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师利菩萨(梵名Manjusri),又写做文殊尸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简称文殊,或是濡首、溥首、软首。译作妙吉祥、妙德。又名文殊师利法王子,或称文殊师利童真、文殊师子童子菩萨、孺童文殊菩萨。为佛灭后在印度出世,以宣扬般若大乘教义为主的菩萨。故《大智度论》中有佛灭度后,文殊与弥勒等诸大菩萨一同请阿难结集摩诃衍的记载。 又文殊是“妙”义,师利是“头”、“德”、“吉祥”之义,故《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云:“三世觉母妙吉祥。”妙吉祥菩萨者,在《大日经疏》一云:“妙谓佛无上慧,犹如醍醐纯净第一。室利翻为吉祥,即是具众德义。或云妙德,亦云妙音也,即以大慈悲力故,演妙法音令一切闻故。”又妙德者,嘉祥吉藏在《法华义疏》二曰:“文殊此云妙德,以了了见佛性故,德无不圆,累无不尽,称妙德也。”又《思益经》曰:“虽说诸法,而不起法相,不起非法相,故名妙德。”能于诸法实相,通达无碍,说法善巧,直显究竟法性海,故以般若表诠其特德,号称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文殊菩萨常与普贤菩萨同侍释迦牟尼佛,是释迦牟尼佛所有菩萨弟子中的上首,所以称为文殊师利法王子。同时三者又称为“华严三圣”。 文殊菩萨虽然为了辅助释尊的教化,一时示现为等觉菩萨,但实际上他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当中,都已成佛。在过去世中,文殊菩萨称为“龙种上佛”,又名“大身佛”或“神仙佛”,现在则为“欢喜藏摩尼宝积佛”,未来则称为“普现佛”。可见文殊菩萨深达实相,常住常寂光,现证大法身。法身光明寂然无相,大悲等流,依首楞严三昧力,遍现十方,度救众生,故有三世佛之称。 文殊菩萨的教化手段高超且不可思议,在《大宝积经》中记述,因为有些菩萨得宿命智后,知道多劫以来所做重罪,心生尤悔,不能证得无生法忍。文殊菩萨为了让这些菩萨能了知宿罪如幻,而能证得无生法忍,于是在大众中“偏袒右肩,手执利剑,直向世尊,欲行逆害。”佛陀则示以诸法幻化之理,使这些菩萨知道宿罪皆如幻化,而得无生法忍。 所以这些菩萨,异口同声的称赞文殊曰:“文殊大智人,深达法源底,手自握利剑,驰逼如来身。如剑佛亦尔,一相无有二,无相无所生,是中云何杀?”这即是有名的“文殊仗剑迫佛”的故事。文殊菩萨能使用突兀、反诘、否定的方便,使众生无入诸法的实性,实在是最伟大的教育家。 虽然文殊菩萨代表大智,但是其深广的悲愿,也是难以企及的。在《大宝积经》〈文殊师利授记会〉中,他不只发愿要广度一切众生,而且是要用天眼观察十方世界,如果其所见的诸佛之中,有一位从初发心以至成佛,不是他所劝发、教化的,就不成佛,可见其悲愿的广大。故《心地观经》说:“三世觉母妙吉祥。”诚不虚言。 文殊菩萨是诸佛之母,大恩教主释迦牟尼佛也深受其法恩。在《文殊师利普超三昧经》及《放钵经》有记载说:“今我得佛,皆是文殊师利之恩也。过去无量数诸佛,皆是文殊师利弟子,当来者亦是其威神力所致;譬如世间小儿有父母,文殊者,佛道中父母也。” 文殊菩萨仗剑骑狮,代表着其法门的锐利。以右手执大利剑断一切众生的烦恼,以无畏的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大智导师! 让我们在任何时地都忆念文殊菩萨的大智,祈愿三世佛母妙吉祥的大智法身,常住我们的心中,并随时随地加持我们具足悲心、智慧,并圆满一切大愿。(信息来源:香港宝莲禅寺) 编辑:明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