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就目前发展来看,也偏向西方式的治疗方法。而诞生于2500多年前的佛学,历来也被称为心学,是心灵的智慧,也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智慧。从这个意义上说,可以称为东方心理学。 佛法修行的目的,一是解脱,一是成佛。 所谓解脱,其实并不玄妙,简言之,就是代表着心灵的自由。每个人都有许多烦恼,每解除一种,心灵就能从这种烦恼制造的束缚中解脱出来。现在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躁动时代。这种弥漫在城市乃至乡村的躁动气息,正来自我们内在的情绪和烦恼,我称之为“心灵垃圾”。环境需要保护,需要治理,我们的内心同样需要保护和治理,不然就会成为堆积如山的垃圾场。在这样的心灵环境下,怎么可能感知幸福,怎么可能获得宁静? 当所有烦恼被彻底平息,心灵不再有任何躁动、任何不安、任何羁绊,也就是佛法所说的“涅槃”。此时,内心会呈现出无比的寂静,所谓“涅槃寂静”。这种寂静,并不是没有声音、万籁俱寂的静,而是来自生命内在的寂静。当心进入这种寂静状态,我们就能毫无阻碍地感知一切,包括许多微细的声音,可以听到眼睛眨动,听到蚂蚁打架。这种内在的寂静,来自对空性的体证,也就是佛法所说的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所以说,解脱和涅槃都是心灵抵达的终极境界,而非某种生理现象,不是长生不老,不是羽化成仙。 所谓成佛,也不是成就外在的什么,不是像考职称、获大奖那样,有职称可考,有奖项可获。因为成佛的内涵不是其他,而是生命的彻底觉醒,是慈悲和智慧的圆满成就,这一切都源于对内心的改造。 佛法认为,凡夫因处在无明状态而无法看清生命真相。我们时时都在关心自己,关心和自己有关的一切,但究竟什么代表着我?什么是世界真相?大多数人信赖自己的感觉,事实上,我们的所知所见只是主观意识的投射,是由意识构造的影像。我们不知道“生从何来,死往何去”,不知道“活着的意义究竟是为了什么”,甚至不知道“我是谁”,如此种种,是人们追问了千百年至今仍为之困扰的问题。 那么,人类是否永远无法透彻世界真相呢?从佛法角度来说,生命虽是迷惑的显现,但本身也蕴涵着无限智慧。修行,就是通过闻思修来开发内在潜力。一旦启动这种智慧,就有力量破迷开悟,从无明状态中觉醒。今天很多专家讲到生命品质,事实上,佛法的一切修行,都是为了将生命潜在的高尚品质开发出来,成就佛陀那样的智慧和慈悲——这是佛陀品质的两大特征。无限的智慧,令我们究竟解脱烦恼;无限的慈悲,令我们关爱并帮助一切众生。由此可见,佛法所关注的都是心理问题,是以心灵而非客观世界作为认识和改善的对象。 说到佛法,或许有人会对那些深奥的典籍和术语望而却步,对众多的体系和宗派无从抉择。其实,佛法虽有复杂的一面,基本纲领却是简单的,如苦集灭道四谛法门,就是佛陀为众生指出的,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简要途径。 解决苦,首先要认识苦。就像病人,只有知道自己患病后,才会想方设法地寻求治疗。佛法修行,也是以认识人生是苦为前提。这种苦,是从本质而非感觉来说。在我们的感觉中,人生似乎有苦有乐,尤其在娱乐业空前发达的今天,随便玩些什么,就能把痛苦暂时抛在一边。但佛陀以智慧观照,发现世间所谓的快乐,无不建立在苦的前提下,从本质来说无非是苦。饥饿难耐是一种痛苦,因为这种苦,吃饭才会成为快乐。走路疲劳是一种痛苦,因为这种苦,休息才会成为快乐。 从佛法角度来看,世间所有快乐都是以某种需求为前提。如果没有需求,同样的事情,未必能带来快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种快乐,是建立在渴望见到对方的前提下。如果是避之唯恐不及的人,见面就成了“仇人相见,分外眼红”。如果没有饥饿感,吃饭会成为快乐吗?即使面对山珍海味,也没有谁能不停地吃下去。如果吃饭具有快乐的本质,那么,无论什么时候吃,也无论吃多少,都应该感到快乐,且应该越吃越快乐才是。事实上,一旦超过身体所需,吃饭立刻由快乐转为痛苦。 所以,佛法是从生命内在寻找痛苦之源,也就是集,即苦的成因。找到疾病的源头所在,就能藉此考量解决的结果和方案。灭,是疾病治愈后的健康状态。道,则是治疗的方法。从四谛法门可以看到,佛法修行所做的,就是帮助人们从认识苦到止息苦,是从内心而非外在环境来解决人生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