度一切众生的现实生活。《金刚经》说菩萨发愿把胎、卵、湿、化的所有一切众生度化到无余依涅槃的彼岸去。又说修一切善法,为人演说《金刚经》或四句偈等。这些就是不舍。不舍能离断边,不取能离常边;不舍可积福德,不取能生智慧;不舍不违俗谛,不取不违真谛;不舍能随顺因果律,不取能随顺无我律;不舍即不住涅槃,便异二乘,不取即不住世间,便异凡夫。不取不舍,无住而住,这就是自在解脱的大涅槃。本此如上所说的三点行持,是为抓纲抓总的顿悟。

三、从见诸法实相而言顿悟者:此亦又三:1、诸法实相是本自现成的。何谓实相?即一切诸法上的二空真理。所谓过去一切法上实我实法是空,现在一切法上实我实法是空,未来一切法上实我实法是空,此方一切法上实我实法是空,他方一切法上实我实法是空,佛出世一切法上实我实法是空,佛不出世一切法上实我实法是空。因此,我法二空的道理是圆满的,真实的,不随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普遍真理、绝对真理,无有一法而不具二空真理。诸佛如来解脱成就,也只不过是圆满证得了二空真理而已。是故从本自现成的诸法实相而言,称为顿悟。2、实相是自性涅槃,实相是无为法身。自性涅槃者,本性就是不生不灭、清净寂灭义。《解深密经》卷二云:“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本来寂静,自性涅槃”。《中论》亦云:“诸法实相者,心行言语断,无生亦无灭,寂灭如涅槃”。为何诸法无有生灭呢?因为“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缘生法是如梦幻泡影的生灭,而无有实在的生灭,故说无生无灭。这种诸法无有生灭的真实相,一切众生平等具有。依此平等具有的真如实相,便称无为清净法身。所以《佛地经论》卷七作如是说:“法身清净,真如为体,真如即是诸法实性”。若从一切诸法而言,多称自性清净涅槃。无性《摄大乘论释》卷五云:“自性清净者:谓此自性,异生位中,亦是清净。谓真如者,性无变故;是一切法平等共相。”是故从自性涅槃,无为法身言,称为顿悟。3、诸法实相是不历阶位的。若从有为事相的角度讲,便有资粮、加行、见道、修道、究竟五位。而无为法是诸法的一味相、无变异、无来去、无生灭,无差别,如如不动,故不可说有次第差别。因此,从本自超越阶位的诸法实相言,亦称顿悟。

四、从转变前六识的认识、依相解脱而言顿悟者:学佛修行始终是做的一件转变错误认识为正确认识的转识成智的工作。所谓不达诸法实相,起我法执着的错误认识,就称虚妄分别的识;反之,若能如实了知诸法的真实相,而不起我法执着,便是如理观察诸法实相的智。而世间的一切凡夫又无不皆有我法执着,有此执着,便会缠缚有情,不得解脱出离,《解深密经》称此为“相缚”,也就是在眼见色、耳闻声、鼻嗅香、舌尝味、身触尘、意了法的六尘境界相上,自生颠倒,心有所住,而起种种遍计所执相。这就是凡夫。如何才能得相解脱而超凡入圣呢?那就只有本着佛陀的教导,“亲近善友,发菩提心,听闻正法,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于色声香味触法的六尘境界相上,深知是缘生如幻,中无实我实法可得,不取于相,心无所住,如是修行,方能获得“相解脱”而超凡入圣。相解脱主要是转变前六识的错误认识为正确的认识,是在正对境(六尘)的现实生活中,以般若智慧,活参活悟,现证现观,不取法相,不取非法相而修行。因此,从前六识以智慧观空遣相的角度言,一念觉照,一念自在,念念觉照,念念自在,故可说言顿悟。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分隔线----------------------------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