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 如 印光大师是我国近代高僧,被尊为净土宗第十三祖。他通过多年对佛教教义的潜心探索和真修实证,建立了自己的佛学思想体系。他的佛学思想和弘化业绩,对后来佛教的发展和净土思想的传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大师的弘化事迹 大师(1861--1940)俗姓赵,名丹桂,字绍伊,清咸丰十一年(1861)十二月十二日生于陕西郃阳(今合阳)县孟庄乡赤东村。父名秉纲,有三子,师排行第三。相传,师性情果断,幼时颖悟聪哲,“随兄读儒书,颇以圣学自任”。(《中兴净宗印光大师行业记》,以下简称《行业记》)先时,他效法韩、欧、程、朱,积极辟佛,后遭“目疾”,数载不愈。目疾期间,大师通过阅读一些佛教著作,明白了佛教的真谛,顿悟前非,毅然于二十一岁(1881)在陕西终南山南五台莲花洞寺出家,拜道纯和尚为师,法名圣量,字印光。翌年,在陕西兴安县双溪寺受具足戒。大师未受具足戒之前,在湖北竹溪莲花寺晒经时,得到一本不全的《龙舒净土文》,读后得益非浅,受到启发,遂归心净土,精进念佛,目疾获愈,由是深信念佛功德不可思议。从此,大师便开始了专宗净土的生涯。 大师在中年时代赴各地游学,充当行单,修习苦行,广阅经藏,闭关念佛。一九一一年以后进入弘法时期。大师的弘法活动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解人疑惑,示与正道。大师自一八八一年出家后,“三十余年,终清之世,始终韬晦,不喜与人往来,亦不愿人知其名字,以其昼夜弥陀,早证念佛三昧。”(《行业记》)民国纪元(1911),高鹤年居士得大师文章数篇,刊于上海的《佛学丛报》后,才引起社会名士的注目,于是索文者接踵而至,争相请读,“由是而慕师道德,渴望列于门墙之善男信女,日益众多。或航海梯山,而请求摄受;或鸿来雁往,而乞赐法名。”(《行业记》)就这样,大师进入了弘法时期,扩大了他的佛教活动范围。 从此,大师所居之处,车水马龙,有的亲自登门请示人生处世的道理,有的来信请教佛法,等等。大师皆根据对方的具体情况,针对性地一一作答,最终都达到解人疑惑,示与正道的目的。其内容妙契时机,不拘一说,启迪凡心,各得大益。此外,大师还广为人们作序写疏。在大师的文字般若和道行的感化下,归依弟子一时发展到“十余万”之众,遍于国内外各个行业。 (二)创办弘法社,弘法利生。为了更好地弘扬佛法,“格正人心”,大师除了忙于为人们作序写疏、解答各种疑难外,还在上海创办了弘法社,积极翻印经籍和出版刊物。创社以来,所印各种书籍,数量达五百万部以上。通过佛经流通和刊物的发行,使佛教文化和佛教思想得到进一步传播。 大师十分重视印经事业和佛学研究。他认为流通佛经、研究佛学“为宏法利生之急务”。要不断扩大“弘法利生”范围和层次,首先,就得普及流通佛经和开展佛学研究。他在《高州佛学研究会缘起》中说:“有志于亲见本来面目,及挽回世道人心者,莫不研究佛法。”又说:“近来世道人心,陷溺己至极点……欲为挽救,普劝悉皆研究佛学。”佛学,它能够使人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挽回世道,救正人心”,以及了生脱死。为了使更多的人能够读到佛经研究到佛学,于是,大师重视印经事业和佛经的流通工作。 (三)保护庙产,致力慈善事业。大师一生,“以法为重,以道为尊,名闻利养,不介于怀。”(《行业记》)为了“护教兴教”,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辞。辛亥革命后,一些地方的贪官污吏和无赖士绅们纷纷强占寺庙,侵占庙产。一九一五年和一九一七年政府两次公布《管理寺庙条例》三十一条,授予地方官吏和士绅以限制僧徒和管理庙产的大权。一九二二年江苏省义务教育会成立,有人呈请省府以.寺庙改作校舍,后蒙大师设法挽救,才取消此一建议。 一九三三年,安徽省阜阳资福寺,为政府侵占,也蒙大师向当局函诉斡旋,才免于劫难。一九三五年,全国教育会议提议全国寺产充当教育基金,全国寺庙改为学校。提案一定,各地官吏和士绅即趁机侵占寺庙,这突如其来的“狂风骤雨”,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和佛教界人士的抗议。当时大师在苏州报国寺闭关,由圆瑛法师同“大悲和尚、明道法师、关、黄二居士,同至报国寺,谒大师就商办法。乃承以卫教相勉。于是请撰整理僧伽制度文一篇。”(《印光大师永思集》,以下简称《永思集》,圆瑛:《印光大师生西事迹》)中国佛教才免遭一场灭教之灾。 大师对“护教兴教”,可谓不遗余力。他之所以不遗余力,其目的无不是“提倡佛法,以行救济(人类)”。正因为如此,所以,大师一生又非常致力于社会福利和佛教慈善事业,甚至把社会福利和佛教慈善事业看得比“护教”还要重要。 大师除自己办有佛教慈悲义赈会等外,还为上海等各地的慈幼院、救灾会和其他灾区劝募、捐款。例如一九二六年,长安解围后,他急拔印文钞之款三千块银元,托人速汇赈济。一九三六年,陕西省遭大旱。他又将自己印书仅有的一千银元急拔救济旱区。一九三七年,大师在上海护国息灾法会说法时,首先发起救灾,并当众捐出印经款和皈依弟子供养的全部金额计四千银元悉数作为倡首。以上种种,不胜枚举。总之,大师对于“救济急难,犹如切肤之痛,无不尽力。”(《行业记》)以救人为上,乃是大师一生始终坚持的观点。 大师一生严己宽人,与人为乐,一旦有钱,从不储蓄,不是救济穷苦大众,就是印经赠人,或办慈善事业。而自己却总是“破衲粗粝”,“克苦俭朴,一如故昔,洒扫洗涤,躬自操作,粒粟寸纸,珍若拱璧”。(《永思集》第25页)一生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 在《略说印光大师之盛德》一文中,弘一法师回忆说:“大师一生于此事(指惜福)最为注意。衣食住等皆极简单粗劣……师每日晨时仅粥一大碗,无菜……午食时,饭一碗,大众菜一碗。师食之,饭菜尽己,注开水于碗中将涤荡以嗽口入肚,与晨无异。” 据《永思集》载,有一次,大师看到菜中用的酱油稍为好些,他对此“大加呵斥”,责备说:“我等道力微薄,不足利人,即施主一粒米,并无法消受,那可更吃好菜。”又有一次,一位居士送来四个馒头,过了两天,侍者才想起这事,但馒头已发霉了。侍者正准备自己吃掉,却被大师发现了,大师边拿过馒头,边关怀地对侍者说,你不能吃,吃了对胃不好,我吃还不要紧,以后要注意,不要糟蹋施主的东西。说完,就自己吃了起来。生活如此简单,从不敢浪费施主的一丝-亳。 (发布者: 欢迎投稿,网站:无量光佛教网,讨论请进入:佛教论坛) |